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法正制定蜀中十条(真读三国不看演义)(1)

积劳成疾的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之时病逝五丈原,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千古遗憾。诸葛亮早起晚睡,只要处罚军棍超过二十杖,诸葛亮都要亲自监督执行。而他每天吃的东西却不过几升。吃的那么少又如此操劳,诸葛亮又怎么可能长寿呢?可是诸葛亮也没办法,蜀汉人才凋零,他实在不放心把事情交给其他人去做,只好一个人承担多份工作。

蜀汉政权“事无巨细,咸决于亮”,都说能者多劳,诸葛亮不愧一代奇才,每一件事情都做的井井有条,但是人的精力毕竟有限的,所以没过多久,诸葛亮就累垮了。其实诸葛亮本来可以不用那么累的,蜀汉阵营原本有一个能可以和他相辅相成取长补短共同为兴复汉室而奋斗的。这个人如果还在,和诸葛亮正好优势互补,他们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此人就是刘备集团的谋主——法正

可惜法正英年早逝,那么假设如果他多活十年,蜀汉北伐能否成功呢?

诸葛亮和法正制定蜀中十条(真读三国不看演义)(2)

法正,子孝直。原为刘璋手下谋士。后来背叛刘璋投靠刘备,成为刘备帐下首席谋士。与庞统一起献策夺取益州,又提出著名的汉中策,定计阵斩夏侯渊,夺取汉中。可以说刘备称汉中王之时,整个刘备集团大半地区是法正打下来的。演义中说,庞统身死雒城以后,刘备急忙调遣诸葛亮前来支援,最后在诸葛亮的谋划下夺取益州。但是历史上庞统去世以后,接着替刘备谋划的是法正,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封信劝降刘璋。虽然刘璋并没有因为法正一封劝降信而立刻投降,但很大程度动摇了刘璋抵抗的决心。等诸葛亮来的成都的时候,刘备在法正辅佐下已经基本上占领了益州了。演义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成了诸葛亮的功劳。实际上正史中是法正率先提出“汉中策”,说服刘备下定决心与曹操争夺汉中。而汉中之战打到相持阶段的时候,诸葛亮还在犹豫要不要增兵汉中呢。黄忠能够阵斩夏侯渊,用的也是法正的计策。

诸葛亮和法正制定蜀中十条(真读三国不看演义)(3)

法正的战术能力可谓顶尖水平,诸葛亮都经常为法正的计策感到惊奇,而诸葛亮的战术能力相对于法正就有所欠缺了。诸葛亮发明了八阵图,后世名将也都沿用诸葛亮治军的方法。北伐军军纪严明,进退自如,装备精良,正面战场上的确没有能能够打败诸葛亮。若论治军、练兵的能力,诸葛亮的确举世无双。但是战术用谋和临机应变方面,是诸葛亮一大短板。陈寿也说诸葛亮“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法正,最擅长的就是奇谋将略了。二者如果能够取长补短,可以配合的天衣无缝。

三国志中,陈寿评价诸葛亮:“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潇之亚匹也”相对于军事方面的才能,诸葛亮更擅长的是政治方面的才能。蜀汉如果要北伐,法正是主持北伐大业的最合适的原则。诸葛亮与法正一个主内一个主外。诸葛亮负责发展蜀汉民生,提升蜀汉国力。法正负责北伐曹魏,开疆扩土。曹操在时,猛将如虎,谋士如云,都被法正打败。曹真,司马懿,不可能抵挡的了法正的兵锋。而且夷陵之战刘备全军覆没以后诸葛亮发出了“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的感叹。侧面证明,假如法正多活十年,刘备不会轻易去世(刘备夷陵败逃到永安之后就病倒了,多半是忧愤交加而病的)。蜀汉即使收复不了荆州,也不至于兵败夷陵。

诸葛亮和法正制定蜀中十条(真读三国不看演义)(4)

法正如果活着,他完全有能力说服刘备优先北伐曹魏夺取雍凉。而这个时候刘备手下还是聚集了不少精兵良将的,诸葛亮在后方供应粮草,与孙权集团重新订立盟约。刘备则御驾亲征,以法正为谋主,曹睿英明不如刘备,张郃司马懿用兵不如法正,蜀汉夺取雍凉不难。而诸葛亮因为有法正替他承担军机要务,自己只需要一心处理政事,发展民生经济就好了,也就不会那么操劳,能够活的更久。

综述,假设如果他多活十年,蜀汉北伐还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参考文献:三国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