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2015-07-21 12:25:36

褚时健简介资料(和褚时健一样的摔跤名宿马胜利)(1)

“一代跤王”马胜利(资料图)

7月21日,马氏集团成立暨马氏体育俱乐部揭牌仪式成功举办。集团董事长、“一代跤王”马胜利表示,将努力把中国跤推向世界,也希望有朝一日中国跤能进入奥运会。当日,记者对马胜利进行了专访。

引领陕西武术界服装新潮流

记者:你穿得很时尚,也很讲究。你是一直注重外在形象还是受太太的影响?

马胜利:人和人在交往时,首先看的是对方的外在形象。我感觉自己形象不行,我的形象也代表我的企业,所以我要注重穿着(笑)。还有一点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再加上太太比我小了34岁,我为了能和她同步,不要反差太大,我就很注意自己的穿衣打扮。很多人说,马老师在陕西武术界引领服装新潮流。

同时,我多次去美国、阿联酋考察项目,我发现外国人是越老穿得越花哨。我太太年纪小,大家都以为我的衣服是她买的,实际上都是我自己买的。什么叫“美”,布局合理协调就是美。在不同的场合我给自己搭配的衣服也不一样。有时候我会戴金丝眼镜、穿背带裤,有时候又穿得比较休闲。见了穷朋友,我就穿得越随便越好,让他们感觉没有反差。对穷朋友我尤其尊重。

记者:你是做企业时开始注重打扮的吧,过去练武时应该做不到吧?

马胜利:我过去主要穿运动衣、劳动布工作服、黄军衣。结婚时,我才第一次穿正式服装。

记者:你现在每天还练功吗?

马胜利:不练了。你们看我的身体状态,大家都认为我每天还在练武。你们看我的小腿(马胜利拉起裤子,在小腿上锤打了几下)肌肉结实,大多数的年轻人都难以达到。不过人的生命在运动,我还是会时常打打乒乓球、羽毛球。

我每天太忙了,很晚才回家。回到家,看会儿电视或者拿本书翻一会儿就睡着了。看电视剧,我特别容易进入剧情,电视上笑我也笑,电视上哭我也哭。所以我是一个很情绪化的人,感情很脆弱,你们看我的长相不用化妆都能演反面角色(笑)。虽然我很丑,但是我也很温柔,我觉得自己是一本没有华丽包装的白皮书。多思、多想、多干,处处留心皆学问。

20多年前获“一代跤王”名号

记者: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称为“一代跤王”的?

马胜利:1975年,山西、北京、陕西三省市的摔跤队在西安举行比赛,陕西8个队友输了、一个队友平了,只有我赢了。当时的比赛在足球场举行。开始进赛场时观众没有坐满。当喇叭里通知说山西队的名将对战陕西名将马胜利时,另外一个看台的上万观众像潮水一样涌进我这边的看台,连跑道都站满了。我上场就做了几个空翻动作,给大家招手致意。教练连忙把我叫住,说:“小马,陕西队都输了,你看你张狂的,你要输了咋办呢?”我给教练说,“你不要着急,我这就上去赢他。”上场后不到一分钟,我就把对方连摔了四跤。全场观众都站起来欢呼,有人竟然高喊:“马胜利万岁!”其他人也跟着一起喊,这在当时可是一件破天荒的事。

1992年,在西安市举办了一场全国摔跤邀请赛,是三宝双喜集团老板沙鹏程赞助的,刚好我的饭庄开业,山西队、河北队、内蒙古队这三个全国团体比赛前三名的队以及陕西队合起来给我送了一块铜匾“一代跤王”。“一代跤王”也就这样传开了。

记者:在你看来中国跤进奥运的路还有多长?

马胜利:陕西省原武协主席马贤达是中国首批国家级裁判、中国武术当代著名权威之一。马贤达的哥哥曾在冯玉祥的部队任教官,马氏通备在全国非常有名。我们在一次交流时,马贤达说2008年奥运会在我们中国举办时,我们应该选择摔跤进奥运项目。摔跤是竞技项目,武术是表演项目。最后武术进去了,依然还是表演项目。

过去,每个省的专业队练摔跤就是为了在全运会上拿成绩。在我当陕西省摔跤队总教练时,国家体委就指示将中国跤从全运会中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柔道、国际跤,这样一来对中国跤影响非常大。

记者:柔道在陕西的发展怎么样?

马胜利:柔道是从中国跤演化而来的。1619年,明清之际的杰出学者陈元赟东渡日本传授柔术。1882年日本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竞技柔道。1964年东京奥运会上开始有了柔道。我们国家是1979年开始搞柔道项目。1980年我作为陕西省摔跤队总教练被派到北京学习柔道。回来后在中国跤和女子武术的基础上,创建了陕西省男女柔道专业队。1981年和1982年,办了两期训练班,各地市派人来和我学习柔道,柔道才在陕西蓬勃开展了。

在日本,小学生柔道不合格不准升学。英国的柔道馆有5000家,而我们国家连500家都没有,说明武术依然还只是少数人的事情,这是非常可惜的。我认为中国跤应该进奥运会,因为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项目。主席接见中国摔跤运动员说,摔跤是奥林匹克运动最古老的项目之一,中国式摔跤也有很悠久的历史。这些年我经商办企业,也有一些收获,可以说是搞体育的知名度带来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我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掀起二次创业奋斗终生。把中国跤推向奥运会,这是我的梦。

最聪明的人应该是最诚实的人

记者:对大多人来说,60岁就开始退休了。您68岁生日之际注册成立马氏集团,有没有想过放慢节奏乐享生活?

马胜利:我50岁的时候做了首自嘲诗:“人生如登山,惊回首,路途过一半。黄泉路上无老少,快马加鞭干干干。”有记载说过去对皇帝的要求是:黎明即起,日理万机。勤政爱民,事必躬亲。我将这四句话改成:黎明即起,抓住商机。敬业爱人,鹏程万里。我的心态是每天一开门从零做起,一无所有,路在我的脚下。

记者: 陕西马氏集团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有怎样的企业文化呢?

马胜利:我们马氏集团有房地产开发、餐饮娱乐、文化传媒、金融投资、建筑工程、电商物流等。

我认为最聪明的人应该是最诚实的人。我曾做了一首诗:智者相交诚者胜,财散人聚事业兴。多行善事不图报,难得糊涂登顶峰。我的管理模式就是“三A模式”加上“中国的人情味”。在管理上,一个成功的老板,应该让员工感到可爱、可敬还有威严。

在企业管理上,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还得有人情味。记得我开的饭店里有一位做烧鸡的赵师傅,我们没有亲戚关系,但是辈分上我把他叫爷。他偷了几次烧鸡被大家发现了。我说:“爷,这烧鸡要是给我奶吃,你随便拿。”当然他不好意思拿。过了一个多月又犯了。我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这个月你干了半个月,给你一个月工资,你走吧!”后来,他在别的饭馆干时碰见我,给我拿了一个烧鸡。他说:“你别担心,这是我买的,你吃一口。”他对我坦言:“你是一个能行的人,我偷你的烧鸡,你不但不罚我的钱还让我随便拿。我一个多月没偷憋不住又偷了,你才把我开除了,是我错了。”

嘉宾为陕西马氏集团成立暨马氏体育俱乐部揭牌仪式剪彩嘉宾为陕西马氏集团成立暨马氏体育俱乐部揭牌仪式剪彩

开动企业车轮,为更多人谋福利

记者:每个人在年少的时候都有自己的梦想。这一路走来,你觉得今天的自己实现了当年的理想了吗?

马胜利:受奶奶的影响,我从小就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小时候做的最好笑的一件事是我没有考上中学,就和三个同学商量,问家里要些钱,再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偷出来卖些钱,我们计划在峨眉山学艺,然后我们四个人一同结伴打天下,他们仨就是我的手下,等将来成功了我们再衣锦还乡。后来一个同学被家里发现了,被打了一顿,他就把我们集体“出卖”了,四家大人一商量:各看各的孩子。这样我们都没跑成(笑)。人的一生总在不断修正自己的想法。主席说中国梦,我也有自己的两个梦:一是把中国跤推向奥运会;二是办穆斯林的寄宿学校,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免费上学,学校还要吸收汉族中的残疾人以及特别困难家庭的子女免费就读。在我的办公室的墙壁上,就写有“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终生”。

记者:你筹办穆斯林寄宿学校的初衷是什么?

马胜利:中国有2000多万穆斯林,但是有相当多的人文化水平并不高。不少阿訇对《古兰经》、阿拉伯文化很精通,但是缺乏现代文明的教育。所以我想办的这个穆斯林寄宿学校,培养穆斯林的高级阿訇和社会各界有用人才。

我退役后创办的第一个企业是由25名残疾人组成的创业团队,所以我对残疾人有着特别的感情,所以学校还要吸收陕西的残疾人以及特别困难家庭的子女。所有学生都需要通过考试进入学校。我不培养智商不高的人,不管是我亲戚朋友的子女还是我的孙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就像摔跤,选对了人才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创立第一个企业时,我身上只有1800块钱,借了亲朋好友10万块钱,养活了25个残疾人。就像我做的打油诗:“千般创业难上难,亲朋相助雪中炭。富民政策无限好,马氏家族有今天。”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我连一辆自行车也买不起。我创业发家的企业是残疾人企业,我又是回民,我在回民中有影响。我要为回族同胞做贡献。所以我希望这所学校为回民、残疾人和下岗职工特困户带来福利。我奋斗终生的目标是赚够100个亿,其中拿10个亿办一个寄宿学校,另外90个亿办一个慈善基金,这样才能做到有本之源来养活这个学校。

记者:你在68岁这个年龄重新出发,你觉得自己能实现这两个梦想吗?

马胜利:我现在还没有成功,别人也许会说我是说大话、吹牛,但是为了这两个梦想我会持续奋斗下去。有不少人说我看着年轻,像50多岁,我想这也是因为我有梦想。

我不吃早点,不睡午觉,凌晨三四点才睡觉,我不爱吃炒菜,爱吃清水面就榨菜、西红柿鸡蛋面、油泼面。我的生活费太低了。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要把有限的时间和财富用在开动企业前行的车轮上,用在为更多的人谋福祉上。

记者:你有自己的退休时间表吗?

马胜利:梦想实现了,我就会退了。梦想不实现,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的企业将来会走出国门、股票上市,所有员工都是股民。同时,我还要帮助员工解决他们的别墅问题、豪车问题、子女教育问题,我要对得起追随我的人。

记者:2015年7月20日,是你的68岁生日,也是马氏集团揭牌、摔跤馆开业的喜庆日子。为什么将这两件事情放在生日的这一天?

马胜利:我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百善孝为先。所以我选择在这一天“二次革命”。至尊集团为什么要改成马氏集团?我想,一个是展现马氏家族的团结;一个是表达我“从头再来”的决心。

和褚时健一样,人生都是触底反弹

记者:今年87岁的著名企业家褚时健,在84岁的时候成为亿万富翁。他经历过牢狱之灾,也经历女儿去世。很多人说,他是一种触底反弹的人生。褚时健和你有相似的人生路!

马胜利:褚时健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他在71岁时被判了无期,在74岁获准保外就医后开始开山种橙。我俩的经历不一样,他是有罪可判,我是无罪平反。

我们有很多共同之处,我们都是触底反弹。我是在1970年的特殊年代,在23岁时遭受了牢狱之灾。他的女儿自杀了,我的儿子因车祸也不在了。我坚信如果褚时健在二十多岁时受刑罚的话,他现在会更加了不起,毕竟给他的时间太少了。

记者:在最失望的时候,是怎样的信念让你勇往直前?

马胜利:我当年入狱后三个月,我儿子才出生。我在狱里给儿子写了一首诗,“家书顶万金,日夜盼佳音。是父未尽父责任,生儿未见儿的身。日夜想念儿模样,母形父性望儿文。”

我相信真主是大慈大悲的。我从来没有害过人,没有做过一件亏心事,我认为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这么好的儿子为何离我而去了?儿子去世后,我曾经埋怨真主,我说苍天不公啊,西安清真大寺阿訇马良骥打电话安慰我说:“你不要想不开,你的儿子是被真主叫去了,进天堂享福了。”

有一次我去外地考察,凌晨一点多还没到宾馆,我想这么远还有高原反应,如果儿子在,何必我来?当时我落泪了,做了一首诗:“本该退休度晚年,儿孙太小还得干。奔波万里求发展,高原反应夜未眠。”这些年来,我努力奋斗,我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即使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也常常能挺过去。有一次,当我第二天需要开工资账上却没有一分钱,正想着和谁借一些,谁知中午就有人约我吃饭了,吃顿饭谈了个生意就能挣十几万。1992年的大年初二,我的三个学生李建民、尚建亭、彪小利来给我拜年,聊天时彪小利说:“马老师,过去你给我们当教练,我都不敢和你说话,不敢正眼看你。你看我一眼我都害怕。现在我虽然不练摔跤了,但是你永远都是我的老师。我有句话今天大着胆说出来,虽然我只有几百万但是我觉得比你有钱。你想的是几百个亿,想的是造福太多太多的人,所以我觉得你心里上是穷的。你的成功是心肠太软为人太好,你的失败也是心肠太软为人太好。”学生的话让我至今都很感慨。

记者:你吸引着很多年轻人追随你一同发展,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马胜利:一个成功的老板要先会做人。老子说,欲将取之,必先予之。付出的是感情、是真诚。荆轲刺秦,是为了财富?为了政治?都不是,是为了一份情义。

情义是无价的。只要拿出一个赤诚的心,石头都会暖热。有人说你坏话,不要生气,自我省查,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用我妈的话说,要得公道,打个颠倒。

家庭民主,多年父子成兄弟

记者:作为家族的核心人物,大家是否会怕你?

马胜利:我们马家非常团结,也很民主。我两个弟弟有时为一个事会和我辩论得脸红脖子粗,当然不会说不礼貌的语言。我们家人都很平等,弟弟和我一见面,就高声叫“马胜利”,都爱和我开玩笑。包括过去儿子都经常和我辩论。大女儿也是成天喊我“马胜利”。有一次我和女儿参加一个活动,别人问这是谁,女儿说是她“老公”。我说别听她胡说,我是她爸爸。女儿说:“你没修养,我是说将来找老公找你这样的。别看你长得丑但是气质很好,我心目中的未来的老公要按照你的标准选。”我们家中没有那种我是“爸爸”、你是“儿子”那些规矩。儿子结婚时,儿媳妇的朋友说你看看这父子俩像不像两个多年不见的好朋友。一会儿笑了,一会儿恼了。我也很羡慕我的爸爸妈妈,养了三个儿子一个姑娘,都非常孝顺。马氏家族的团结,在西安有口皆碑。

奔着光明而去,我活得很愉快

记者:很多人说你是慈善家,也有人对你有别的说法。对于各种毁誉,你怎么看?

马胜利:鲁迅有一句名言,以谣言杀人的,也以谣言被杀。对于这种人最大的藐视,就是连看都不用看他一眼。网上也有一些没有事实的谣传我也看到了,不理他,他就没意思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遭受了牢狱之灾,出来后我也没有报复任何人的想法。

记者:认识你的人都知道你爱读书,你喜欢读哪类书籍?

马胜利:每天我都会挤出时间看书。我喜欢看名人传记、历史书籍。一个人从出生的第一天到百年之后离开这个世界,不吃饭不睡觉把世界上的书都看不完。为什么不看对自己的有用的书呢?我读书时看到一段话对自己非常有用,就在脑子里默读一遍,然后就记住了,几十年都不会忘。

记者:你是很多人崇拜的人,你自己有崇拜的人吗?

马胜利:我崇拜拿破仑,他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他的很多理念放到现代企业管理中都不过时。我崇拜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了,为了天下安定,把大总统让了出来,不计个人得失。我崇拜邓小平,他打开国门,在中国迈出这一步,在当时是很不得了的。

我爸爸今年89岁了,我爷爷奶奶都是90多岁不在的。我们家族有长寿的基因。生活在这样一个好时代,即便活到我爸爸现在这个年纪,我还有20年可以奋斗。我有使命感,真主把我派到人间来,我就要为穆斯林做些事情,为民族争光,为中华民族振兴而努力,为了实现我的两个梦想努力拼搏。就算失败我也不遗憾。我奔着光明而去,我活得很愉快。我时刻都记得我是一名中国人。我曾经写过一首诗:“炎黄子孙是一家,龙的传人大中华。博爱精神照全球,处处盛开友谊花。”(文/张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