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博物馆,是城市文明的象征,是历史发展的浓缩,诠释着这座城市的收藏,是每一个渴望了解世界、热爱生活的人必须步入的文化殿堂。山东省临沂市,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沂蒙精神早已响彻全国,然而作为中华古文化---东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许还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1)

走进东夷文化博物馆,史前文明、部落文化、三皇五帝、各种遥远交织在一起,历史的长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生为见识,不为活着,不去看看,永远不知道这座城市下面埋有多少故事?藏有多少秘密?在这里你会发现,中华文明何止5000年?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2)

我们以东夷文化博物馆为坐标,向西向北,去拜访位于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的小谷城故城遗址,该遗址目前正处在勘测保护阶段。车子一路飞驰,空间上的位移,带来时间上的穿越,让我们呼啸着进入古代文明吧。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3)

小谷城据说是春秋时期鲁国兴建,管仲屯粮所在,并因此而得名。《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春,城小谷,为管仲也。”管仲明明是齐国的丞相,怎么会在鲁国境内屯粮?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4)

我猜当时的管仲大概正辅佐公子纠避难于鲁国,伺机回齐继承大统,鲁庄公与公子纠有血缘之亲,以管仲的谋略,让鲁帮他建城屯粮,于情于理都说的过去。只是后来公子小白先于公子纠回齐继位后,齐鲁交战,鲁国大败,鲁庄公背信弃义,割下公子纠的头,绑了管仲,向齐桓公称降,令人唏嘘,历史从温情走向狰狞不过一瞬间。若无鲍叔牙举荐,峰回路转,管仲的人生在那一刻恐怕已经走到了尽头,史书上有没有管仲这个名字都很难说。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5)

所以后来管仲那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一语道尽他对鲍叔牙的感恩之情。管鲍之交乃人间友谊之佳境,担当、默契、信任这些金子一样珍贵的品质,像崖壁之间的回声,在两位德才兼备的心灵之间涤荡,迸射出来的能量不仅成就了齐桓公的伟业,更让管鲍二人名列史册,为后人所称颂。想到马上就要来到这些出将入相的人生活战斗的地方,在下心情不禁有点儿小激动。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6)

车子在一个村口停了下来,这里是义堂镇经济中心——板材加工所在地,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小谷城遗址就在下方,若不是经专家学者考证,地下的厚土里沉淀着从新石器时代到商、周、秦汉乃至汉代的文化堆积层,实在让人联想不到这里曾经有过一座城池,湮过一段文明。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7)

故城遗址分大城和小城两部分,大城内主要是汉代文化堆积,小城位于大城内东北部,当地人称为“土城子”,我们用眼睛看到的这片厚土就是当初的城墙,小城上部为商、周、秦汉文化层,包含有板瓦、简瓦、豆柄等,下部是2-3米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层,包含有灰土、红烧土、陶片、鬶足等,在城墙的夯土层里有很多蚌壳,这说明城墙经过不断修筑加固,一部分土取自就近的护城河中的泥沙。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8)

有些典故,不在史册,经卷无踪,貌似仅存于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中,但那绝不是空穴来风,它们扎根于人们代代相传的记忆中,为我们今天的研究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探索空间。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9)

这是鼎足,属于龙山文化时期。专家在土层切面捡到远古人类使用的陶器碎片,这些在外行看来毫无价值的残留,到了他们手里,却成了验证文明存在的鲜活证据。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10)

H就是灰坑的意思,这是我第一次与考古近距离接触,对现场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湖北谷城千年古镇(小谷城遗址探秘)(11)

参观完小城遗址后,在考古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按逆时针方向对大城进行了一次探索,大城的轮廓不像小城那么明显,很多地方正处在马路中央或者企业院墙内,地面上已经无迹可寻,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在地面钻出一些洞洞,根据下方的土层结构来判断城郭的具体位置。(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