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是中国人民餐桌上的常见品,也是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在所有的菜系中都有一定的重要位置。在云南,豆腐更是有上百种的吃法,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路南卤腐、石屏豆腐、倘塘黄豆腐、会泽会豆腐等等。

陕北最好吃的十种美食:当地人一日不吃心就慌的美食(1)

云南民间有句谚语说:“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拍不得”。一般来说,鲜豆腐掉进了灰堆里就不能够食用了,成为了“灰豆腐”,而且也清洗不了,但是在会泽县,豆腐掉进了灰里,却成为了当地的特色美食“灰豆腐”。而且会泽县的乐业镇、火红镇还把这“灰豆腐”做成了一种文化,是专属于会泽县的独特美食。

陕北最好吃的十种美食:当地人一日不吃心就慌的美食(2)

会泽灰豆腐看似灰色、灰褐色的,外表不太起眼,但是吃起来却是香香的,而且味道还很不错。大小如麻将,陵角分明,而且原鼓鼓、金灿灿的。对于灰豆腐的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炒、煮、焖均可,而且豆香味浓郁,味道也很好。会泽当地人称,一日不吃灰豆腐,心里慌慌的。而且许多到会泽出差、旅游的人都爱吃灰豆腐,还有许多还会将它做为手礼带走回家馈赠亲朋好友。

会泽灰豆腐的制作只能是在冬季节,因为夏天天气高温,豆腐容易产生酸味,所以会影响口感,所以会泽人一般都是制作灰豆腐都是选择在冬季。首先是用优质的黄豆经过一系列的功夫之后做成鲜嫩嫩滑的豆腐,然后再将豆腐用重物压制成比较硬实的水豆腐之后,却成麻将打小的方块,之后在豆腐上面撒上碱或者是含有碱的草木灰,因为这碱能够使豆腐快速的发胀起来,使豆腐的内质酥松嫩化,接着就是用灶灰吸掉那豆腐上的水分。在空地上挖出个大锅洞,将黄豆杆放入大锅中烧成灰,再锅洞里生火,将锅里的豆柑灰炒热,再把这半干的豆腐放入锅中,之后用大锅反复翻炒,原本还结实的豆腐块在滚烫的灰里受热膨胀,就变成了一个个圆鼓鼓的,乒乓球大小的圆形状,中间空心似蜂窝。之后在继续翻炒加热,豆腐中的水分被彻底的被炒干,圆圆的豆腐皮也随着边硬,之后即可起锅,也不会出现回软变扁的情况。

陕北最好吃的十种美食:当地人一日不吃心就慌的美食(3)

会泽灰豆腐的美味总是吸引着众多的食客们前来品尝,而当地的人也在不断的对灰豆腐进行工艺上的改良改进,聪明智慧的人民还用盐巴来炒制灰豆腐。制作的工艺是先用那纱布袋装了碱在簸箕里均匀的撒上一层,然后把麻将打小的方块豆腐放进簸箕中,在上面继续撒上一层大碱,在碱的作用下,白色的豆腐也慢慢的变成了淡黄色,豆腐块放在簸箕上晾晒到半干的时候继续反面晒,每一面都晒成了暗黄色以后,豆腐块也变小了许多。这个时候,将盐巴放进锅里炒,之后将晒好的豆腐块放进去炒,这样翻炒出来的灰豆腐比起前面那种来说,色泽要油亮一些,而且色金黄,吃的时候也不会有那沙质口感。不过两者的味道上和口感上都各有风味。

陕北最好吃的十种美食:当地人一日不吃心就慌的美食(4)

那么对于灰豆腐的吃法,来说,就必须要经过清洗才能够烹饪了。首先是用温水将灰豆腐浸泡十分钟左右,如果是经过晾晒或烘烤的灰豆腐,需要浸泡2小时以上,变软之后才可以烹制。还有一种最佳的清洗方法是用淘米水来浸泡,这样的话会使灰豆腐变得更加的洁白,还没有什么沙质口感。之后过遍清水,沥干水分之后,再准备好淀粉水、姜葱、蒜末、切片,再起好热锅,倒入食用油,将配料倒进去翻炒出香味,再把洗干净的灰豆腐放入锅里翻炒一分钟左右,加入盐,再加入淀粉水,之后水开之后即可以起锅食用了。如果是口味偏重的人,还可以放点辣椒、辣椒面等配料,就变成了一道非常可口的炒灰豆腐了。不过在吃的时候,可要小心灰豆腐里面包裹着的水份,会烫嘴哦,而且做好的灰豆腐佳肴还要趁热吃,冷了的话味道就没有那么香了,这道菜是会泽当地人非常喜爱的一道美食,也是家常菜。

陕北最好吃的十种美食:当地人一日不吃心就慌的美食(5)

灰豆腐在当地还有另外的别称,那就是“人参果”、“神仙果”。因为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而且还有多种的维生素和钙质,不含胆固醇,还要人体所需的十几种氨基酸成分,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很好的被人体吸收和利用,是一种老少皆宜的营养食品,成为了餐桌上、宴席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目前,会泽灰豆腐还成为了当地特色的馈赠手礼,市场上还更有不少的包装精美、品质靠谱的灰豆腐在出售,所以朋友们到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会泽,大饱眼福的同时,一定还要品尝下这美味的灰豆腐哦。

(编辑:张艳艳 素材来源:好山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