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饱经战乱之苦的中国,国内战事总算大体平静下来,此时解放军正规部队加上地方部队,有多达600万之巨。10月份,中国正式出兵抗美援朝,广大人民万众一心,积极支持,各地都掀起了参军热。

本来就兵多将广,再加上踊跃参军的百姓,如此大的选材面,自然让志愿军可以严格挑选兵源。很多有志在战场上报国的好男儿,因为未达严苛的标准而落选,只好吐槽:这招志愿军比挑女婿还严格。

抗美援朝战争中,共计240万人先后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如此精挑细选出来的中华好儿女,绝大部分确实不负所望,在战场上表现得既英勇又顽强,各个兵种、各条战线上英雄辈出,有500余人评上了战斗英雄和模范,加上众多坚守岗位、默默付出的无名英雄,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战斗集体,大扬中华威风,让李奇微、范佛里特等美军将领都深为叹服。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1)

志愿军入朝作战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百万志愿军中,也混进了极个别的投机分子,不惜为一己之私损害志愿军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成为令人不齿的叛徒。这为数不多的叛徒中,最恶劣、最可恨,对志愿军伤害最大的,莫过于谷中蛟。

谷中蛟,湖南人,出生年份不详。有一定文化基础,1949年6月参加了解放军,编入第38军。此时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谷中蛟没参加什么战斗,部队领导见他有文化,又挺机灵,就安排他进入南方中央军事政治训练学校,接受政治和文化培训。

经过半年学习,谷中蛟回到第38军,任文化教员。所谓文化教员,也是我军的一个特色,当时中国文盲率很高,部队中包括指挥员,都有很多人大字不识一箩筐。于是从抗日战争开始,八路军的连队就开始配备专职文化教员,协助指导员对连队进行文化教育。

中国决定出兵朝鲜后,第38军作为第一批志愿军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谷中蛟跟着部队,从第一次战役一直打到第四次战役。

文化教员属于非战斗人员,而且当年知识分子稀缺,故文化教员是受保护的对象,虽然下派到连队,但并不需要跟战士们一起冲锋陷阵。然而战场形势复杂多变,文化教员也经常会干些其它任务。

第二次战役中,第38军奉命坚守飞虎山,此前部队向前猛冲,为了轻装前进,把随身带的工兵锹都扔了,这时来到飞虎山,时间紧急,必须抢在敌人到来之前修好防御阵地,只好用手、用刺刀挖工事。

没多久,文化教员戴笃伯冒着美军的封锁炮火,背着一大捆小锹送到战士手里。第335团团长范天恩当场表扬“你这个知识分子行!”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2)

仗打得紧的时候,文化教员甚至会直接参与战斗。第四次战役的汉江阻击战,第38军打得相当艰苦,第335团坚守阵地,伤亡很大,战士不够了,撤下去的轻伤员自发组织起来,编成反击部队;没多久又不够了,团警卫连顶上。

几个回合下来,阵地又岌岌可危,这时候335团的炮弹已经打完了,索性就让炮兵操起枪顶上去,接着是通信班上。不一会儿,美军又冲上来了,团长一咬牙,把团里的20多个文化教员派了上去,这些文化教员表现英勇,一下子把美军打下了山,并且坚持到上级下达撤退命令,才退下阵地。

从这个排序就可以看出,文化教员确实是重点保护人群,不会轻易安排战斗任务。

第38军在惨烈的汉江阻击战中损失惨重,谷中蛟所在的连队,战前有192人,战后仅剩十几人,谷中蛟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是上百名战友不惜以牺牲自己为代价来保护谷中蛟,他才得以幸存下来。

第38军战功显赫,打出了“万岁军”的威名,但也付出了很大伤亡。第四次战役后,该军进行了长时间的休整,补充了人员,换装了大量苏式装备。1952年中,齐装满员的38军重返一线,驻守白马山地区。

与38军当面对阵的是韩9师,为攻下该阵地,38军从8月中旬就开始了针对性演练,此时志愿军的装备已大为改善,38军集中了大量重武器,包括榴弹炮、迫击炮182门, 59门高炮和122挺高射机枪等,弹药也配备得较为充裕。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3)

此外还有攻坚利器——坦克,不过数量不多,共17辆。演练项目包括步炮协同、坦克引导冲锋、敌前潜伏等,涵盖了攻克白马山阵地所需的各个方面。

经过紧锣密鼓的训练,战士们熟悉了新武器,战术素养也大为提高,对山地攻防战的要领都了然于胸,潜伏起来都成了隐形人。

谷中蛟作为非战斗人员,并没有硬性要求参加军事训练,但他已参军三年,依然是个普普通通的文化教员,参加的战斗虽多,却寸功未建。见到身边有这么战友牺牲,谷中蛟知道战场险恶,并不希望拿命来换功劳,但又想得到上级的赏识提拔,于是就有了投机心理,主动要求参加战前演练,并且表现得斗志昂扬,杀敌心切。

谷中蛟的如意算盘是,自己作为文化教员,指挥员是不会派自己上一线拼杀的;而在演练中卖力表现,就是让上级领导和战友都看到,自己是一心上战场立功报国的,并且军事水平还不赖,那下次提拔就有机会了,大家也会心服口服。

谷中蛟为人机灵,学东西挺快,在训练中表现得还真是不错。战前,谷中蛟所在的第114师第340团第3营被选为突击队,负责在战斗打响后发起第一波冲锋。

3营作为突击队,并不是全营所有人一起上,而是以该营的战士作为突击队主要成员。突击队最容易抢下攻克阵地的头功,大家心想,一来自已本身就是志愿军的头等主力部队,二来对新装备的大威力武器挺满意,三来已针对性的演练了这么久,四来对手是中美朝谁都瞧不起的韩军。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4)

所以部队上下都认为此战志在必得,战士们士气高涨,纷纷写下请战书、决心书,要求参加突击队。谷中蛟当然不甘落后,也有样学样的交了申请。

1952年9月,志愿军发起秋季反击战,第一阶段选取了18处美韩军阵地作为目标,全部攻克,随后与美韩军反复争夺,最后占领了6处,消灭美韩军8300余人,志愿军自身伤亡2000余人。战果大,伤亡小,志愿军取得了完胜。

看到各兄弟部队捷报频传,38军上下更是摩拳擦掌,求战心切。

志愿军司令部的作战指令很快下来了,计划10月初开展第二阶段攻势,同样是几个军同时出击,让美韩军顾此失彼,38军夺取白马山的任务赫然在列,具体要求是夺取白马山,并消灭5000韩军。

作战任务已下达,那突击队的成员名单也该定下来了。3营领导考虑这次战斗应该比较顺利,伤亡不会太大;而谷中蛟训练中表现不错,又这么积极请战,那就给他一个立功机会,同意他加入突击队。

这下谷中蛟就郁闷了,居然弄假成真,可之前自己决心表得天响,这会儿要是认怂,那以后是再也不用混了。

就在谷中蛟懊恼不已的时候,他发现友邻的第342团已经换上了秋装的棉衣,一打听,3营的棉衣已经运到前线了,但是营里决定等打完仗再发。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5)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的棉衣

营里的意图很明显,突击队难免付出牺牲,战后再发棉衣,就能省出一些。有人觉得这指挥员是不是太不把志愿军战士当人看,即便是封建王朝,在死囚杀头前,都还给口饱饭,让罪大恶极的死囚不要当个饿死鬼呢。

要换做现在,那确实万万不应该,谁要是让在边疆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挨饿受冻,全国人民都不答应。可是当年的情况跟现在完全不一样,抗美援朝时,新中国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国家为了供养百万志愿军抗击强大的联军,真是已经竭尽全力。

广大人民群众知道志愿军将士在用自己的鲜血乃至生命保卫祖国,节衣缩食支援志愿军是毫无怨言。而绝大部分志愿军战士也是来自劳苦百姓,知道家乡父老乡亲们很多还在吃菜糠穿破衣呢,因此志愿军也是省吃俭用。

具体到棉衣这件事,10月初的朝鲜虽然天气已凉,但还远没到可以冻死人的严冬。让年轻体壮的战士们迟几天穿棉衣,营里的指挥员们都觉得没啥问题。

战场上战士们摸打滚爬,棉衣也是易耗品,能省出一些,后方百姓的负担就轻一些。

而且志愿军秉承了我军由干部发挥带头作用的优良传统,发放棉衣的顺序是战士优先,干部在后,也就是说突击队的战士们不穿棉衣,不参加突击队的营长、指导员等领导也不穿棉衣。

因此,在迟发棉衣这件事上,该营指挥员们完全是出于一片公心,并且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为祖国节省资源。

有领导干部做表率,绝大部分志愿军战士自然是理解这种做法的,本来就是为国出征,流血牺牲都在所不惜,受点小凉风当然不在话下。

但谷中蛟不这么认为,在他看来,自己的命比谁都精贵,现在要自己去执行这么危险的任务,居然连件棉衣都不给,那就宁叫我负天下人,也不叫天下人负我!

10月2日,谷中蛟在前线查看道路,趁此机会,他悄悄地跑到了韩军的阵地。

放哨的韩军士兵见到谷中蛟,都挺稀奇,战场上宁死不屈的志愿军见得多,主动投降的志愿军还真是罕见。消息一层层报上去,连韩9师师长金钟五都惊动了,安排人员对谷中蛟进行了审讯。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6)

金钟五

谷中蛟又一次投机了,不同的是,这一次不是欺骗上级和战友,而是出卖祖国和战友;相同的是,他骗人有多卖力,卖国就有多彻底。

谷中蛟将自己所知道关于部队的一切消息都告知了韩军,简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细。不过谷中蛟只是个文化教员,副排级干部,所知也没多少,其招供的其他信息都没啥含金量,最有价值的当属38军快攻打白马山了,而他并不知道38军进攻的具体日期。

当时韩9师正举行全师运动会,战备原本很松懈,得到谷中蛟的情报后,师长金钟五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命令韩九师立即转入高度戒备状态。

金钟五之所以做这个决定,跟他此前的一次成功经历密不可分。1950年6月,金钟五任韩6师师长,当时朝鲜人民军即将发动攻势,而其战略隐蔽相当成功,大部分韩军都没发现对面人民军的异常,因此未进入战备状态,很多军官都在休假。

而金钟五却准确的判断朝鲜人民军即将进攻其防守的春川,于是大大加强了该地区的防御。果不其然,朝鲜人民军发起进攻后,春川是其第一批战略目标。

人民军攻势凶猛,具有极大的突然性,沿三八线布防的韩军各师几乎都猝不及防,全线溃败;唯独金钟五的韩6师成功顶住了人民军的攻势,被誉为“春川的磐石”,成为朝鲜战争开局时,满盘皆墨的韩军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如今在白马山,金钟五安排部队连夜加固修筑了防御工事,同时将志愿军即将发起大规模进攻的情报上报给联军司令部,美军高层也很重视,将第八集团军美步兵第三师前调 , 随时准备增援韩九师;此外,调集美国远东空军,对志愿军阵地实施大规模轰炸。

谷中蛟叛逃后,38军当天就发现了。战前出现人员叛逃,对志愿军来说也是大事,消息报到38军军长江拥辉那里,江拥辉不禁犹豫起来:谷中蛟被选入突击队,知道38军即将要进攻,他告知韩军后,韩军加强了戒备,这进攻突然性就没了。可是这次攻打白马山,筹备已久,部队上下士气高涨,志在必得;且第二轮攻击跟第一轮一样,都是多点同时出击,相互呼应,以达最佳效果。所以因出了一个叛徒,就取消此次战斗,又颇为不妥。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7)

江拥辉

于是江拥辉请示志愿军司令部和三兵团是否按计划打白马山,让38军自己定,而三兵团则同意打,三兵团司令王近山还鼓励江拥辉:“你拿那么大一把牛刀,杀只鸡还哆嗦啥?”

面对上级意见,江拥辉做了权衡:

谷中蛟叛逃虽然可能令韩军有所戒备,但是一来估计韩军短时间内也吃不准谷中蛟的情报是否真实;二来认为即便韩军做好准备,以38军的实力还是能够完成任务的,38军打白马山,此处的敌军就被牵制住了,对其他攻击点的友军都是有利的。最终下定决心,按计划发起进攻。

10月6日下午5:30分,38军的炮群万炮齐鸣,白马山高地顿成一片火海,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火力突袭,韩九师阵地上的铁丝网和地雷被毁掉了一大半,但因韩军已加固了工事,且一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志愿军猛烈的炮击,仅造成韩军3人负伤,且韩军因电话线全部埋入地下,通讯系统未受影响。

炮击过后,38军突击部队发起冲锋,韩九师的炮群早做好准备,在志愿军的进攻道路上层层拦阻射击, 韩九师的士兵也纷纷钻出工事,用各种轻重武器攻击突击部队。四面八方袭来的火力对志愿军造成严重杀伤,攻势渐呈疲软。

随后,志愿军不断投入兵力,顽强的一寸一寸往前攻;韩军也不断组织反冲击,夺回失去的阵地。双方反复拉锯,战至10月14日,38军占领了白马山地区大部分高地 , 但韩九师持续发起反攻,且集中了强大的火炮对第38军已占各点进行反复覆盖射击。38军审时度势,认为打下去代价太大,遂于15日主动撤出了阵地。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8)

此战,中国统计38军伤亡共计5372人(亡1748人,伤3062人,失踪562人);敌军伤亡9860人。韩国统计韩军伤亡3422人,志愿军伤亡15332人。

虽然韩国的数据在中美韩史料中公认最水,但还是按统计惯例,姑且采信韩方数据。那么杀伤敌人5000人以上和巩固白马山阵地这两个目标,38军均没完成,不但打了一场败仗,自身还付出了比对方多不少的伤亡。

这是“万岁军”38军在朝鲜战场上最大的一场败仗,叛徒谷中蛟对这场败仗起到了非常恶劣的作用。38军虽然在战前进行大练兵,但是保密工作做得很好,韩9师根本没发现志愿军即将发起进攻,所以还在举办运动会。

一个叛徒的情报,牺牲一百个韩国侦察兵都未必能收集到,此时因为谷中蛟的叛逃,韩9师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

韩9师紧急加强的战备,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是造成志愿军第一批突击部队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如果谷中蛟不做叛徒,可以预料,韩军因战备松懈,在第一波突袭中损失会大增,而38军突击部队伤亡自然能减轻不少,攻占韩军阵地后,也有更多兵力来打韩军的反扑,韩军必然要付出更大伤亡才能与志愿军形成拉锯。

这样来打,志愿军的战斗目标之一:杀伤敌人5000人以上,应该是可以完成的。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9)

那么如果没有谷中蛟,志愿军另一个目标:占领并巩固白马山阵地,能否完成呢?

10月15日,38军在占领白马山地区大部分高地的情况下,主动撤出阵地。因为此时38军损失已相当大,而三兵团此前对此战困难估计不足,没有安排足够的兵力补充38军;反观韩军,后续兵力源源不断,一直在反攻,且后方还有美3师在虎视眈眈,志愿军再打下去胜算不大,徒增伤亡。

可见,即便志愿军开局比较顺利,付出较小伤亡就攻占白马山,随后依然会遭到美韩军的强力反扑,是无法巩固的。

秋季反击战中,志愿军巩固占领的阵地,几乎都是连排级的,而白马山是两个营级阵地有多。所以第二个目标没实现的根本原因是,此时志愿军还不具备巩固占领敌营级阵地的能力,这个倒跟谷中蛟没关系。

而这个过高的战斗目标,是三兵团设定的,经过志愿军司令部同意。部队的战斗力,都是在实战中不断检验的,哪个指挥员都不是神仙,不可能对所有事都未卜先知。

因此,38军这次失利,也可以看做是一次试错,对此后志愿军更合理的设定战斗目标,是有很大参考价值和正面意义的。而最遗憾的,还是这次试错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10)

38军

综上,谷中蛟是致使白马山之战志愿军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要不是这个叛徒,38军能完成两个战斗目标中的一个,即歼敌五千;但还是无法巩固占领白马山,白马山之战依然是一场败仗。

那这个临阵投降韩国的叛徒,最终下场如何?

白马山之战后,谷中蛟对韩军就失去了利用价值,作为一名“反共义士”,朝鲜战争停战后,谷中蛟去了台湾。

抗美援朝谁是叛徒(抗美援朝最可恨叛徒)(11)

蒋介石,对这些选择去台湾的志愿军投诚人员、战俘都不放心,只安排他们干些修工事、建道路一类的苦力活。

像谷中蛟这种为一己之私出卖祖国、出卖战友的叛徒,不管按哪个国家的文化都属于无耻小人,谁都瞧不起。自知罪孽深重的谷中蛟,到了台湾后隐姓埋名,此后的生活未见于史料记录,一说其于70年代孤独早逝;一说其成了家,2008年才逝世。

人固有一死,有的人死了,还一直活在人民心中;有的人活着,却已经死了。

谷中蛟,这个曾被上百名同赴战场的战友拼死保护,其后却令成千上百名朝夕相处的战友流血牺牲的叛徒,是抗美援朝中对志愿军伤害最大的叛徒;在中国人民心中,这个可耻的败类在白马山战斗后就死了。

文/温凯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