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溪先生

自从上头条创作古诗以来,经常听到的争议无非是平仄格律是害人的东西,约束了人的灵魂和创作自由。平仄如枷锁,格律似猛虎。正反两方经常是吵得面红耳赤,势同水火一般。

格律诗排律知识(浅谈格律诗中的布局谋篇)(1)

清溪五年前也是从诗词小白开始,亦步亦趋地学习格律知识。从受尽嘲讽,到略通格律。好在清溪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也不认为平仄格律是束缚创作自由的枷锁。而且,清溪始终认为平仄格律只是格律诗创作的门槛和基石。

读诗和写诗不一样,读诗我们只要稍微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写作的背景和一些生僻字,专用词语的意思就大体能读懂一首诗。要求再高一点,需要了解一些各种典故的由来,一些特定词语的象征意义(例如飞红、更漏、子规、征鸿)也就能更好地理解古诗。如果能懂一经平仄、格律的知识,那么读起诗来离领会诗的本义又更进一步。

格律诗排律知识(浅谈格律诗中的布局谋篇)(2)

但是,创作一首格律诗不是你提笔就能写的,首先你得有灵感,其次你得有一个腹稿。你想要表达什么?你想要写出什么效果?你想用哪种体裁来写?怎样布局怎样谋篇?在诗中你会用到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来为你的作品增色,让人读起来为之眼前一亮。这些,都是平仄格律之外的东西,但也是一首格律诗成败的关键。

格律诗排律知识(浅谈格律诗中的布局谋篇)(3)

不要太过相信出口成章,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之类的话。写诗是一个积累、渐进的过程,特别是格律诗,我是没有见过谁能一挥而就,出口成诗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那是因为李白少年时读过的书,青年时游历过的景,中年时经历过的坎坷比常人多得多;那是因为诗仙从古至今也只得一个。普通人还是老老实实地学,老老实实地写,老老实实地改。

写一首诗,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是打算写成什么体裁?写五言绝句还是七言绝句,写五律还是七律。打算押平水韵还是新韵?用什么方式布局?我们这篇文章要探讨的就是格律诗的布局谋篇。

格律诗排律知识(浅谈格律诗中的布局谋篇)(4)

什么是布局谋篇,布局谋篇就是排兵布阵,我们写一首诗也要讲究排兵布阵。兵在哪里?将在哪里,也就是格律诗里的怎样铺垫,怎样衔接,怎样转换,怎样合围?也就是常说的起、承、转、合。起承转合是格律诗中的经典布局,除了起承转合还有其它多种不同的排列方式。

一、起、承、转、合

山行:六十九草浅芽黄绿未齐,(起)

山亭高处子规啼。(承)

迟来还怪春来早,(转)

不忍飞红化作泥。(合)

这是我昨天新发的一首七绝,用的章法是标准起承转合式,起句写景,承句写物,转句议论,结句抒情。

换成五律、七律也是一样,第一联起,第二联承,第三联转,第四联合。

感怀(六)|秋思

秋浅应知叶未黄,却因何事感心伤。(起)

青天倒影难分别,游子飞鸿两渺茫。(承)

醉里常怀骚客梦,醒来悔作少年狂。(转)

胡邀明月阶前坐,相顾无言夜色凉。(合)

二、起、承、继、合

起承继合与起承转合只有一字之差,起承继合的继字意思是颈联继续颔联的意思,而第四联,第七句承担转,第八句承担合。

山行:六十三

手握残香一梦间,芸芸尘世少欢颜。(起)

欲留诗兴题红叶,更把衷情向翠山。(承)

燕雀不来空谷静,湖波逐影白云闲。(继)

千峰踏遍该知足,(转)万壑松声劝我还。(合)

这一首秋荷也是起、承、继、合这样的结构。

秋荷:四

枝疏叶懒蝶相迎,山谷黄鹂独自鸣。(起)

翠色即将辞树去,清愁惟恐见风生。(承)

草惊白鹭歌秋浦,云挽斜阳向晚晴。(继)

只有荷花如旧客,(转)回眸良久却无声。(合)

三、起、承、展、转、合法。

在一首律诗中,第一联的第一句为起,第二句为承,中间四句是展开、铺叙。

注意了中间四句是展开、铺叙、第七句才是转,第八句为合,即所谓的“起承展转合法”。这就打破了起、承、转、合中以一联为单位的布局惯例。

格律诗排律知识(浅谈格律诗中的布局谋篇)(5)

下面举倒这首诗布局的特点,是中间四句分别地并列描写四样景物,这四种景物并不是你眼前能看到景物,而是想象出来的景,铺叙的手法很明显。

从形式上看,象是把一首绝句分为两半,中间放入再放入一组绝句,也是类似现代诗常用插叙的手法。

感怀(三)|中元

天台向晚起凉风,(起)独坐无言酒也空。(承)

去日唏嘘秋色里,离情垂老月明中。(展)

梨花十谢伤依旧,杜宇千啼恨不同。(展)

只见纸灰湮灭处,(转)星星点点入苍穹。(合)

起句写天台,向晚,凉风都是一种孤独的景象。承句独坐,无言,空杯又继续加深这种孤独。由此,颔联和颈联中展开的景象则是更深一步解释了为什么产生这种孤独。因为时光的流逝,因为亲人离别。而这些都只是铺垫,真正要说的全在第七句,只见纸灰湮灭处,这里点明前边的离别不是普通的离别,而是生离死别。合句星星点点入苍穹,这一句又把第七句凝聚起来的伤感打散,化作一股淡淡的忧伤。

这首诗是在去年中元节为纪念我的母亲所写,当时有一些诗友质疑我为什么把一首中元的诗写得这么平平淡淡,看不出有多么深的伤痛。我一直也没有解释,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看懂这首诗。没有看懂结句星星点点入苍穹所表达的情感比起那些简单的伤啊、痛啊、泪啊要深刻得多。

格律诗排律知识(浅谈格律诗中的布局谋篇)(6)

四、 起、转、起、转

也就是一句一转。一句一转,这种结构在格律诗写作里不常见。这种写法没有遵从起承转合的基本套路,一句一写,四联分别独立成章。

感怀:六

残荷写罢复狂颠,(起)才至花开又黯然。(转)

漫漫人生难自料,(起)潇潇风雨易惊眠。(转)

文章何必求青眼,(起)冷面无需假可怜。(转)

杯尽高呼将进酒,(起)诗成相和白云篇。(转)

写诗写文章一样,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自问自答的写法,倒叙的写法,也有插叙的写法。如何写得引人入胜才是我们去布局谋篇的目的。

由于要写的内容较多,故分成两篇文章来发。后续还将就格律诗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格律诗的风格与大家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