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城人尤爱吃粑粑。

粑粑历史悠远,在古代就作为祭祀时的贡品。随着时日变迁,现在粑粑已与百姓生活愈发紧密难以分割,也成就了恭城瑶乡独特的饮食文化。粑粑种类繁多,有水浸粑、狗舌粑、大肚粑、艾粑、船上粑、印子粑、水糕粑等等十几种。粑粑还因时令而各不同,清明节做艾粑、端午节做棕粑、七月半做狗舌粑、中秋做大肚粑等等。

桂林全州油粑粑(桂林恭城美食粑粑)(1)

我本人尤爱艾粑,爱那股带着浓郁乡间淳朴气息的艾草清香,此味最让人着迷。艾粑是一种外表深绿色的、里面的馅或是豆沙或是碎花生的甜糍粑,也有放碎菜叶做成咸的,入口即闻一股艾叶的清香,细腻软糯的口感,令人肚饱颈馋。其做法简单,先将艾叶用清水煮熟去味后再捣碎,与糯米粉搀和,配以芝麻糖为馅心(馅心因人口味而不同),再用柚子叶托底,放至蒸笼蒸熟即可。

童年,我最喜欢摘艾叶。手提着篮子,撒着欢奔跑在田间地头,目光所到之处,春意盎然的艾叶随处可见。微凉的清晨,村里的人早已三三两两,一家老少,欢声笑语地提着篮子,蹲地乘兴采摘。再加上田地里的油菜花开放,采艾叶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景,煞是迷人!这就是我对艾粑最开始的记忆,每每想起,甜蜜淌于心间,难以自拔。或许,这就是我爱它的理由。

桂林全州油粑粑(桂林恭城美食粑粑)(2)

桂林全州油粑粑(桂林恭城美食粑粑)(3)

艾粑

粑粑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乡土之情——油茶当饭,莫忘粑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