卦名:蛊

卦辞: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卦象:

周易中的随卦(周易本义之蛊卦)(1)

蛊卦

蛊,读音为gǔ,初见于商代甲骨文 ,古人把许多有毒的虫子聚敛到一起,让它们彼此吞噬,互相残杀,最后剩下的就是“蛊”。引申用作名词,则指蛀虫、害人的邪术等。又引申用作动词,指蛊惑、迷惑。

观卦象:

从内外卦的关系看,蛊卦由“下巽上艮”两个单卦构成,本卦内卦为巽,就是散、纷争的意思,外卦为艮,就是止、适度的意思,呈现的是“内有纷争,行事适度”的卦象。就是说,各爻知道上有纷争,行事都要适可而止。

从六爻的关系看,卦中柔弱的六五被刚健的上九欺凌,二者必生嫌隙,定会各自对下进行鼓动,寻求支持,是为“蛊”。然而,上九虽然刚健,但毕竟年事已高;而六五尽管柔弱,但年龄和居于正位是其明显的优势,所以,各爻面对他们的蛊惑,必须慎而又慎。

周易中的随卦(周易本义之蛊卦)(2)

垂帘听政

卦辞为: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卦辞的意思就是,只要本着美好的初衷继续坚持,定可有所作为,但行事要三思而行,慎而又慎。

大象: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意思就是:君子要善于发动众臣,并育之以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干”,读音为gān,甲骨文“干”象叉形, 一种与戈相对抗的叉形武器 。本义是一种抵御戈的武器。

“考”,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考和老是同一个字,均像一老人举杖之形 。考字用为年老之义,常用作对父亲的称呼,可以指在世的,也可以指去世的。

初六位卑柔弱,但也只能拒绝来自上九的蛊惑,因为有刚健的九二、九三在上,如果上九没有危险,那初六就会承担一定风险,但最终是吉祥的。

小象:“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其意为:初九“干父之蛊”是不得已的,其本意是想接受上九的。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九二本与六五相应,如要拒绝六五鼓动,适度尚无碍,但绝对不能坚持这样。

小象:“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其意为:九二“干母之蛊”,是想采取折中的办法。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九三虽为上九之追随者,但并不相应,拒绝来自上九的蛊惑:确实小有悔,但绝对无大咎。

小象:“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其意为:九三“干父之蛊”,最终是“无咎”的。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裕”,读音为yù,其本义指衣物富余,富足、富饶,后引申为丰富、从容。

六四阴柔,如果接受上九的蛊惑,以后一定会后悔。

小象:“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其意为:如果“裕父之蛊”,从长远看,不会有什么好处。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六五身居尊位,要抵抗来自上九的压力,只要利用自己的威信和诚意即可。

小象:“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其意为:九五之所以“干父用誉”,是因为大家都愿意接受一个有德行的君主。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上九虽然阳刚,但已处于本卦末位,事已至此,最好不要干预朝政,而是要高调地将精力放在自己喜欢的其它事情上。

小象:“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其意为:上九“不事王侯”,就是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一定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