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大便颜色,对胃肠道、肝胆等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意义。即便是健康人,大便颜色并非固定不变。
大便颜色深浅主要是由其中尿胆原含量决定,色素含量高则颜色深,反之则浅;也和食物种类有关,多肉食时颜色深,素食为主时颜色浅。而疾病时,大便更是“五颜六色”,为医生辨认疾病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同时也有不少“山寨版”会扰乱我们的判断,不可不加注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鲜红色便常见于痔疮、痢疾、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缺血性肠病等,提示病变位于结肠下部。肝硬化、溃疡病发生大出血时,也可排出鲜红色甚至全血便。出血量少而水分较多时,可排出洗肉水样便。
提示
食入较大量西瓜、西红柿、红辣椒时,大便也可呈淡粉红色,苋菜可使大便呈黑红色。
黑色便多见于溃疡病、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破裂、胃癌、小肠肿瘤等病变导致的出血。有些黑便外观看起来有光泽发亮,有如沥青(柏油),又称柏油样便。
提示
服用某些药物,如治疗胃病的铋剂(胃必治、果胶铋等),治疗贫血的各种铁剂,如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大便也都可发黑,但少有发亮。进食较多黑莓、桑葚,吃了动物血做的菜肴,如毛血旺、羊血汤等,可出现油光锃亮的黑便,造成临床诊断上的困难。
酱色便是阿米巴痢疾、坏死性小肠炎大便的特征。
提示
食入大量巧克力、咖啡、可可等,甚至豆瓣酱,也可出现酱色便。
绿色便应该考虑胃肠道内存在胆瘘,即指胆汁从异常通路进入了肠道,绿色是胆汁染成的。
提示
食用多量绿叶蔬菜可以出现大便发绿。
陶土(白色)便提示胆道系统发生了梗阻,胆汁完全不能或只能少量进入肠道,常见病因为结石、肿瘤或炎症。
提示
行X线钡餐造影或灌肠时,白色造影剂硫酸钡可使大便发白,但为一过性的。治疗胃病的氢氧化铝、硫糖铝等白色药物,也可使大便发白。
浑浊洗米水样便是由于大便中含有大量黏液和脱落的肠道上皮组织而致,为霍乱、副霍乱特征性大便,有重要诊断价值。
透明胶冻样便因结肠黏膜受刺激或病变,排出大量黏液所致,常见于炎症初期、肠易激综合征(IBS)、结肠肿瘤等。其中单纯黏液便呈无色透明,黏液脓性便则色黄不透明。小肠病变时,黏液多和大便混合均匀,结肠病变时,黏液常附着在粪便表面,应该细致观察以辨别之。
混合色便例如鲜血-酱色、绿色-黏液便、鲜血-黏液便、鲜血-黑色便等组合,其临床意义可参考相关情况,这里不再赘述。
文/李增烈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公众号《家庭医学》,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