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1)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2)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3)

本期小楼《每周试玉》栏目,邀请嘉宾在【2020年第八期】,自选数首点评并刊出。(有自愿参加小楼【每周试玉】栏目,请先关注公众号,由下期嘉宾从每期周刊或者周刊后面留言,自选数首点评并在小楼所有平台刊出。小楼各类点评作品会选用在《中华诗教》纸刊上固定的【小楼荐诗】栏目组刊出。 如有异议的诗友请留言跟小编联系。)


即 兴

李育林(成都)

匆匆蒙面客,辜负杏花丘。

路障前村断,春风不自由。

【濯缨 评】

小楼这一期发给我的诗词,十之九都与疫情相关。疫情中全国各地封城堵路的情景,大家都熟知了。李育林先生的这首即兴,就策略含蓄地把这一现状记录下来。大家都戴着口罩,春天来了也不能出游。村前设着路障,连春风也不能自由吹度。“春风不自由”,是夸张,也是写实。瘟疫之来,多少无奈,我们能问问是谁造成的吗?

【梦欣 评】

即兴诗者,就眼前所见事(时务)与物(景象)诉说自己瞬间触发的情感,以真、奇、细、僻方见作手(否则易沾油味)。此作言简意赅,却是几种要素俱有独到之处。以蒙面、路障揭示疫情爆发封城堵路的社会现实,并由此生出情感,此为真。特殊时期,管控隔离,凭证出入,却诗心不死忍不住想要出去看看外面的风光,结果碰一鼻子灰无功而返,还满腹牢骚,此为奇。“匆匆”刻画诗人的动作形态,“辜负”叙说诗人的心绪,“路…断”彰示周围管制的过分严厉,行动受阻,闯关失败,此见情节描绘之细。结句妙语未经人道过,“春风”一语,别有暗喻,作为世间最美好的信使,却受制而丢失了“吹绿”原野、苏醒万物的能量,具无穷寻味空间,此为僻。正是因为在区区20个字的狭小篇幅里,竟能于一意圆转的流畅叙述中既包孕万象又兼及细节,情感真挚而韵味隽永,是为可读之作。


樱花开候

蒋昌典(湖南)

汉上春天唤不回,赏花心事早成灰。

红樱未解人间事,依旧枝头烂漫开。

【王海亮评】

化用得当。乐景哀情。

【濯缨评】

自然界的春天,不因为瘟疫肆虐而迟来,眼前樱花盛开,春光烂漫,可是人却无心赏花,因为“汉上春天唤不回”,江城武汉,疫情深重,人民正在受难。其实唤不回春天的岂只汉上,江南江北,莫不同然。既入二月,我家小区亦是“春色满园关不住”,可是“赏花心事早成灰”,感谢作者,说出我想说出的话。


春 归

韩开景(河南)

门前垂柳任风斜,为避瘟神人宅家。

唯有黄鹂上班早,一声叫醒满城花。

【濯缨评】

这个春天不寻常。一场突如其来的瘟疫,把所有的医务、行政、志愿者等以外的人,统统关在家里。漫长的等待,无果的期盼,使人们变得焦灼,春天来了,人们却失去了自由,诗人们便拈起诗笔,记录避疫的春天。我们看韩开景先生避疫的情景:题目是“春归”,首句承题,二句写避疫,三四句承第一句春归,春归就有黄鹂在叫,而且一声叫醒满城花。把“春归”这个题目写得生机盎然。但如果仅这么理解,就浅了。再看第二句和第三、四句的关联。人,宅家避疫,当然是没上班,而黄鹂却上班早,那么,诗人对黄鹂的羡慕,对上班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是不是都在其中呢?

【梦欣 评】

本作写作手法也当属于正面不写写侧面、写旁面的情形。春的回归,是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时节。树木花草鸟兽都苏醒活跃起来了,唯独世人却在自家禁锢起来,哪儿也不能去,原因就是瘟神肆虐人间,人人都不敢出外。迎接春天到来的,就只有花鸟的热情了。这诗写的也是疫情时节的惆怅心绪,同样出以乐笔反衬之。字面欢乐而诗心苦涩,与崔广礼的《庚子正月十七凭窗》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为避瘟神”一语稍嫌漏气,这么直白点明,寻味的空间便不多了。诗贵含糊,不可明白说透。


核酸转阴性作

姚泉名(武汉)

东风入幔琐窗晴,一纸报如天下宁。

连日自羞贪食饭,巡床医嘱罢悬瓶。

楚江尚禁可怜丽,春疠犹存未觉馨。

应许离人皆似我,归期已近暂伶仃。

【王海亮 评】

大疫亲历者,其中辛苦,不是几句诗能表达和化解的。至此诗无他用,能解君忧乎?

【梦欣 评】

难得有一首是来自武汉方舱医院亲身体验疫情而吟咏的好作品。作者是武汉知名诗人,当疫情漫卷而来时,作者也成了被“感染者”的一个。而经历了惊慌、入院、治疗、康复的一系列折磨之后,终于盼来了检测合格可以停止输液等待出院的喜讯,其欣喜万分的情感便借助诗句流淌出来。尽管与老杜当年遭遇战乱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走笔写下的那首七律于事体及情景决然有别但心情的痛快释放是极为相似的。如果仔细读上几遍,你会觉得下笔的节奏及轻松跳跃的脉搏都十分接近,而老杜尾联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迎风破竹般的爽利,此作尾联的“应许离人皆似我,归期已近暂伶仃”则有手舞足蹈般的欣喜,都有痛快淋漓感。要说有较大不同的则是,老杜的诗里全是个人的角度,如颌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与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此作则在纯个人角度“连日自羞贪食饭,巡床医嘱罢悬瓶”之外,犹有忧虑他人仍在苦难之中的愁肠“楚江尚禁可怜丽,春疠犹存未觉馨”,而这,正是两种不同环境下的情感差别。总之,以一个经历了疫情冲击而安全脱身的特定身份,这首七律凸现了一个当代诗人的博大胸怀与艺术修养,读来特有亲切感。


瘗鹑了

江合友(河北)

瘗鹑了,瘗鹑了。场静笼空鸣声杳。

今夜葬之泪满锄,昨夜乏食通宵恼。

汹汹疠疫日逼人,所见路桥皆封道。

闭户浃旬尽余粮,小禽饥死孰能告。

屠者压价至三毛,所售不堪敷油耗。

小康未及幸斗升,一时倾覆债高蹈。

瘗鹑了,瘗鹑了。鹑翅扑棱哀哀叫。

且从屏前看消息,颂歌如潮心如捣。

【王海亮评】

凡写作,角度越小越容易动人。以小小鹌鹑反映时代命运,大潮汹涌,我们每个人都在其中。河北石家庄王建强兄养鹌鹑为生,写下《庚子鹌鹑歌》以记因疫断食无奈生埋鹌鹑事,合友此诗当为和作。“小康未及幸斗升”,不能不让每个人思考自己的命运。

【濯缨评】

年前不算,从庚子年算起,国人被关在家中避疫,已经一个多月了。今天看网上官方公布的数据,全国已累计死亡2747人(庚子二月初五的数据)。我们看到的只是数字,这数字的背后,却是数千家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感觉我们现在活着,完全是天在照应,我们活在不可知中。

这首诗,诗人没有正面写人的生离死别,而是从一只鹌鹑饿死在这场瘟疫中着手。鹌鹑之死,非死于疾病,非死于猫狗,而是死于“饥饿”,整个情况是封桥封路,余粮告罄,诗人眼睁睁看着心爱的小鸟在哀鸣挣扎中死去,其心情可想而知。

以小见大,别有机杼。元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的名句,也是因雁而发。

【梦欣 评】

个人觉得,这首貌似歌行体的七言诗或许是本期小楼诗词涉及疫情内容中品味最高的一个作品。理由大抵有三:一是取材角度刁。以一个养鸟人(可以代笔)在经历疫情的一番劫难之后的感受,旁敲侧击地控诉疫情主政部门的措置不当给民众造成的损失和创伤。二是立意有深度。本次疫情,由主政部门的隐瞒事实,贻误最佳封堵病毒传染的时机,之后在各种生活、生产、医护等物质的缺乏储备情况下匆促封城管控,造成物资供应中断,引发次生灾难,作者于此愤慨不已,但作品巧妙地将着力抨击的内容融化于“瘗鹑”过程的具象描述之中,以小见大,由“鹑”及人,可怜那些无辜死难者,激发读者思索发生于自己身边的社会现实那些事儿的前因后果。这种作品,将批判、抨击、讥刺、追责的本意藏得很深,一则可以避开言论管控的麻烦,二则可以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曲隐而具深意,颇有强烈的正义感。三是多种艺术技巧的综合运用,如象征手法(以“鹑”喻人),出实入虚法(封城小禽饥死为实,小康梦境为虚;路桥封道为实,屠者压价趁火打劫为虚;尽余粮为实,债高蹈为虚),以及主题语重复法(“瘗鹑了”的一再咏唱,强化了悲哀的韵律和气氛)等。此外,结句有意营造主流的“颂歌如潮”同诗人的“心如捣”情感错位,暗示着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思想境界对立,寓意极深。如果你听到许多民众正在谴责丧失良心的媒体惯于喜欢把丧事办成喜事的声音,你会从这首作品品味出更多的东西,这称得上是“言尽意不尽”。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4)

无 题

李百友(湖南)

风雨迎春春岂知,应怜今岁看花迟。

几时云外飞黄鹤,为我衔来梅一枝。

【王海亮评】

首句已言尽。看花迟,是为主题。黄鹤衔梅,意境虽美,未尝见之。


迎春花之呼唤·痛悼刘章恩师五首(其五)

李同振(河北)

复苏大地又迎春,归砚楼中少一人。

往日青园何寂寞,黄花一路觅诗魂。

注:刘章家住青园街“归砚楼”。

【王海亮评】

此迎春之黄花虽非“一路问黄花”之黄花,由春及秋,愈加悲伤。


街边古榕树

于文清(镇江)

十丈榕须及地垂,撑天巨伞见雄奇。

街边岁久经风雨,此即南天不朽诗。

【王海亮评】

久经风雨,方称雄奇,垂地撑天,是曰不朽。


宅居遣怀

杨逸明(上海)

闭户深藏似穴居,抗防时疫避驰趋。

穷搜消息看微信,快递蔬茹到小区。

君问归期仍未有,他传谣警竟非虚。

迩来确诊人员减,会见犁庭一扫闾。

【王海亮评】

时下真实写照。穷搜,见心情。平常语道出,不徐不疾,不激不厉。时人写疫情或多流于口号,或多失之刻意造作,缺少真情实感,纯属消费,不如不写,不可不戒。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5)

临江仙·己亥除夕日感怀

黄永强(甘肃)

飞雪寒梅辞岁,红联爆竹迎春。家家游子应归根。莫言千里路,休愧袋无银。

料想妻儿苦盼,何堪冷影孤身?双亲难忍老篱门!唯望除夕日,无一异乡人。

【濯缨评】

这首词没有提到疫情,但题目的己亥除夕,它就必然与疫情有关。上阕写除夕,除夕是个团圆的日子,是游子归家,家人思亲的日子。下阕具体到在外的游子对家人的思念,想到的妻儿,想到了双亲,最后表达一个良好的愿望:“唯望除夕日,无一异乡人”。这个句子本来就很好,放在己亥年的除夕,显得有特别的意义。因为,我们都知道,年前,武汉封城,几乎全国封路,有多少人有家难回,读来益觉心酸!


梦中借得金箍棒

陈玉林(浙江)

疠疫猖狂九域延,元元多少赴黄泉?

梦中借得金箍棒,欲向村村画个圈。

【梦欣 评】

元元,就是平民百姓(《战国策·秦策一》:“制海内,子元元,臣诸侯,非兵不可!” 高诱注:“元,善也,民之类善故称元。”唐陈子昂《感遇》诗有“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之诗句)。瘟疫猖獗夺走多少无辜生命,这是此一时期国人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作为诗人,最感觉无奈的就是眼睁睁看着自己同胞走在黄泉路上而爱莫能助。于是便想起西游记小说中孙悟空每每用金箍棒在地上画个圈就可以保护圈里人的生命安全这一情节,幻想能借到这神奇的宝贝,以实现自己一腔仁慈的爱心。这有点像李商隐那首《夜雨寄北》的手法,乐笔写哀景,一倍其哀乐。李商隐的“西窗烛”也好,作者的“金箍棒”也好,只不过把悲哀的心绪放大出来而已,于事无补,于诗却可煽情,这正是诗味所在。


庚子正月十七凭窗

崔广礼(黑龙江)

节令无欺况味真,檐头落水洗冬尘。

晚来月色多清苦,只向街衢不向人。

【梦欣 评】

前三句平淡叙述,都有点读不下去了,结句一出来立即大放光彩,把全诗盘活了。这就是绝句的神奇之处。信息、寓意、气象、韵味,都储藏在这一句中。由于疫情的爆发,人们都宅居深屋,大门不出,月色想照人也找不到半条人影,是以“只向街衢不向人”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以月色之无奈映衬人们之无奈,惆怅味浓。


疫中见玉兰花开

李利忠(浙江)

荊楚生机一线微,不除疫疠不言归。

玉兰岂是火中凤,也向春风着白衣。

【梦欣 评】

以玉兰花象征医护人员,有浓浓的景仰与赞颂之意味。在抗疫搏斗中最值得赞颂的,就是那些尽职尽力的医护人员,承担重责冒风险,高负荷持续紧张状态,无怨无悔地为抢救病毒感染者战斗在最前线,他们中有太多的感人故事值得诗人们去挖掘和歌颂。此作举重若轻,以眼前物托寓心底情,运用了化无形为有象的比兴手法,韵味隽永。


疫期驱车送儿子上岗

全尚力(浙江)

窗外罡风紧似洪,路车三两影匆匆。

小儿忽指萧条处,一树梅花照眼瞳。

【梦欣 评】

疫情严峻而宅家封城,休工停课,严禁出行,唯有医护人员和生活物资运送配给人员是一刻也不能停歇的。此作的“路车三两影匆匆”,指的应当就是这两拨人。他们不能停工,他们需要提供及时的服务,那是救治的根本。以“萧条处”独见一树梅花怒放的景象来映衬“上岗”者的身影,正有提升境界、增强斗志、看到转机、坚定信念的艺术内涵效果。这种小处落笔而有片言喻百意的写作技巧,是绝句创作最为常见的,作者用得娴熟,也称作手。


疫情逾月,闭门隔离,郁闷不堪,再成一律

陈仁德(重庆)

江城自古是通衢,岂料流瘟遍井闾。

四海逢春无客到,一时举国闭门居。

可怜赤子精诚意,换得红头训诫书。

浊世颇疑天有病,把杯面壁独唏嘘。

【梦欣 评】

相对于绝句篇幅小进退窘逼无法挥洒叙事与抒情的笔墨这一局限,律诗就有较多使上劲力的空间,但挥洒过度又容易造成分散,有经验的作手通常便会在起承转合的结构上下足功夫,使得主题集中而叙述完整,气象浑厚而体势优雅,寓意深远而情感浓郁。此作便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整个作品紧紧扣住“疫情--隔离--郁闷”这一主题,展开与收结均有法度,叙事与抒情适得其所,用字精准,寓意深婉。首联引出“疫情”话题,颌联承接话题而描绘“隔离”景象。颈联看似跳开,转说另一个时间段的事体。但却有内在的联系,是对“隔离”之前、“疫情”刚开始发生的事体的回顾。依然是“疫情”中的事,并且是“郁闷”之发端。尾联的收结是情感的发泄,将“郁闷”宣泄至极度。尽管诗中没有涉及“疫情”到底如何而来(实际上至今所有的病毒专家们也都还没有得出确切的结论),但这并不妨碍诗人发泄自己的情感。只是因为缺乏确凿的定论,所以诗人只能于不确定性中模糊自己的感情。一个“疑”字道出心中的愤慨。而当所“疑”之事体又不能明白说出的时候,让地上的“天”来承担罪责是一个合理的选择。是以,“浊世颇疑天有病”这一句,话里有话,曲隐着作者强烈的不满。结句“把杯面壁独唏嘘”是不满、郁闷、愤慨情绪的具象表达。至于诗人到底“唏嘘”什么,相信没有脑残的读者是能够读懂的。古人谓“心有灵犀一点通”,今人说“你懂的”,这都是情感共鸣的思想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说,诗为知己者所赏识。读懂了,便知妙处。

本期嘉宾简介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6)

王海亮 河北人,字韬庵,网名海天一。子曰诗社、封龙诗社、半亩塘诗社成员。曾获2015年《诗刊》年度青年诗词奖。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7)

方 伟 号濯缨轩主人(濯缨),1958年12月生,河南罗山县人,醉根诗社社长。

每周试玉中的悼亡诗(每周试玉169)(8)

梦 欣 本名郭业大,诗人,诗词评论家。籍贯广东潮阳,现居美国旧金山。喜好诗、书、琴、剑、山水、酒茶。有诗句云:但凭肝胆生春色,每把烟霞当故人。快乐人生观,尽源于此,也局限于此。

编辑/章雪芳 校对/冯 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