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载月诗话,文章开始前,请大家花2秒钟的时间,给作者点个关注,如果觉得作者写的尚可,也请您点个赞,分享一下文章,若有不同的意见或者给作者提批评和建议,也欢迎留言讨论。
正如王士禛在《花草蒙拾》中所言,“豪放唯幼安称首”,辛弃疾堪称是众人公认的豪放词宗。
他的豪放词,有“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报国雄心;
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伏枥之心;
有“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建功之志;
也有“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的壮烈之情;
更有“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的洒脱之意。
但翻阅辛弃疾的词卷会发现,他的大部分还是婉约词。如果说辛弃疾的豪放词是慷慨悲壮、激昂排宕,不可一世,那他的婉约词就是温婉清新、意境优美、内涵丰厚。
今天我们分享辛弃疾的十首最婉约的词作,并试着给它们按照忧愁程度排个名,看一看这位铁血汉子的似水柔情。
第十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之所以把《青玉案·元夕》放在第十位。
并不是说它的艺术成就不高,
相反,此词所折射出来的人生感悟和生活哲理堪称是最高境界,
如王国维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相比其他辛词,此篇通篇见喜,不见愁。
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和篇末的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唯一美人的对比,
似百鸟朝凤,如万叶拱花。
无限芳华,均为一人而设,若无此人,一切皆成无聊。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过等待、寻找、焦灼、失望之后再突然发现自己的意中人原来就在身后,那种从天而降的惊喜谁也想象得出来。
第九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天的婉约,是周杰伦唱的“还记得你说家是唯一的城堡,随着稻香河流继续奔跑。”
是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稻田里的白衣少年。
也是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若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千寻百觅后的惊喜,
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丰收年景的淡淡的欣喜,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则是命中注定相逢的欢喜。
这个夏夜,辛弃疾的傍晚夜行,有清风、明月、疏星、微雨,也有鹊声、蝉声,还有稻花的香气。走得久了,忽然看到那家熟识的小店。
这种愉悦和惬意,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
第八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相比较前两首词中的喜悦,这首词会显得朴素很多。
似乎是一镜到底的拍摄,从低小的茅檐,拍到小溪畔的青草,再排到小溪那边田埂。
从朦胧的醉梦里,到清醒的田野里。
极其客观的描述,极其真实的贴近生活。
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锄草,中儿编鸡笼,小儿卧剥莲蓬。
无奇之中,顿觉妙趣横生。
闲适朴实的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是多少辗转于高楼林立的钢铁森林里的无根人向往的精神家园。
若得浮生半日闲,最好的释然莫过于农村,天高云淡风轻,山青水秀鸟鸣。
第七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生查子·独游雨岩
辛弃疾 〔宋代〕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
非鬼亦非仙,一曲桃花水。
若前三首词,是完完全全的喜悦。
那从这一首开始,辛词婉约之情,将逐个加重愁情。
不看标题,这依然是一副静中有动、意境优美的春游山林图。
潺潺的小溪水,倒映着行人和蓝天白云,水中的人影如同走进了飘动的白云里。
一声高歌,空谷回音,回音和着桃花流水,更显悦耳无比。
这么清幽、唯美,人之心灵也该是极其的舒适吧。
然而标题的“独”字打破了一切美好。
有人说:“最苦的时光是独行”,因为你无法和别人一起分享你经历的喜怒哀乐。
对于独行的人,忧伤不能分半,快乐不能加倍。
所有的辛酸,都藏在了迷人的画面背后;所有的苦闷,都融化在优美的乐律之中。
唯独,只有心上的凄凉,在孤独之上更显沧桑。
第六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辛弃疾 〔宋代〕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前面的五首词,倒还没有直接写出“愁”字,
那么从这一首词开始,则是篇篇不离“愁”。
辛弃疾在这首《鹧鸪天》里,似乎还有所保留,把“愁”字放在了最后,
前面的三句话,还是在描绘阡陌东邻、平冈寒林和远山酒释。
一切似乎看起来都是十分的恬静美好,似乎是和“稻花香里说丰年”、“醉里吴音相媚好”一般清新、美丽的山乡风景画。
然而,篇末突然的笔锋一转出现的“城中桃李愁风雨”,就像在吃着甜甜的杏子,不小心咬破了杏仁,苦涩满喉。
“江山秀丽,叠彩峰岭,问我国家哪像染病”。然而事实却是如此锦绣的大宋王朝已是风雨飘零。
疆土之中的万物,陌上的柔桑、平冈的细草、城中的桃李,都在忧愁,
唯有统治这一切的朝廷,却在“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第五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宋代〕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离别之际,你会对你的朋友说什么?
似乎无外乎只有两种感情。
要么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不舍;
要么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劝慰;
你会对朋友说,离别不算啥,这后面还有更苦的事情在等着你吗?
相信会当场友尽吧。
可辛弃疾却这么干了,“古往今来使人遗憾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江头风高浪急,还不是十分险恶,人间的道路才更是艰难。”
这种反向安慰,其实是至朋之间的忠言和提点。
这是一种让人非常羡慕的友情,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一位这样的知己,也算是不负此生。毕竟酒肉朋友好找,真正知音难觅。
第四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宋代〕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总是很委婉。
他总是很害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直接的暴露在别人的眼里。
即便是“家国忧愁”,也要颂一番城中桃李。
即便是“识尽愁滋味”,说出口的却是“天凉好个秋”。
少年时代思想单纯,没有经历过人世艰辛,那时候的登楼,主要是为了赏玩景致,没有愁苦但是“为赋新词”,却要勉强写一些“愁苦”的字眼应景。
而历尽沧桑,饱尝愁苦滋味之后,反而却格外的谨慎起来,不敢说“愁”了。
为什么就不敢说了呢?是因为你会发现语言很有限很苍白,无论用怎样强烈的言语,都没有办法传达内心的那种愁滋味于万分之一。
第三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辛弃疾 〔宋代〕
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一日,独坐停云,水声山色,竞来相娱。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数语,庶几仿佛渊明思亲友之意云。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问何物、能令公喜?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
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若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老当益壮的豪情壮志,
那“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则是老而无助的扼腕叹息。
发出这一哀嗷的辛弃疾,断然是没有了年少时候的侠心义胆,
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寂寞心境和深刻怨恨。
《倚天屠龙记》的主题曲唱:“拈朵微笑的花,想一番人世变换,到头来输赢又何妨,日与夜互消长,富与贵难久长”
年少时候只觉得音调好美,节奏朗朗上口,根本不曾会想着其中的意味。
当懂了歌词里饱经患难、看过人世的韵味,又会发现,自己已经不再少年,已经无力去规避掉那番风险,无法重新去书写自己的人生了。
看人世里一场场繁华,看岁月里一次次花开花落。
尘来尘往,梦境一场。
第二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代〕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予,山深闻鹧鸪。
李白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愁如流水,尚是虚,而辛词之中这一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则是泪如流水,是实。
实的泪是多少虚的愁的外化?
那必是“浩荡百川流”。
他的愁,是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
此一江流水,竟为行人流不尽之伤心泪。
行人泪始于前朝的隆佑太后,五十年间,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无数伤心泪。
无疑此一江行人泪中,也有词人之悲泪啊。
第一名:
婉约指数:★★★★★
忧愁指数:★★★★★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辛弃疾 〔宋代〕
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辛弃疾的最喜,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的最愁,是“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晚春时节,百花凋零,风雨常至,难免令人伤春。那美丽的春花,还能经受得起几番风雨?
他心绪不宁,为春的匆匆离去惋惜,却又无可奈何。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这说的是汉武帝皇后陈阿娇的故事。
她先得宠幸,后来失宠被废,贬居长门宫。又听说司马相如的文章天下最工,便送去百斤黄金,求得一篇《长门赋》。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有所感悟,陈皇后再度承宠。
事实上,《长门赋》并非司马相如所作,史书上也没有陈皇后被废后复得宠幸的记载。
辛弃疾似为陈皇后而伤感,其实是为自己伤感。
南宋国势日衰,政权腐朽,收复中原的希望渺茫。
他生在山东,如今却随着南宋朝廷偏居江南一隅。
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却又不免对它痛惜、失望。
春的离去,实际上喻指国家的败落。
他期望春天长驻久留,但国势却如残春,风雨飘摇。他不愿面对这个现实,然而他又怎能回避得了?
他的济世之志、救国理想都寄托在南宋王朝的复兴上,可是事与愿违,眼见这些都落了空,他的心中异常苦痛、矛盾。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靠着高楼,会看见一点点下坠的残阳、苍茫迷蒙的江水、轻烟笼罩的垂柳。这些都会令人伤悲。
他害怕看到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害怕由此想到江河日下的国家。他的哀愁,本就已经太多太多了。
欢迎您提供素材
@载月诗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