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后的工资越来越高(跳槽后工资不升反降)(1)

跳槽是解决升职加薪的最快途径,也是唯一的途径。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是不是一定跳槽后,公司就会有涨幅呢?这里面肯定有前提条件。

1、排名第一位,同行业同岗位方向的跳槽:涨幅幅度最高,至少20%以上。如果自身在比较优质的大品牌竞品单位,跳槽到竞争对手方,薪资涨幅可在50%以上。

2、排名第二位,非同行业同岗位方向的跳槽:跨行的幅度不大,且岗位的专业性方面有相同的地方,那么一般涨幅幅度在20%以上,而且你的专业技能也能得到很好的实战。

3、排名第三位,同行业非同岗位方向的跳槽:薪资可能保持不变,毕竟岗位变更,你曾经积累的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用不到,而更多用到的是自己对这个行业的熟悉度经验。

4、排名第四位,非同行业非同岗位方向的跳槽:这个就是属于跨行比较大,完全是重新开始的一个跳槽选择,也是最不明智的选择。对于自己职业的长远规划和薪资涨幅都不利。

其次,除了以上几种情况,如果是裸辞找工作或者被裁员、劝退、开除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可能被用人方所利用,而压低你的薪资预期,从而获得不到相应的涨薪结果。

跳槽后的工资越来越高(跳槽后工资不升反降)(2)

这里我们不讨论那些跳槽涨薪的情况,毕竟每个公司都是希望以高薪来挖掘外来的人才。所以,都会用市场价的标准来吸引人才。这里讨论一下那些跳槽后背后的痛点:

一、企业招聘法则:优先岗位适配,再考虑薪资适配

越是专业技能要求高,或对工作经验要求高的岗位,都是基于先岗位适配在适配薪资。也就是说,在你与公司岗位招聘条件非常契合的前提下,薪资的空间都是可以谈的。

作为老板,管理一家企业,肯定是希望想找到合适的人才,弥补自己的能力空缺,来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如果这个人能为公司每月创造100万的业绩,给他1万都嫌少。如果你只能为公司创在10万的业绩,还想要1万的月薪,那就是太奢求了。

在人次非常匹配的情况下,公司hr都会走特批流程,向总经理或者老板来申请特殊薪资政策。即使公司有着严格的薪酬体系,依然可以用各种补贴等福利作为支撑,来达到人才的期望值。

跳槽后的工资越来越高(跳槽后工资不升反降)(3)

二、人才的“3:4:3法则”:30%主动找工作,40%工作来找他,30%重金挖掘

1、30%主动找工作的人:这是职场中大多数人的常态,尤其在从大学步入职场的前五年,基本上都是在各种主动离职后找工作的状态中。

痛点:有激情有冲劲。但无职业规划,不清楚自己的优势,沉下心来。

所以,他们的离职可能是因为工作干得不开心、工资太少,或者与领导的关系处理不好等等。因此,会主动投简历找工作,他们中有不乏有优秀的人才,在公司得不到重用,或者平台选择的不对。但是更多的情况内部竞争的失败者,被公司所“淘汰”的人。

跳槽后的工资越来越高(跳槽后工资不升反降)(4)

所以,他们跳槽就会出现薪资升降的情况。对于那些有能力,选择对的平台的人,升职加薪不是梦。但是对于那些能力缺乏,而且职业规划不清晰的人,只能选择降薪了。

2、40%工作找他们的人:这些人大多数在各个公司的重要的岗位上,担任公司的基层或者中层的管理者。对于现状比较满意,但是内心也渴望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酬。但是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去人才市场找工作,大多数是把简历挂在网上刷新一下,等着猎头来找他们。

这样的人,他们的跳槽一般都能获得20%以上的薪资涨幅。

痛点:有一定的职业规划,积累了在行业和专业上的工作经验,但缺乏大格局。

3、最后30%的人靠重金和股份挖掘:这样的人才在企业中都是担任着中高层的职位,且属于企业高级人才,或是股东,或是合伙人。他们会被企业以房子、期权、股票、户口等利益捆绑,而和公司签订一定周期的合同。

跳槽后的工资越来越高(跳槽后工资不升反降)(5)

没有太大的变故,或者巨大的诱惑,一般很难激发他们跳槽的欲望。毕竟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已经非常的稳定,而且收入也很稳定。所以,能吸引到他们的只有比目前更高的价值期望和薪酬回报。比如,丰厚奖金、股份、合伙人计划等,把他们拉拢进你的阵营。

这样的人才变动,一般都会上新闻,甚至会影响股价波动。

痛点: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眼界,但逃不开职业经理人的思维

所以,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肯定都企业想找后两种人。但是为何还是会选择前30%的人呢?毕竟中国的人口基数太多,每年的毕业生太多。而且那后70%的人,不是一般的市场价格能请得到的,企业也得考虑用人成本。

我们努力让自己成为中间的那40%的人,过上稳定的生活。拼搏奔赴成为那末端的那30%人,让自己实现最初的梦想:过上有钱人的生活!买东西不再顾忌价格,仅凭自己是否喜欢。

每一次跳槽前都要慎重考量自己目前的经济情况,不可一时冲动让自己陷入被动。想好了再出发,总比蒙头蒙脑地扎进一个行业傻傻干得好。想清楚大方向,就努力地去先尝试,在实践中再来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