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城市相比,英国首都伦敦可能最早认识了大气污染这位不速之客。

早在中世纪,伦敦就开始出现煤烟污染大气的问题,当时英国国会还颁布过国会开会期间禁止工匠使用煤炭的法令。但自从工业革命开始后,由于工厂大多建在市内,居民家庭又大量烧煤取暖,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最终造就了著名的“雾都”。

伦敦环境污染及治理 雾都伦敦之痛(1)

图片转自网络

进入20世纪后,虽然英国对工厂加强了管理,煤烟污染有所减轻,但并无质的改观,而到20世纪50年代,形势反而变得更加严峻。

1952年12月3日,伦敦迎来一个难得的好天气。这一天,从北海吹来的一股风,将伦敦上空的浓雾彻底吹散,空气十分清新。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灾难正悄悄降临。

1952年12月5日,一个异常情况出现了:伦敦处于死风的状态,当时的风速不超过每小时3公里,几乎是静止的。伦敦空气中积聚的大量烟尘经久不散,又因风力太弱无法被带走。于是,大量煤烟从空中飘落,城市迅速被烟雾笼罩。就这样,雾云在伦敦市上空悬浮了5天,空气中的烟雾量几乎增加了10倍。当时,伦敦正在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中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

据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此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死于呼吸系统疾病。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震惊世界的“雾都劫难”中,伦敦的交通几乎陷于瘫痪,不仅大批航班被取消,甚至白天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都必须打开大灯。双层巴士只能借助于雾灯缓慢地在市区行驶;警察甚至要使用燃烧着的火把,以便在烟雾中指挥交通。

伦敦环境污染及治理 雾都伦敦之痛(2)

图片源自网络

小编认为城市的工业布局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现在的我们既要经济高速发展,又要注意环境保护,那么城市的规划和环保设施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