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70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校友科技创业论坛暨《科技创业案例集》新书发布成功举行,这本书中记录了很多华理校友拼搏商海、逐梦科研的故事。华理2000级校友、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应波就是其中之一。从校园起步,泰坦科技一步步发展成长,现已成为国内“科学服务第一股”。本期推送,就让我们走近谢应波的创业故事。

13岁创业成为全球最年轻ceo(从山村小伙到名企CEO)(1)

谢应波,本硕博均就读于华东理工大学,2007年读博期间与大学同学共同创办泰坦科技,现为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曾获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中国青年创业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上海市领军人才”等荣誉。

白手起家,立志产业报国

谢应波出生于1982年,2000年从重庆山区考入华东理工大学。他家境贫寒,靠奖学金、助学金完成本科学业,之后又考取了母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读博期间,谢应波在导师指导下扎根实验室做研究,可当时中国科研供应保障以及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超过90%高端产品依赖进口,而且运送周期长、价格贵,这让谢应波做实验时经常因为个别耗材供应不上而被迫停止。

在这样的环境中,谢应波感叹到:“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做呢?”于是,谢应波和几个同学一拍即合决心创建一个能为科学家提供更专心、专注的工作环境,改变国内科学服务行业现状的科技创新企业。2007年,在华东理工大学的宿舍里,泰坦科技诞生了。

13岁创业成为全球最年轻ceo(从山村小伙到名企CEO)(2)

创业之初,谢应波希望公司的发展方向能够与国家产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方向相契合,同时与自己读书时的研究方向相结合,并立志“产业报国”,坚持自主开发新品和自创民族品牌,实现“进口替代”。于是,谢应波6人向亲友东拼西凑借来10万元,加上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提供的20万元公益资助,租了一间最便宜的实验室,马上专心投入科研。

坚持创新,打破国外垄断

创业前期,为了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新品研发,谢应波与几个创始人奔波于宿舍、实验室之间,加班加点、不分日夜。他们深知:只有以技术和产品为驱动的发展模式,才不会被时代所抛弃,才能够让泰坦行稳致远。

13岁创业成为全球最年轻ceo(从山村小伙到名企CEO)(3)

经过15年艰难创业,泰坦科技一直保持高速发展,公司从最初只有1名正式员工增加到目前1200余名,从一间租来的实验室发展到近500亩的研发制造基地,从年销售额3000元增长到2021年的22亿元。现在,公司已成功开发5000多种独有高端试剂,创建了6个自主品牌,成功服务5万家客户,实现国内985和211工科高校全覆盖。(数据截至今年7月)

同时,泰坦科技自主品牌成功打破国外巨头在高端试剂和科研耗材领域的垄断,每年可为国内用户降低科研成本超20多亿元,初步改变了国内科学服务业受制于人的现状。2020年,泰坦科技作为国内“科学服务第一股”,在上交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谢应波代表创业团队敲响了上市锣声。

13岁创业成为全球最年轻ceo(从山村小伙到名企CEO)(4)

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谢应波与泰坦科技从未停止过创新的脚步,他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用实际行动,服务社会,回馈母校。为了吸引和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产业报国行列,泰坦科技在行业设立“阿达玛斯论文奖”,还在华东理工大学设立了“泰坦探索奖学金”。在华理2021届毕业典礼上,谢应波作为校友代表发言,勉励同学们坚持终生学习、终生实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不断充实自己,在边做边学、活学活用中勇于创新。

13岁创业成为全球最年轻ceo(从山村小伙到名企CEO)(5)

谢应波说:“第一次创业走到今天,从那颗初心开始,那股傻劲相伴,一直有家国情怀,还有长远梦想……”尽管公司目前已拥有5万家客户,服务100多万名科学家和质量控制人员,年营业收入高达20亿元,但他依然保持着低调、谦虚、实干、创新的华理人特征

科学服务行业在国内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谢应波将继续带领泰坦科技向着“成为国内科学服务首席提供商”这一目标,奋力前行。

关注“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官微、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华东理工大学EMBA、上观新闻、上海泰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