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手机浏览器的短视频推送里,我看到了一版寇世勋、唐国强演绎的片断。那部剧从未看过,也不知道剧名(编者:《永乐英雄儿女》),但看两位主演的级别,还有打戏桥段的设计,制作显然是下了本钱的。视频中两位老艺术家演技在线,只不过,唐国强扮演的老年建文帝朱允炆一头白发,寇世勋扮演的叔叔明成祖朱棣一头黑发,视觉上有些怪异,总觉得这俩人扮演的角色应该颠倒一下才更舒服。

其实,上面未知剧集在台词方面也有过交代,大意是说建文帝因为失位、逃亡而头发变白……不过总体说来,还是有些牵强。当然,这于演员本身的演技无损。两位扮演皇帝的演员,在当今都可算是顶级表演艺术家,在镜头前照样平分秋色。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1)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2)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3)

同一部戏,资深演员云集,演戏时互相努着劲儿,赶上这样的剧集,那便是观众的福气,当年的《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北平无战事》《人民的名义》就是这种情形。同一部戏,新星和资深演员都有,大家都笼在一股蓬勃向上的氛围里,这样的戏,个人表演水平或有高低,但总体上给人的印象不会差,《庆余年》《雪中悍刀行》,包括蒋家骏版的《射雕英雄传》,便是这种情况。当然,对于更多的影视作品,大家会边看边比较,让主演们“同镜操戈”。

早年曾经有一部优秀的警匪剧《我是警察》,当时几个主演都不算太出名,最出名的是男二号李幼斌,在剧中饰演一位情绪冲动又禁不住诱惑,被罪犯拉下水的刑警队副队长。男一号是一口东北话的刑警队队长(程煜 饰),男三号分局局长是剧中二人的大师兄(马少骅 饰),反派则是一位经商的“官二代”(姚安濂 饰)。这四位主演如今都是大名鼎鼎的“影帝”“视帝”了,可在当时,很多观众甚至连他们的名字都叫不上来,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在看剧时对他们的演技进行“残酷比较”。程煜的发挥最老辣,他演绎的警察在同类形象中堪称“狡黠”;姚安濂戏份不多,人设也有限定,即便在如此不利的前提下,仍把罪犯的阴险塑造得令人难忘。

记忆里类似的情形还有王志文、何冰主演的电影《家丑》。那时的王志文,声望如日中天,何冰只能算初出茅庐。但何冰把角色内心的阴郁、腹黑演绎得淋漓尽致,看完影片,你会发现两位主演还真是难分高下。同样,在最近热播的三部剧《风起陇西》《杠杆》《运河风流》里,这种让观众禁不住比较演技的情形也照样存在。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4)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5)

《风起陇西》的演员有点吃亏,因为全剧开启时,选了一段挑战难度极大的戏——挥泪斩马谡,试图以此把观众带入虚构的故事情境。该剧选李光洁客串扮演诸葛亮,是目前被观众议论比较多的一个点。其实,导演的这个选择并不差。因为自从在《林海雪原》《和平饭店》里成功塑造了杨子荣、窦士骁这两个形象之后,老生戏对于李光洁来说,不构成任何问题。《风起陇西》的问题出在一开始就让诸葛亮穿得土气,这和史书上记载的美男子形象,以及“大汉丞相”的威仪不符,让人觉得这个诸葛亮是“山寨版”的。全剧给李光洁的戏份又少,没等他在观众面前从容翻盘,主演们就上场了。此外,影像的精致度有限,也让观众的期待值一下降到谷底。在这个前提下,聂远、尹铸胜这两位能逆风而上,在网上收获好评,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6)

当看球时陷入敌方阵营(观点观众想看同镜操戈)(7)

《杠杆》的组合出人意料:于毅和郭京飞,这两人都有领衔的实力。于毅在角色人设上有些吃亏——顾及形象、爱美都不是问题,但剧集似乎一上来就放大了这点,又偏表面化,很容易被习惯了“硬汉刑警”形象的观众挑剔;郭京飞的角色气质营造得又太贴近文化人,反而显得生活感不够。《运河风流》主打的是编剧高满堂,而且李乃文、宋佳伦、萨日娜、岳旸、王绘春、李强、梁琳琳等演员阵容听起来就吓人,问题在于不是演员戏份不够,就是整体剧情离剧名里的“运河”偏远,领衔的巩峥、王媛可的宣传力度和角色设定都有点儿带不动大戏。

“同镜操戈”之下,没有出现明显的赢家,对于观众来说,这有点儿让人心有不甘,只好将更高的期待寄存一下,留待将来。

图片来源:剧集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