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有铅笔15枝,笔套8个,要把这些铅笔都套上笔套,还少几个笔套?

【二年级】

同学们去沙滩玩,一年级去了86人,二年级138人,三年级去的人数比一、二年级的总数少37人,三年级去了多少人?

【三年级】

每个南瓜8元钱,每个西瓜的价钱比南瓜的2倍少3元,每个西瓜多少钱?

【四年级】

三个小组共有180人,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比第三小组多20人,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2人,求第一小组的人数。

【五年级】

有一个令人惊奇的计算结果是1×2×3×4×5×6=8×9×10,如果8×9×10×11×12×13×14也可以写成几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那么这些连续自然数之和是______.

【六年级】

如图算式中,A、B、C分别代表1、2、3中一个不同的数字,此算式结果最大是______.

小学六年级奥数50题及答案(16年级小学奥数附答案第117期)(1)

小学六年级奥数50题及答案(16年级小学奥数附答案第117期)(2)

【答案】

【一年级】

【解答】15-8=7(个)

【二年级】

【解答】86 138-37=224-37=187(人)

【三年级】

【解答】8×2-3=16-3=13(元)

【四年级】

【分析】:先将一、二两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利用基本和差问题公式得出第一、二两个小组的人数和,然后对第一、二两个组再作一次和差基本问题计算,就可以得出第一小组的人数。

【解答】:一、二两个小组人数之和=(180 20)/2=100人,第一小组的人数=(100-2)/2=49人。

【五年级】

【分析】根据连续自然数的特征和每个因数的质因数把8×9×10×11×12×13×14重新组合即可.

【解答】解:8×9×10×11×12×13×14=63×64×65×66

63 64 65 66=258

故答案为:258.

【六年级】

【分析】A、B、C分别代表1、2、3中一个不同的数字,要使此算式结果最大,那么要使较大数字放在最高位,根据前两位的字母,所以B=3,A=2,那么C=1,然后解答即可.

【解答】解:为了让和最大,根据前两位的字母,所以B=3,A=2,那么C=1,那么此算式结果最大是:211 322 331=864;

故答案为:8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