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1)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小楼周刊】第67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

图片摄影:小楼听雨(宁波天一阁)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2)

悠闲截句

高昌(北京)

春风自深浅,山水转清明。

林杪泥巢里,偶然三两声。

苏俊评:

小诗空灵,颇得题旨。起句“春风深浅”写感觉上之参差,“自深浅”有两层,春色有深浅浓淡,此为第一层;春风随意涂写,为第二层。二句“山水转清明。”写眼界,山明水净,生机悄生于笔底。转合二句写听觉,山下林间,时有鸟啼三两声,尘梦为之一洗!全诗将春色之深浅、山水之明秀、鸟语之清幽融为心境之宁静、清远,读之如聆空山琴响,涤去心尘而浑忘世虑矣。

梦欣评:

五绝宜一意圆紧、旋转而下、戛然而止,让读者还来不及作出反应之时,作者已遁之无踪,或藏在暗处观察你发呆的样子。此作可为诗例剖析之,这里省略。但深浅二字用得妙,必得一说。山水清明,谁都能说,春风深浅,须是老手方敢用。深浅者,惠泽所及,面貌不同。色彩之差别,生机之快慢,气韵之厚薄,均分得出深浅。古人谓“春风如画工”,见色彩差别,春风“似剪刀”,现生机形态,春风“如雷霆”,有气韵声势,都有深浅之义。


送淑萍词姊返蜀

熊盛元(江西)

梦云长绕故园扉,旅食京华与愿违。

抖却襟间尘万斛,一天风雪伴君归。

梦欣评:

抖却襟间尘万斛,奇句顿成亮点,有此一句,境界出矣。

苏俊评:

此诗题为送别,实则嫉俗之作。世与心违,故乡思生焉。三句之“尘万斛”与结句“一天风雪”之磊落形成鲜明对照,苏世独立之志节于斯具见。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3)

花园口决堤处

刘鲁宁(上海)

渡口伤难愈,林涛恨有声。

可怜大河水,本为济苍生。

苏俊评:

起二句极言伤痛,转合处藏锋于大悲悯中,尤为警策。“可怜大河水”,实则剑指当政误尽苍生也!


夜宿仙客来坊度假园

刘鲁宁(上海)

清风立小亭,湖畔雨溟溟。

春夜本无色,蛙声一片青。

苏俊评:

小诗构思极巧。“雨溟溟”埋一伏笔,以托出“春夜”之“无色”耳。结句“蛙声一片青”声色俱妙,着一蛙声而夜色全活,感觉满世界都充满了生命的色彩。“青”,宜作生机解,巧而不佻,轻而不浮,妙哉!


赴海南机上作

张明新(山东)

穿云过峡展长翎,下瞰琼州一片青。

我自北来寻胜地,大鹏落处即南溟。

苏俊评:

起结“长翎”、“大鹏”相互照应,不无可取。唯情景略平,“北来寻胜地”数字稍嫌空泛。


忆江村初夏

金嗣水(上海)

树隐小村三两家,单衣一路见桐花。

乳凫贴水芦丛入,紫燕迎风烟柳斜。

垄上耕夫收小麦,桥头大嫂卖甜瓜。

黄梅时节毛毛雨,溪畔塘边处处蛙。

苏俊评:

全诗八句,不着一情语而佳,实为难能。此体宋人有之,可谓善学。“乳凫”、“紫燕"实得力于梅圣俞“野凫眠岸有闲意”;颈联则黄山谷之“有人获稻晚风凉”;尾联则直取赵灵秀之“黄梅时节家家雨”矣!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4)

苏俊,号石头斋主,甲寅年生,粤人。现为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评论部主任、中国新社艺术导师。平生以饮酒、读书自娱。有著述多种。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5)

山乡拾趣(新韵)

王永全(甘肃)

农家错落绕峰前,拥翠临波映碧天。

难怪溪流接鸟语,叮咚不问武陵源。

梦欣评:

首二句景物描写生动而有层次感,远景近景笔触清晰,呈现山乡环境之美,为后面的“不问武陵源”做足铺垫。不问,是因为已超过它。这种极度的夸张,可以让人留下更深的印象。而这种感觉、评价,借溪流与鸟雀的对话间接表达,显得深婉而客观。立意虽旧,但文字表达有自家面貌,故可读。


小 院

金嗣水(上海)

扁豆番茄开小花,辣椒丛里杂黄瓜。

青藤不管短墙隔,伸出胡须翻竹笆。

梦欣评:

情趣尽在细节的刻画之中,越具体越琐碎便越见作者观察之细致。再者,青藤之翻短墙,当也是生命活力对自由的渴望,寓意可大可小,解读可深可浅,诗味自然要隽永些。


老来学玩520

胡文汉(广东)

我爱你怜难出口,鲜花一束转孙手。

叫声奶奶眯双眼,让俺爷爷亲个够。

梦欣评:

诸如送花、赠甜言蜜语、索吻这等事在这等“老来”年纪当然是做不出来的,但借助小孙子便可“暗度陈仓”,真亏诗人能想出这鬼点子,为一首好诗,脸皮厚了,心思细了,什么都别说,点赞吧。

徐中秋评:

生活耶?(电视)小品耶?诗亦艺术,自无不可。不过总觉得多了几分油滑,少了几分真实。诗词与电视小品的对象不同, 读者(观众)口味自然也不同。


惊雷闪电醒梦夜起偶成

廖国华(湖北)

破睡砰然震巨霆,趿鞋夜起倚门棂。

漫怜云共茅檐黑,乍见山如鬼脸青。

老境幸能闻大响,修缘知未得空灵。

地衣过雨饶滋味,预得天明采远汀。

梦欣评:

颌联妙手,状景笔力千钧,云之黑扯上“茅檐”而山之青套之“鬼脸”,已见比兴之妙,再用“漫怜”、“乍见”整出工整而灵动的对偶句,相当精彩。一首七律,有此妙笔一联,夺人耳目,不精也难。何况其他各联也都情色相融,寄意深远,斯可读矣。


登上饶灵山

杨逸明(上海)

缆车斜插入云空,万马回旋一览中。

危栈人行餐秀色,奇岩天劈展灵风。

山无杰句名难盛,士有高怀笔自雄。

千载沁园春诵罢,至今长忆稼轩翁。

梦欣评:

行旅寄怀尤其是登临之作最要紧的是要把自己置身于天地景物之中。写有我之景,抒睹景之情,发今古之思。此作首联写远看大景象,颌联状近行所见某些小场面,颈联宕开转用议论之笔,显示睹景别有所思,为尾联的出台张弓蓄势。有此导引,结句的情感倾泻便显得顺畅而圆润、隽永。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6)

梦欣,(品艺斋郭业大)香港诗词学会顾问,知名诗词评论家,诗人。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7)

武夷山怀柳永(四)

叶元章(上海)

已凉天气晚来秋,衣带渐宽为写愁。

翠袖红巾无觅处,残阳影里又登楼。

徐中秋评:

柳永,崇安人,即今武夷山人。老诗人到了柳永故乡,自然要咏怀这位名耀词史的词人。作者用一块块柳记词砖,铺就一条走近柳三变的小路,登楼怀古。感情凄婉深沉。


庆 诞

李葆国(北京)

每逢庆诞长精神,最未关怀宴外音。

阿毌平明尝自语,大儿今日是生辰。

徐中秋评:

此诗以写母爱来表现感恩。表现母爱,可选的细节很多。记住儿子生日,生活中甚为普遍(曰:人人心中所有)。但以此入诗,似乎仅见(曰:人人笔下所无)。是为新颖。且“平明、自语”,所蕴藏的母爱的信息量很大。语少意多。


钓鱼偶得

李文朝(北京)

布谷声中垂钓钩,清波倒影醉晴柔。

神闲气定临仙界,不钓鱼虾钓自由。

徐中秋评:

诗歌表现老将军解甲归田,摆脱(中华诗词学会)冗务后的轻松愉悦心情。“醉翁之意不在酒”,诗人垂钓不在鱼也!李将军与柳宗元境遇不同,心情自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钓鱼都是钓心情。“清波倒影”,写幻影。幻影描写比实形直写更美,更艺术。


北川某母亲祭儿

天许(重庆)

枇杷几棵色初黄,采自自家新果庄。

塞进废墟墙罅里,声音哽咽唤儿尝。

徐中秋评:

哀婉凄凉,催人泪下!“初黄‘,枇杷应尚未完全成熟,母亲就迫不及待了,乃念儿心切也!”自家果庄“,本亦属儿所有,理应让儿先尝,比买来之枇杷更为亲切。可儿早已长眠于”废墟墙罅里“了,母亲还要”塞进“”唤儿尝“,情极而痴也!


读聊斋闲侃

晋风(山西)

闲来无事读聊斋,方晓世间都是哀。

鬼话全教人说尽,妖言反倒不须猜。

徐中秋评:

“鬼话全教人说尽”,是对古今人情世相的高度概括。虽尖刻,却深刻。“妖言反倒不须猜”,“不须猜”,何意?可是为凑韵?


写在母亲节前

晋风(山西)

不敢轻言写颂吟,去年握笔到如今。

已将字典全翻遍,无有一词能称心。

注:不知道用什么词赞送母亲最合适,难!

徐中秋评:

写了一年,翻遍字典,犹未找到一词。岂才力之不逮,用心之不专!皆因母爱之伟大,感恩之深重,难以言喻,首句“不敢轻言写颂吟”已经交代原因。全诗虽无一母爱之语,无一感恩之词,比罗列锁事,写尽颂语,更为感人。


母亲节感题

廖国华(湖北)

一别人天岁月长,偶于梦里话家常。

膝前戏彩闻欢笑,灯下行针备暖凉。

笔是家传休犯忌,田无力种可抛荒。

诸多絮语犹萦耳,惊觉西山大月黄。

徐中秋评:

中间两联是对母亲健在时的母子融和生活的回忆。颔联所写母子亲密的幸福和母亲对儿子生活的关心。如果说这一联写的是人皆有之的共性,那么颈联就写未必人人都有的个性了。

颈联出句写母亲对儿子安全的关切,对句写对儿子身体的关心。这不是一般母亲所都能想得到的。尤其是出句,对母亲来说,且不必问那“笔”、“忌”得对不对,毕竟儿子的安全是最重要的,这是家庭幸福的根本。从中可见母亲的深谋远虑,同时也折射出时代的特点。两联除共性个性分工外,还有大小之别。颔联写生活琐事,小处落笔;颈联则是大处着想。颇得律诗之法。

玉掌门无事牌墨玉(每周试玉77)(8)

徐中秋 浙江省台州市人。任全球汉诗总会常务理事、浙江省诗词与楹联学会常务理事、台州诗词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黄岩诗词楹联学会会长。

本期审核:小楼听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