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电视剧《雍正王朝》时,会听到有“火耗”词,这个“火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雍正皇帝为什么下决心要实何“火耗归公”呢?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1)

“火耗”原本就指的是官家把收到的碎银熔化后来铸银锭时的损耗。

我们大家知道“火耗”起于明代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新政,由于老百姓的的碎银子纯度质量高低不一,因此在熔炼铸锭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损耗,因此,各地方的州县在收税的时就会以“火耗”为理由,多向老百姓收一些赋税。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2)

就这样火耗是越加越多,就拿一般州县来说,加的火耗每两达二三钱,有的甚至高到四五钱。更别说那些偏僻的州县,本身收的赋税就少,只有多加,所以火耗的数量常常是所交赋税的数倍。赋税的无限增加,引起百姓怨声载道,虽然在顺治、康熙年间也发过禁令,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并没有起什么作用,到了最后,朝庭也不管了。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3)

朝廷为什么会默许州县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主要原因清初的制度大多是继承明朝旧制,政府官员工资待遇不高,就象张廷玉这么大的官,年俸银不过才180两、禄米180斛,那七品知县小官一年俸禄只有45两。拿这点工资生活全家,确实是难以维计,所以只能靠加收点火耗银,捞点外快来补贴居家之用,对此,朝廷是心知肚明,但也没办法,只有听之任之了。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4)

就因为朝廷的这种态度,更加助长了地方州县大大小小官员的贪欲,他们以收取火耗为理由,大肆疯狂敛财,养肥了不少大蛀虫、大耗子。“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是这种现象的真实写照。由于老百姓赋税加重,到了康熙晚年最为严重。贪污腐败现象的蔓延,到处是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5)

雍正上位后,面对眼前的现状,下定决心,先从抓火耗归公新政开始,打击贪腐,改革税制。火耗归公首先在山西试点试行,成功后,就逐步在全国各省陆续推广并实施。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6)

雍正二年七月清政府在全国正式推广火耗归公新政。将明朝以来的“耗羡”附加税改为法定的正税,就是把征收火耗银公开化、合法化,变暗收为明收,变乱收为按国家规定征收利率来收取。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7)

“火耗”正式纳入清朝政府的财政收入,不仅扩大了税源,政府有钱花,减少了贪污腐败,树立了中央统治的权威,削弱了地方财权和政权。同时最大好处是减轻了人民的额外负担,受到了人们的欢迎。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8)

对于收来的“火耗”银,主要用在了三个方面,一是用来养廉的支出。二是弥补各级政府的财政亏空。三是作为各地政府财政资金,可以用来做公益如城市建设,修缮城墙,修筑堤坝等。

雍正三子弘时死的原因(火耗养肥了谁雍正皇帝为什么要)(9)

注: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