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关于日食的记录 读通鉴之十四日食(1)

庚子年五月乙未日,夏至。日有食之。

日有食之,就是日食的意思。日食,又称日蚀,古人见日月之亏,如虫食草木之叶,以为太阳被什么东西吃了,故称日食。

现代的人,粗知科学,略懂天文,知道日食不过是一种天象,乃是地球月球与太阳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恰在太阳与地球之间,将太阳的光线挡住了,人们看不到太阳全景的一种天文现象。然而在古代,日食可是一件大事,是关系到皇帝和政局的大事。因此,史官们逢食必记。

古代关于日食的记录 读通鉴之十四日食(2)

《竹书纪年》记夏仲康五年秋九月庚戌朔(约公元前二十世纪)的日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据统计,从春秋到乾隆年间,中国史书记载的日食大约近千次。

《资治通鉴》周纪第一卷里就有两次日食记录。周烈王元年,公元前三七五年,日有食之。七年,公元前三六九年,日有食之。

古人认为,天象与人世间是相互感应的,即天人感应学说。古人云:“此则系乎人事之感。盖臣子背君父,妾妇乘其夫,小人陵君子,夷狄侵中国,所感于是,则阴盛阳微而日为之食矣。是以圣人于春秋,每食必书。”在古人眼里,大到一个国家里,臣子背叛君王,夷狄侵扰中原,小到小人欺凌君子,妻妾威压丈夫,都是阴盛阳衰的异象,因为天人感应,上天就会用日食的天象来向人间示警。

古人既然认为天人感应。因此,一旦君王失德,或者人间存在冤狱,上天就会降下灾祸以示惩罚,“灾异之作,以谴元首”。于是,古代帝王每逢异象或是自然灾害,就认为是上天在惩罚自己的过失。皇帝在赈灾的同时,还要检讨自省,或作'罪己诏",或自减饮食,以期得到上天的原谅。

古代关于日食的记录 读通鉴之十四日食(3)

日食被赋予了很深的政治意义,所以古代司天监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预报、记录日食。《史记·夏本纪》有记载:“帝中康(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夏朝仲康之时,命殷侯掌管六师。羲和部落负责预报记录天象。有一天,河南安阳的人们正在田野收种渔猎,忽然天地暗下来,太阳一下子不见了。人们惊慌失措,不知出现了什么大事。没多久,太阳复原,天地又恢复了原样。原始农业,对太阳的依赖性很强,出于对太阳的敬畏,人们认为出现日食是一种不祥之兆。羲和因沉湎于酒,未能对这次日食做出预报,结果引起了混乱。仲康一怒之下,令殷侯帅军征讨羲和部落。羲和这一失职行为导致了部落的灭族。

古代关于日食的记录 读通鉴之十四日食(4)

许多皇帝,在日食发生之后,都要下罪己诏,深刻检讨自己的过失,希望得到上天的谅解。《史记》汉文帝本纪载:“十一月晦,日有食之。十二月望,日又食必。上言:朕闻之,天生蒸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誡不治。乃十一月晦,日有食之,适见于天,灾孰大焉!……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丐以告朕。”这一年是汉文帝二年,公元前一七八年,因为史官的笔误或是故意,连续两个月都被记录了日食。因此汉文帝下了罪己诏,说: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出现日食,这是上天在表示谴责,没有比这更大的灾祸了。诏令下达后,大家都要思考我得过失或是见识、考虑问题不足的地方,都要告诉我。相信作为汉文帝来说,他的诏令是发自内心的。

古代关于日食的记录 读通鉴之十四日食(5)

当然此后几千年的时间里,也有许多皇帝,在日食发生时,也下了罪己诏,但纯是应付公事而已。因为到了宋代,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日食发生的原因,知道日食只是一种自然现象,跟政治人事没一毛钱的关系。但是,史官们也还是认真记录着这种天象,皇帝们也仍然一本正经的下着罪己诏。

撇开日食不说,其他一些自然灾害,如暴雨引发洪水,干旱导致饿殍遍地,等等,大多也有人祸的成分。灾害面前,为政者利用这个检讨自省的机会,检视一下政策上的失误并做一些弥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对维护自己的统治是非常有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