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思敏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1)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2)

曹思予没想到“小眼睛”系列漫画,

会传播得那么广,

还得到全世界

那么多人的认可,

她非常开心。

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不可能消除,

一种文化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另一种,

但我们可以用很多方式,

帮助大家更公正地了解这个世界。

2020年2月,法国出现第一例新冠病例后,旅居法国的插画家曹思予画了一幅漫画:戴着口罩的中国女孩孤独地站在车厢中间,两侧投来异样的眼光。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3)

那时,法国官方还未号召公众在公共场合佩戴口罩,而且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语境里,戴口罩等同于确诊病例。因此疫情暴发初期,由于这种文化习惯的差异,佩戴口罩的东亚人屡次遭到攻击和侮辱。曹思予试图用漫画来解释“佩戴口罩只是一种习惯”。

有趣的是,在第一例确诊出现3个月后,情形变得大不相同,法国官方规定,未佩戴口罩者可能面临135欧元的罚款。曹思予再次以一幅漫画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只是这一次,戴口罩的对象成了众人,而非车厢中央的那个中国女孩。评论区里,曹思予这样写道:“观念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坚固,它们是在流沙上搭建的临时建筑,在快速的信息流动中不断被改造。”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4)

外国人看中国人,她是这么画的

“小眼睛”漫画

外国人在我们眼里是什么样?

深邃的双眸,高挺的鼻梁,

金黄色的秀发,身材高大……

那么,你知道外国人眼中的

中国人是什么样吗?

手捧大米饭,头顶斗笠帽,

两颗大门牙,还有一双眯眯眼。

这就是外国人眼里的你……

其实,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为地域和国家的不同,

我们与外国人之间的差异

必然是存在的,

但有些“差异”,

却是实实在在的误解。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5)

当她了解到同学对中国人的印象,

不禁有些哭笑不得。

于是,她心思一动,

就用自己的画笔,

把这些差异

生动有趣的描绘出来,

连央视都忍不住为她点赞!

我真的不吃猫,

中国的猫奴,

连起来可以绕地球三圈!!

曹思予在Instagram上的账号叫“tinyeyescomics”。“小眼睛”(Tiny Eyes)是她用来区别于其他身份的名字,特指一种文化身份—中国人,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回应了西方文化中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也作为自己漫画的符号。

曹思予的漫画总是围绕一个齐头帘短发、穿着斜襟大褂的中国女孩展开,以诙谐的方式讲述了她在跨文化成长环境中因为文化差异而遇到的种种趣事。比如外国人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中国人数学好、会功夫;同样去餐厅,美国人喜欢冰水,法国人喜欢气泡水,中国人喜欢热水;当有一个新想法时,美国人想的是“just do it”,中国人则是“think twice”;用餐时,中国人可以一双筷子吃天下,法餐却要给各种刀叉排个 号……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6)

黑白笔墨,“辛普森一家”式的绘画风格,加上直白幽默的语言,让曹思予在Instagram上收获了4万多粉丝,法国Des Equateurs出版社还在今年出版了以此为主题的新书。

“小眼睛看大世界”是曹思予Instagram账号的签名,这句话很好地浓缩了她的成长经历—一个中国女孩,先后在美国待了4年、在英国待了3年,如今又辗转到法国。多年海外求学和工作的经历让她对海外华人有更多的共情。尽管已经习惯了异乡人的身份,不同文化带给她的冲击一直没有消弭。“我在不同的国家住的这些年,感觉大家对中国的认识还是很抽象,甚至政治化。”曹思予说她想做的就是把中国生活中更为具体的、个人的侧面,用小故事的形式表达出来,这也是小眼睛漫画诞生的初衷。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7)

曹思予上传的第一幅作品是一则关于熊猫的四格漫画,讲述的是白熊因为嫌弃自己眼睛小,把自己画成了受欢迎的大熊猫的故事。“你总想融入一个群体,所以就特别努力地去适应当地的生活。”对于曹思予这样长期在不同文化中迁移的人来说,“我到底是谁”是常有的困惑。在20岁出头的年纪,曹思予也有同样的经历,她花了很久时间,试图寻找某种身份认同。她曾尝试模仿美国人的言行举止,但最终意识到自己学到的只是表象,因为文化内核不一样,“感觉夹在中间,学了半天发现自己不是美国人,但学了这么多,中国人的身份好像也在丢失,就不太确定自己到底是谁。”

这样的纠结一直持续到30岁,曹思予不再觉得自己必须完整从属于某个确定群体。多年身居海外的经历让她积累了大量素材,顺着熊猫故事开始,她把曾经发生在自己身上或是她看到的故事一幅一幅地画了下来。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8)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9)

不久前的一则漫画就是关于她的邻居男孩。

虽然我们所依赖的信息在数量上比从前丰富,但却不一定比从前更加可靠和准确。

男孩從小由奶奶带大,之后跟随父母移民到了加拿大,从此与在中国的奶奶告别。等到成年后男孩再与奶奶交流,发现彼此已经咫尺天涯:男孩不怎么会讲中文,无法跟奶奶交流,小时候一起跟奶奶遛弯儿的场景已经成为过去。但是,在故事的结尾,连接二人情感世界的还有食物,男孩像以前一样喜欢吃奶奶做的包子。这是个让人欣慰又有些心酸的故事,却是众多“华二代”与母文化之间产生张力的缩影。

开始创作漫画后,曹思予收到过很多读者的留言。一个在中国生活的外国留学生说自己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中国人结账的时候总要“打架”。一个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女孩说自己与父亲一直无法互相理解,因为父亲成长于中国,但自己成长在美国,彼此成长的背景不同,使得很多“华二代”跟父母之间都会经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尴尬和摩擦。在读到曹思予的漫画故事后,女孩说自己似乎明白了父亲的苦衷。过去她一直觉得父亲不爱自己,现在她终于知道原来只是彼此对爱的表达方式不同。

“人们常常会以为,在信息爆炸、交通和网络如此发达的年代,不同文化对彼此的了解应该远比从前更加丰富和真实,但亲身经历告诉我,我们和外国人在彼此眼中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然出于想象。虽然我们所依赖的信息在数量上比从前丰富,但却不一定比从前更加可靠和准确。”曹思予希望这些简短的漫画成为联结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方式,“我很乐于在不同文化中搭建起桥 梁。”

除此之外,曹思予也希望能够鼓励更多人参与到视觉语言的表达中来。“视觉语言是被很多人忽视掉的表达方式,小时候小孩子都喜欢画画,但长大后,很多人都慢慢失去了对画画的热情和信心。”最近,在工作之余,曹思予跟法国路桥大学开办一些画画的工作坊,面向社会各界人士,鼓励他们通过简单的笔触把情感表达出来,“一个概念或者词汇,每个人脑子里都有不同的想象,说出来是一样的,但是画出来则完全不是一回事。”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10)

从认知偏误角度解析(用漫画纠正中西方认知偏差)(11)

Yi会不会担心有灵感枯竭的一天,那样的话以后怎么办?

C因为灵感来源都是生活,如果生活不枯竭,这个漫画应该就不会枯竭。每天都会有事情发生,都会遇到人,总会有新的灵感。我觉得不会就这么枯竭,起码这几年应该不会这么快。

Yi你在美国的时候读的是文学,后来到英国学的是平面设计。这中间跨度挺大,当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C我其实就是在美国学了平面设计的基础课,当时就挺喜欢。要是说离得远,其实也有一定的关系,毕竟都是沟通的一种,可能文学就是用文字,平面设计是用图形和文字两个部分,都是表达一个概念或者一个想法。

Yi你在这些漫画里想追求的一个东西或者精神是什么?

C我觉得就是真实的生活吧。其实特别简单,我画的这些东西风格也很简单,故事也都很简单,但都是真实的生活。这些都是很个人的视角,比如说这么多“华二代”,包括出去的华人,精神上的困 境。

Yi如果我是夹在两个文化之间的小朋友,你会跟我说什么?

C我会说,你就是你,你最终会成为你自己。我觉得很多人的困境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活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之间,他就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一边。但是最后你会发现你其实不用属于哪一边,不需要非黑即白。你可以是两个的总和,或者你两边各有取舍。其实你最后把自己放在哪个框里真的不重要。我觉得你会找到自己的位置,或者找到你自己,而不是成為哪一边。你可以是一个更丰富的人,更立体的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