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号,我的一篇《两路口的记忆》的文章在“重庆地方志”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我很高兴的看见了网友李泽荣留言:“在重庆公交即将成立90周年之际,能看到关于电车线路的文字资料太好了,谢谢!”。得到网友的鼓励,我非常高兴。也激励我继续写重庆的老公交车的故事。今天来摆一下,重庆老公交车线路的故事。

重庆21条公交线路图(重庆最繁忙的公交线路是哪路)(1)

我对重庆公交车线路的记忆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重庆的公交车线路和成都的公交车线路有一点不同。成都的公交车线路是把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分开来算的,就是有一路到五路的一共五条电车线路,另外有1路到21路的21条汽车线路。

重庆不一样,重庆是把电车和汽车合到一起来算的。重庆的公交车线路,从1路到5路是电车,5路以后才是汽车。有趣的是,我没有找到6路车,7路车,8路车。不晓得是真的没有这6路车,7路车,8路车,还是我自己没有找到。我在猜想,这三条线路,是不是准备给电车线路预留起来,不过后来没有发展电车,这三条线路就一直空出来了。希望晓得的朋友给予补充。

重庆公交车的汽车线路是从9路开始的。那个时候的9路车是从较场口开往石桥铺的,中间经过七星岗,两路口,鹅岭公园,大坪,到石桥铺。

10路车是从观音桥到玉带山,中间经过红旗河沟,松树桥,大石坝,到玉带山。大石坝有一个江陵机器厂,以前是第十兵工厂。

11路车是从观音桥到上横街。中间经过五里店,还要经过长安机器厂,就是赫赫有名的“长安汽车”,以前叫第21兵工厂。

12路车是从菜园坝到朝天门的,这条线路连接了重庆火车站和朝天门码头,是一条游客线路,背包拿伞的外地人比较多。是重庆的下半城,沿着长江走的。经过解放西路,解放东路,重庆日报社 。可以看到珊瑚坝,观赏长江和南岸的风光。

13路车是从牛角沱到小什字。我小时候经常坐这个13路车,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曾经在蒲草田街5号住过一段时间,所以坐得最多的就是13路公交车。这路车从牛角沱开出来,经过上清寺转盘,进入人民路,经过人民大礼堂,人民大礼堂旁边是公交公司的一总站,在70年代重庆的公交公司曾经改名为人民交通公司,简称“人交公司”,然后是大溪沟,黄花园,要路过41中学校。第一次看到41中的时候让我吃了一惊,重庆的中学好大哦,中学里面居然还有足球场。

成都的大学有一所成都中医学院,校园比较小,大学没有足球场,重庆的中学就有足球场。我感觉重庆比成都更有大都市的味道。再经过一号桥,一号桥到临江门的路好陡峭哦,汽车开足马力,全车都在抖,档位可能是放在一档,很不容易才爬上去。我在车上就在想,这条路可能是最能体现重庆这个山城的特色了。

13路过了,应该是14路,我小时候没有14路公交车的记忆,现在也没有查到关于14路车的资料,不晓得是啥子原因又缺了一个14路。

15路也没有找到,不过有一个315路,是环线,从重庆剧场开往重庆剧场。

16路是从牛角沱开往小龙坎的。沿着嘉陵江边开往小龙坎。牛角沱是一个交通枢纽,这里有公交公司的五总站,有好多路车都是从牛角沱开出来的。当年我在西南农学院读书,每次进城来,都是在牛角沱赶车回北碚去。我还记得从牛角沱到北碚的车票是一元一角钱。路程有45公里。要开一个半小时的样子才能到北碚。

牛角沱那个时候有很多条发往郊区的公交车线路。牛角沱除了有开往北碚的。还有牛壁线,牛角沱开出来经过矿山坡,青木关,开往壁山。牛白线,牛角沱开出来经过新桥,开往白市驿。牛西线,牛角沱开出来,经过白市驿开往西彭。

17路车也是从牛角沱发车的,终点站是双碑。双碑有一个嘉陵机器厂,就是大名鼎鼎的“嘉陵摩托车”,以前是第25兵工厂。

18路车是从上桥到磁器口,19路车是从牛角沱到新桥,20路和21路又是空缺的,不晓得是啥子原因没有连续排下去。

22路是石桥铺到中梁山,23路是杨家坪到九龙坡,24路是大坪到伏牛溪,25路是大坪到陈家坝,26路是杨家坪到李子林,27路是沙坪坝到先锋街,28路和29路空缺。

30路是解放碑到北碚,31路是菜园坝到合川,以前到合川很方便,菜园坝就有直接到合川的,不晓得咋个的,现在重庆到合川还没有那么方便了,我查百度地图,现在没有直接到合川的公交车了,需要转车。

32路是北碚到澄江镇,要经过北温泉公园,这条线路在节假日的时候非常打挤,很多人坐这路车去北温泉公园游玩。

33路是北碚到青木关的,要经过我们学校,每个周末的下午,我就不在学校里面呆着了,坐上这路车,花上6分钱去北碚街上游玩,到北碚图书馆看看书,到北碚电影院看看电影,到嘉陵江边上看看嘉陵江风景。过一个轻松愉快的周末。

34路是北碚到大石盘,35路是北碚到八四五厂,36路是北碚到文星场,37路是北碚到陵川。

当时我在北碚读书的时候就觉得奇怪,北碚离重庆市中区有45公里,属于远郊区,咋个公交车在北碚那么多,北碚可以说四通八达。还有一个公交公司三总站在北碚。

后来我才晓得早在卢作孚主政北碚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公共交通。1939年就开通了重庆经青木关到北碚公共客车,每天对开4班客车,车是福特牌35座老旧车。北碚的公交车历史悠久。

38路和39路资料空缺。40路是新华路到李家沱,41路是新华路到南温泉,这两路车是在重庆长江大桥修通以后,才从新华路发车的,在重庆长江大桥修通以前,这两路车都是在海棠溪发车的。

我记得是要到储奇门坐渡船到海棠溪,才能坐上车去南温泉。42路是南坪到弹子石,43路空缺,44路是新华路到轻机厂,45路空缺,46路是李家沱到界石,47路空缺,48路是李家沱到轻机厂。

现在重庆的公交车发展到了新水平,车多线路多,今非昔比啊。不过回忆一下过去也是很有趣的事情。

  文章作者:徐海涛,1956年出生于成都,1978年考上西南农学院,2016年从成都市武侯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