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

如何阻止孩子沉迷电子产品?

怎样才能让孩子自主学习、完成作业?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家长应不应该给孩子物质奖惩?

要解答这些疑惑,需要从根本上明晰我们应该秉持怎样的理念和态度教育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大脑就在不断地构建。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所谓的教育就是你板起面孔来跟孩子说话,别认为只有这个叫作教育。

孩子的奇怪的问题(从零到三的儿童疑惑)(1)

不是只有你教训他的那一刻是在教育,而是日常生活的时时刻刻都是教育,他的大脑都在不断地构建。

有很多父母经常会说:“我希望我的孩子乖一点,我的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当一个孩子真的变得所谓的“乖”了,很有可能代表着他的智力发展停滞了。

就是他觉得什么都不敢做了,变得老老实实。

你要知道,孩子头脑的成长速度是成年人没法想象的,速度太快了。

蒙台梭利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论断,她说一个人在三岁以前所学到的信息,是今后人生的总和。

你三岁以后学了很多东西,但这些信息加在一块儿,跟你三岁以前学的差不多。

因为三岁以前,我们学会了情感,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色彩,学会了察言观色,学会了人际关系,而这些都是含有巨大信息量的东西。

一个孩子的头脑当中大概有1000万亿个神经突触,每秒钟他们会建立700~1000个新的神经元联结。

我们与孩子一起生活,就是在构建他的大脑。

孩子的奇怪的问题(从零到三的儿童疑惑)(2)

因此,我们在幼儿园里跟孩子说话,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言。

同样,我们尽量用准确的词语,而不用‘这东西’‘那玩意儿’‘这个’‘那个’来指代事物。

这样说话有点儿费劲,但是我们宁可花时间找到合适的词也不随口应付,我们对孩子解释说:‘等我一秒钟,让我想想怎么说更合适。’

即使对孩子来说有点儿难懂,我们也应坚持用最准确的词来表达。”

就是当老师和家长用最准确的词来表达的时候,孩子的大脑神经元会建立得更加充分。

我就特别感谢我妈妈,在我三岁以前,我们家住在城里,我妈妈要骑几十公里的自行车到城外去上班。

一路上,我坐在那个自行车上,我妈就跟我说话,而且我妈是个小学语文老师,所以她跟我说的大多是书面语言,那一路就在不停地讲话。

用书面语言跟一个孩子聊天,孩子的大脑的神经元联结会构建得更加充分。

孩子去上学之前,嘴里经常会冒出脏话,经常会说那些前言不搭后语的话,因为家里的人说话都是能省则省,用那些非常简单的、有暴力情绪的话,来跟孩子们对话。

当一个孩子不太会礼貌地或者准确地表达的时候,老师会非常耐心地问他:“你会用另外一种方式说吗?”如果孩子不会,老师就教他,和善地教他怎么样准确地把这句话说出来。

这个学校里要求大家礼貌、安静、不打扰别人,而且要互助。在互助方法上,她说一定要混龄,这个幼儿园班的学生是3~5岁。为什么混龄特别重要?因为当我们离开了学校以后,你会发现我们在这个社会上一定是混龄生活的。

但是,我们在班里没有跟不同年龄的人打过交道,都是跟年纪相仿的人在一起,形成的大多是竞争,所以你发现班级里的竞争特别多,而合作特别少。

孩子的奇怪的问题(从零到三的儿童疑惑)(3)

但是当这个班上有3~5岁的孩子,有年龄差距的时候,帮助就出现了,有领导力的人就出现了,所以互助的氛围就会非常浓厚,而且孩子们学会了怎么跟不同年纪的人打交道。

造成差距的原因不是基因,而是成长环境。

我们不在意的一切小细节,不论好坏,都会直接成为孩子能力发育和行为培养的基础。

我们的态度就是未来孩子的态度。

教育并非是给孩子灌输从无到有的知识,而是认识到孩子与生俱来的能力,支持这些能力的发展,为孩子提供条件,让孩子找到学习的榜样。

不要再处心积虑地发明一千零一种教具,探寻一千零一种教学法,方法其实很简单,需要重新审视的是我们的立场。

满足孩子的要求,也就是说给孩子一个丰富的环境,给他自由探索的自由,让孩子们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相互信任、有爱的氛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