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头晕诊断标准及治疗(头晕的治疗和预防)(1)

头晕比较常见,而且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我们在临床上遇到患者就医时,把眩晕、头晕和头昏统诉头晕迷糊。其实头晕是一个不太确切的术语,对不同的病人来说,头晕代表着不同的意识。例如可以是晕厥,平衡失调,头脑不清,眩晕等。

前几天我接诊一个中年病人,平时身体健康,早晨起床翻身时突然出现视物天旋地转、耳鸣,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等症状。这种头晕属眩晕范畴。

常见头晕诊断标准及治疗(头晕的治疗和预防)(2)

常见头晕诊断标准及治疗(头晕的治疗和预防)(3)

眩晕,可分为系统眩晕和非系统眩晕,系统眩晕是由前庭平衡障碍所致,如颈椎病、前庭感受器致前庭神经颅外段之间病变引起。受损的靶器官,是主管转体等运动中的平衡功能的内耳迷路半规管壶腹嵴。非系统眩晕是由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各系统疾病引起,如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功能不全等。

头晕,主要是以行立起卧等运动或视物之中间歇性地出现自身摇晃不稳的一种感觉。受损靶器官分别是本体觉、视觉、主管静态和直线运动中的平衡功能耳石觉等相关的神经系统。

头昏,主要是以持续性的头脑昏昏沉沉或迷迷糊糊不清晰的一种感觉。受损靶器官是主管人类高级神经活动的大脑皮质。如脑供血不足等。

治疗及预防,发作期静卧休息,选择最舒适的体位,避免声光刺激;注意防止摔倒,低盐低脂饮食,适量控制水和盐的摄入,以降低耳内迷路和前庭核的水肿。对症治疗,可使用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盐酸氟桂利嗪,该药可抑制血管收缩,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管通透性,减轻内耳膜迷路积水,增加耳蜗内小动脉血流量,改善内耳微循环。还可选用地芬尼多片、盐酸培他司汀、胰激肽原酶,川芎嗪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作用。进食少呕吐重者要注意防治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必要时静脉补液,也可以选用兼有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的制剂,如苯海拉明、非拉根等。消除内耳水肿和降低淋巴渗透压、改善微循环、增加外渗透压减轻膜迷路积水的药物氢氯塞嗪、甘露醇等。改善脑组织代谢、扩张血管平滑肌,为细胞供应能量,对自身免疫或变态反应因素有关的眩晕病症有作用的药物有三磷酸腺苷、类固醇等。

防止复发,加强致病的危险因素的管理,如调控血压的稳定性,防止血压过高和过低;避免头位的剧烈变动;避免激动、精神刺激、暴饮暴食、水盐过量和忌烟酒,增强抗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