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改革开放发展史(对外开放强音中的成都乐章)(1)

袁昕 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

成都改革开放发展史(对外开放强音中的成都乐章)(2)

左:繁忙的成都国际铁路港。右:“成都—布鲁塞尔”国际货运航线从双流国际机场起飞。(成都日报视觉中心供图)

“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新时代,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有着3000余年建城史的成都,在历史长卷中曾不止一次地与世界紧密相连——成都曾是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长江运输线)三大交通商贸网络体系的交汇点。

迈步新时代,2012年,“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蓉举行,来自49个国家、95个外国城市和90个中国城市的中外代表出席,描绘出一幅邻里友好、世界美丽的蓝图。

2016年7月23日至7月24日,第三次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以下简称“G20成都会议”)在成都举行,一片吸引人才、国际投资的热土,一座多领域开放,融入国际化进程的都市,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2019年12月24日,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在成都举行,作为西南地区经济重镇,成都吸引日韩投资持续扩大。

2022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世界科幻大会……在未来,国际性赛事、会议等还将纷至沓来。

……

非凡十年,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十年。对成都而言,是这座城市对外开放成绩闪耀的十年。西班牙、智利等多国获批在蓉设立总领事馆;实施全球友城优选计划,与国际音乐之都美国纳什维尔市缔结国际友城,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总数增至100多个;主动对接承办国家层级外交事务,积极承办或申办国际重要会议或活动,推动成都在国际舞台充分亮相,增强国际交往承载能力。

走向世界,如迎风登山。翻越一座又一座山头,成都终将抵达更广阔的未来。

今年8月,阿根廷驻华大使牛望道表示,阿根廷年内将在成都设立领事馆;9月,中国政府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就巴西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达成协议,同意巴西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

这两则消息,一次次地拨动着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袁昕的心弦。在他看来,这不仅标志着两大南美洲国家与成都的交流合作迈入新阶段,更是成都“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新机遇。

过去十年间,在成都不断向外拓展影响力的道路上,留下了不少闪亮的时刻:《财富》全球论坛、2016年第三次二十国集团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世界航线发展大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的每一个闪亮时刻,袁昕几乎都未曾缺席。

十年,于一座城市的发展,如白驹过隙;于个人而言,则是初心和坚持。袁昕将自己比喻为成都走向世界舞台上的一块砖,“砖砖相砌,这是一条通往更广阔世界的赛道。”

见证

高端国际资源加快汇聚成都

“Very modern!”6年了,袁昕仍清晰地记得,G20成都会议启幕当日,土耳其驻华大使馆经济参赞查塔伊·穆特鲁对成都的这句赞美。

2016年7月23日,G20成都会议举行,世界将目光投向成都。袁昕则带着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会员们的期待,来此感受成都对外开放的强劲脉搏。这一天,袁昕所带的满满一盒名片都散给了不同肤色与语言的国际友人,每递出一张名片,他总要说一句:“欢迎来成都交流与合作。”

这句话,在过去十年间,成千上万次地从袁昕口中说出,他几乎参与了每一场在成都举办的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在他看来,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成都与世界企业达成经贸合作,更是一次又一次向世界推介成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机会。

G20成都会议结束后三个月,成都再次迎来国际盛会——第22届世界航线发展大会于2016年9月24日至27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500余名世界各地的代表会聚成都,是历届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

“现场各国语言碰撞,在场的人员无一不心潮澎湃!有一位参会嘉宾看着眼前的情景问我,为什么成都能够如此现代化,每个人都那么开心?”时间已过去6年,袁昕依旧自豪地重复起他的回答,他说,因为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都抢抓国家战略机遇,自身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从中西部走向全国,从中国走向世界。开放层次更高、制度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经济活力更加充沛,袁昕对家乡有了新的认识。

目前,成都缔结国际友好城市100多个,与全球22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国际门户枢纽功能不断提升。

参与

亲历中欧班列日益发展壮大

“2012、2013年那会儿,国际航班还没有现在这么多,中欧班列(成都)也才刚刚开始运行。”十年过去,当看着中欧班列(成都)已打通与欧洲各国铁路轨道,从成都出发的国际航班线路布满世界各地,作为亲历者的袁昕,言语中多了一丝兴奋。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22日上午。袁昕正坐在工作台前核对着行程表,“中午、下午、晚间、明日……”仔细核查完成后,他穿着提前熨烫好的西服外套,坐上了前往双流国际机场的车辆。此后三天,袁昕将负责安排卢森堡大使俞博生访问成都的所有行程。

望向车窗外冉冉升起的旭日和层层堆叠的高楼,从家到机场不到半小时的车程中,袁昕看到的是成都将成长成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活力和无尽潜力。

指着一张与卢森堡大使俞博生合影留念的照片,袁昕回忆道,“外商协会安排了俞博生大使到青白江成都国际铁路港走访。此时,从这里驶出的中欧班列已经在国际上初显锋芒,打响了名号。”

2013年4月,首辆中欧班列(成都)从成都国际铁路港驶出,而后几年,运输量不断上升,班列里程数持续增加,送达目的地已是星罗棋布。2016年、2017年、2018年连续三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量位居全国首位。

在结束了成都国际铁路港走访后,一条联通成都与卢森堡的国际铁路,已经在袁昕的脑袋里有了雏形,“我详细地给俞博生大使讲述了成都国际铁路港的情况,从他的反馈中,我已经能感受到,这将在不久的将来变为现实。”

2019年4月4日,首列卢森堡直达成都国际铁路港的中欧班列(成都)启程,在经过15天长途跋涉后,19日18时缓缓驶入青白江。袁昕将这条新闻立刻转发到朋友圈。同年10月19日,首列中欧班列(成都-卢森堡)鸣响了汽笛,满载着电子设备、猕猴桃等货物从成都国际铁路港出发,驶向了一个新的目的地。

传递

向世界推介公园城市之美

“我国政府与巴西联邦共和国政府就巴西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达成协议,同意巴西在成都设立总领事馆。”今年9月初,一则消息在袁昕的朋友圈中屡屡刷屏,他也兴奋地第一时间转发给了好友列表中的各国外商。

“这意味着巴西将在中国内地设立第三家总领事馆,巴西也成为第二个在四川设立总领事馆的拉美国家。”袁昕自豪地配文分享道。

这也是近年来外企争相涌入成都的引力所在。

“外企数量逐年递增,为成都带来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在航空货运方面便有着直观体现。”袁昕介绍,截至目前,成都国际全货机定期航线达16条,链接全球、泛欧泛亚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正逐步成形。

数据背后是成绩。近年来在十分复杂的形势下,成都外资工作依旧取得显著成绩,这离不开对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视——主动加强对外资企业服务、及时回应企业关切、为企业解读相应法规政策。作为成都重要对外交流的桥梁,成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就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去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投用,成都成为继北京、上海后中国内地第三座拥有两个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为充分发挥这一区位优势,进一步建设和发展成都枢纽经济,并为广大在蓉外商以及外籍人士营造更好的国际化交通物流环境,我们邀请了近百家涉外机构、商协会、公司和相关政务部门共同开展了一场政企交流研讨会。”袁昕介绍。

正式会议之外,袁昕日常也不放过任何一个向外商传递成都的机会。“今年,我们在‘外商企业在蓉代表座谈会’上,向与会嘉宾赠送了由成都市地志办、成都年鉴社编辑,新华出版社出版的《成都年鉴(2020)》,引起西班牙、韩国驻成都总领事,英国驻重庆总领事等在内的众多外宾们的热烈反响。”袁昕拿起一本书向记者介绍,“随着厚植绿色生态本底、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等工作深入开展,成都更加美丽开放的城市形象已跃然纸上。”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00家,外商直接投资(FDI)16.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77%。“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向世界推介成都公园城市之美,让更多外国企业爱上成都、留在成都。”袁昕说。

【记者手记】

从成都走向世界

“欢迎来成都交流与合作!”

这是袁昕奔走在各个会场,递出名片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它不仅是袁昕十年如一日热情推介成都的缩影,更映照出这座城市“从中西部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姿态。

天府之土,沃野千里,却山川重阻,但成都自古以来就不封闭——

历史上的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南北丝绸之路的连接点。从这里出发的商队,穿越戈壁沙漠、跨过绿洲草原,推动蜀锦北去、茶叶西行,换回棉花、羊毛等物产,丝绸之路长期繁荣。

过去十年,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如今的成都,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下,蜀道从天堑变通途,“双机场”通达五湖四海、国际班列穿越广袤大陆,越来越多的全球产品摆上了成都人的货架、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在这里找到“诗与远方”,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在这里开创发展新事业。

从《财富》全球论坛、G20成都会议,到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22届全体大会、2019世警会,再到即将举行的世乒赛、大运会、世界科幻大会……这些国际性会议和赛事中,成都将以蓬勃盎然的发展、日新月异的变迁,向世人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壮美画卷。放眼未来,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一个更加开放的成都,定将闪耀在世界舞台。

【对话】

创造更多让世界念念不忘的名片

记者:目前成都国际友城及友好合作关系城市共100多座,您觉得友城对于一座城市的对外开放起着什么作用?

袁昕:友城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外交往的成绩。我觉得,成都这张“答卷”可以打高分。友城关系的缔结,有利于双方企业加强经贸往来、企业间的紧密联系,又反哺城市发展,是一种正向的螺旋上升关系。

记者:自担任成都市外商协会会长以来,成都外资营商环境有何变化?

袁昕:“全面、法治、便利”,这三个词是我对成都这些年外资营商环境变化的概括。国际产业链的产生,取决于营商环境是否有充分的竞争力,成都营商环境在持续优化。

据我了解,目前成都有312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并且吸引了大概3000多家外资企业,累计外商投资已有近千亿美元,这些都是成都营商环境向好的佐证。我相信,在未来,成都与世界联系会越来越紧密,整体营商环境也会不断成熟,能够引进来,也能走出去。

记者: 聚焦优化海外高校、行业组织、海外人才在成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你认为成都应该如何利用好公园城市本底,全面建设服务开放型经济体系?

袁昕:我身边很多外国朋友对我说,成都非常宜居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成都很显眼的一张名片,但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创造更多让世界念念不忘的名片。

我认为,要用好成都原有的历史文化资源,比如咱们的金沙遗址,能不能让它像金字塔那么有名?这些文化标识,不仅可以加深外企对成都的了解,吸引外资,也是增加成都文化底蕴的途径,让我们的公园城市真正独一无二。

地方志中的成都十年

2018年

1月2日

成都市第一批次公共租赁住房开始进行承租意向登记。此批次配租房源共3659套。

1月23日

成都市监察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成都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2月1日

《2017中心城市发展年度报告》发布。成都市位列第五,领衔由7个城市组成的国家中心城市“第二方阵”。

2月11日—12日

到成都调研考察。于11日到天府新区考察,并提出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12日,到成都市率先推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郫都区唐昌街道战旗村考察,并亲手买下一双非物质文化遗产——唐昌手工布鞋。

5月11日

天府公园城市研究院挂牌成立。

5月28日

生态环境部联合城乡住建部正式启动对成都市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专项行动。

7月1日

成都市首条主题绿道——三环路熊猫绿道全线贯通开放。

8月1日—3日

第二届国际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成都市举行。论坛由联合国人居署、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共同主办,发布《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城市导则》,提出成都市可持续发展未来愿景——打造成为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城市。

11月26日

成都市获“201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是成都市第11次获此称号。

资料来源:《成都年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李菲菲 杨升涛 白洋 刘金陈 实习记者 魏捷仪 黄雪松 制图 江蕊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