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可以相交”这件事在我们现在看来,很多人都无法理解,这是因为我们知识的局限性造成的。
我们初中所学习到的平面几何学以欧几里得几何学为框架,其中对平行线的定义就是在二维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
而关于直线的定义是,在二维平面上的两个点之间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这么看来在欧式几何学中,平行线可以无限延长,且永远不会相交。这种说法很符合人类的直觉常识,也很容易被人们接受,且深信不疑。
不仅是我们,几千年来大部分的数学家也是这样认为的。因此欧式几何学也顺势统治了人类数学史数千年的时间。
那么平行线为何又可以相交呢?这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涉及到了几何学的一个重大发现和突破,也不得不提一位俄罗斯数学界的牛人:罗巴切夫斯基。
1826年2月23日,34岁的罗巴切夫斯基在自己任教的喀山大学举办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自己的一篇论文。
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都是当时数学家的大咖,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在学术界很有成就,资历比较老的前辈。
在他们眼里罗巴切夫斯基是一位在学术上非常严谨、诚实、富有才华的青年数学家,未来可期。他们也很期待罗巴切夫斯基的学术报告。
负曲率二维表面三角形内角和小于180°,且可以作已知直线的无数条平行线
在做了简短的开场白以后,接下来罗巴切夫斯基所说的话,令当时在场的所有数学家惊愕不已,罗巴切夫斯基所做的报告不仅完全超出了当时数学界的认知,且每一句话都在挑战着人们的常识。
例如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一个二维的面上三角形的内角之和可以小于180°,当然也可以大于180°;由两条直线组成的锐角,向一边作垂线,这个垂线可以和另外一条边不相交;
正曲率表面,三角形内角和大于180°,无法作平行线
在一个二维面内,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以做多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当然也存在无法做平行线的情况,也就是说在一个二维面上,没有真正的平行线,任何两条直线都有一个共同的交点(平行线相交)。
看了以上的说法是不是很懵,不要慌张,当时在座的所有数学家都被惊掉了下巴,无人能理解罗巴切夫斯基在说什么。
但罗巴切夫斯基说这些看起来奇怪的说法是新的几何学,虽然和欧式几何相互冲突,但是它和欧式几何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并请求同行对他的报告提出评议。
但此时的会场一片寂静,所有的人都流露出了怀疑、否定的态度,不敢相信这么胡扯的话能出在一位治学严谨的数学家之口。
那么罗巴切夫斯基到底说的是什么?它又发现了什么?
上文中我们不断的提到欧式几何,它是公元3世纪由古希腊学者欧几里得编写的一部数学界的旷世巨著《几何原本》。
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中,一开始写了5条公设(公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导出了48个命题。公设的意思是那些不用去证明的真理。
这五条公理我们非常熟悉,这是学习几何时必须掌握的知识,其中前四条公理人们看着十分满意,但是唯独第五条(论平行线的)人们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并不是觉得它不对,就是感觉这个语句如此之长一点也不简洁,看起来更像是一条可以被证明的定理,而不是公理。
并且后来的学家也认为,是当时欧几里得无法给出这条定理的证明,投机取巧才把它写进了公理。如此想法一出,数学界就开始了长达数千年利用前四条公理去证明第5公理的道路。
在一个球面,两点之间可以作无数条直线。
但是直到19世纪初,所有的数学家都逃不过循环论证的噩梦,证明第5条公理就成为了数学家的一大历史遗留问题。
身为数学家的罗巴切夫斯基当然也加入了其中,不过他一样也发现第五条公理怎样都无法证明。但是理论的进步往往都自于一瞬间的灵光乍现。
既然无法证明,那是不是就说明证明的第五条公理的过程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去找一件本身不存的事情当然是徒劳。人类花了几千年,就算是再过上万年也会无果。
为了证明第五公理不可证明,罗巴切夫斯基首先否定了第五公理,把他更改为一条新的公理,即:过直线外的一点可以做已知直线,至少两条平行线。
将这个新的公理和前四条公理结合在一起,罗巴切夫斯基从头开始了新的逻辑推理,并发现得出来的结论虽然古怪,但是在理论上并不矛盾,而且与前四条公理完美的相容。
这只能说明,新结论和欧式几何同样具有同等的地位,且是一个完整、逻辑严密的新几何。新几何的存在也说明了第五公理并不是公理,也不是定理,它只能是一个对平行线的定义,不同的定义可以导出不同的结论,因此也无法证明。
这个新的几何学就是我们大学时学到的非欧几何,适用于弯曲的时空。罗巴切夫斯基根据他对平面内平行线的定义所得出来的几何学也被称为罗氏几何。
主要描述的是负曲率空间的几何学,虽然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但是由于当时人们根本找不到现实世界的类比物来理解罗氏几何。
因此罗巴切夫斯基的新发现得到的是一片冷嘲热讽,甚至是人身攻击,甚至是被当时的俄国教育部开除了公职,迫使他离开了最喜爱的大学校园。
长年的苦闷和压抑使得罗巴切夫斯基在晚年百病缠身,甚至失明。1856年罗巴切夫斯基带着遗憾和无奈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时他的新几何学依然没有被人们认可,在追悼会上人们对他在非欧几何上的贡献也是只字不提,刻意回避。
1854年黎曼更改了第五条公理,即:在一个二维平面内,不存在平行线的存在,得出了黎曼几何。黎曼几何描述的是正曲率空间的几何学,也被称为椭球几何学。
1864闵可夫斯基提出了不同以往的绝对平坦时空,称为闵式四维时空,1868年数学家贝特拉米证明的非欧几何可以在闵式四维时空的曲面上实现。
到了二十世纪初,爱因斯坦在闵式四维时空以及非欧几何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论,为人们重新塑造了整个宇宙的时空结构。
平坦的时空只不过是宇宙中小尺度上的特例,而在大尺度上不存在所谓的平坦时空,因此非欧几何才是宇宙的本质。
宇宙曲率
整个宇宙存在一定的曲率,虽然我们观察到的宇宙近似于平坦,这只能说明我们观察的尺度较小,从整个宇宙的尺度上来说,是不存在绝对的平行线,无限延长的两条线会因为宇宙的曲率相交或者发散。
因此欧式几何就像是牛顿力学,非欧几何更像是相对论。人们当时难以接受非欧几何不亚于难以接受相对论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