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2)

2021年的电影院

属于武汉人

“跨年看电影克?”

“看么斯?”

“武汉话拍的武汉事,看不看?”

“咦额~那得看!”

前几天,《穿过寒冬拥抱你》跨年上映,把我们拉回武汉暂停的那段时光。

而且,片中基本上全员武汉话,作为武汉人我二话不说就冲了!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3)

// 《穿过寒冬拥抱你》电影海报

电影不算好看,但是朱一龙那正宗的武汉话,还真si那个事咧,包括所有的群众演员,都是一口正宗的武汉话,听得人蛮舒服。

其他几个非武汉籍的演员,口音有点出戏,也看得出很努力在学。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4)

// 《穿过寒冬拥抱你》预告截图

仔细想想,从《扫黑风暴》里圈粉无数的海总,到元旦档最热门的《穿过寒冬拥抱你》,武汉话,终于出圈了!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5)

说起武汉话,大部分人第一反应就是:太凶了。

关于这一点武汉人自己也深有体会,因此一派人拒绝再将这样不“优雅”的武汉话传承下去。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6)

我10年出生的小表弟,虽然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但是一句武汉话也不会讲,也不愿意讲。

这可能也是武汉人普遍的感受——

小伢们都不说武汉话了。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7)

一部分家长觉得武汉话是“糟粕”,粗鲁又难听,害怕武汉话会教坏孩子;

另一部分家长觉得无所谓,没有刻意去教,因此在“说好普通话”的大环境下,武汉话就自然被“淘汰”了。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8)

不光是小孩子,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也有种分裂感,不知道什么时候该用武汉话,什么时候该说普通话,就干脆只讲普通话。

一些老词汇也似乎在被我们淡忘,像什么“滴多”“啧得pang腥”“信鸟你滴邪”除了老武汉人,很少再有人用了。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9)

但武汉话绝不该就此消失!

作为一个码头城市,武汉人说的话泡了江水,坐了游船,靠到岸边,逐渐直率响亮、有情有味。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0)

“有些词,非得用武汉话才行!”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武汉话总是能很传神地描述出想表达的那个感觉,比如:

“输液”叫作“打吊针”

“丢脸”叫作“掉底子”

“护肤品”叫作“香香”

……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1)

随着生活的变化,武汉人也在不断创造出新的词汇。

比如建国之后才出现的“咨皮(橡皮擦)”、“麻木(三轮车)”;七十年代中才开始流行的“老特(爸爸)”、“拐子(哥哥)”

据网友回忆,红极一时的“信了你的邪”,也只是10年前才创造出来的。

武汉的方言简单明了,武汉的腔调率直敞亮,就跟武汉的人一样,讲究一个“胃口”。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2)

“夸夸九头鸟,说说武汉伢。”

2000年,一部武汉方言情景喜剧《都市茶座》出现,成为了武汉人的每日必追。

“岔巴子”、“王发泡”、“郑麻木”,各种武汉小人物展现的都是武汉重情尚义的人情味。

谈到《都市茶座》,就不得不说到武汉说唱团

2012年,武汉方言舞台剧《海底捞月》一登场,就创造了票房奇迹。

将传承武汉话作为职责的武汉说唱团,总有本事精准地点到武汉人的笑穴。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3)

再近一点,初代汉产网红“NG家的猫”也是不能不提。

我上大学的时候,遇到个听得懂武汉话的外地同学,老是在我面前秀武汉话,说是跟着NG学的!

一个快活的武汉“胖子”(现在不是了),就这样嚣张得要教全国人民讲武汉话。

码头联通东西南北,武汉话在融汇中走来,是一个活性很强的方言,也一定会继续随着现代进程演化,成为更普适的语言。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4)

最近这几年,武汉人的生活起起落落,但武汉话曝光的机会却是稳步提升。

短视频上有他们

“牛筋牛筋牛筋!”

一开始,李傅清也只是想记录自己和老杨的生活,谁知道靠着自己的“怪”口味就成了全网干饭人模仿的对象。

跟着他的镜头,还能看到保成路那一带,开店、摆摊子的武汉人的日常。

没有技巧,就是最平常的事,最平常的武汉人。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5)

有人羡慕他,有人羡慕老杨,也有人跟着他一起“腌鱼腌鱼腌鱼!”来一句快乐的武汉味。

随着短视频的兴起,有想法的武汉人也闲不住了,有人把武汉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演给大家看,还有人把武汉人的生活记录下来。

“武汉人好有趣”“武汉人好可爱”,是大家看到武汉人的那些小特点之后,终于抛开了“武汉人都很凶”的成见。

特别是当《扫黑风暴》中的海总通过武汉话成功出圈之后,“有些话就得用武汉话说”,成为一种对武汉话的认同。

音乐播放器里有他们

“这,就是武汉精神”

03年的夏天,一个武汉人在论坛上发帖,号召武汉热爱街头文化的人出来聚聚,于是武汉最老、影响力最大的说唱团体“No Fear Family”从此诞生。

《武汉蛮san》、《武汉精神》、《惟楚有才》等武汉方言rap,用街头精神来唱武汉精神。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6)

疫情期间,武汉的说唱歌手集合,用一首《武汉加油搞!!!》,鼓励“封了一座城也救了一国人”的武汉人冲出阴霾。

除了rapper在唱武汉,也有民谣歌手把武汉娓娓道来。

“冬天腊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

汉阳门的花园,家家煨的藕汤,和最温暖的家。

冯翔把最温柔的武汉话写进歌里,成了我走出武汉后夜夜疗愈思念的灵药。

大屏幕上有他们

曾经,我们能说得出的武汉话电影,还是2012年的《万箭穿心》和《浮城谜事》,等了七年之后才盼来又一部《南方车站的聚会》。

而2021年《中国医生》和《穿过寒冬拥抱你》两部电影的出现,武汉话在院线露面的次数越来越多。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7)

虽说因为主演基本上都不是武汉本地人,难免说的都是一口“弯管子”武汉话,甚至说出点四川话的味道。

但问题不大,即使是有些“弯管子”的武汉话,从用词和语气之间,也能看出来武汉人专属的汉派气质。

我在观影期间,能多次听到观众一起小声地复读演员的台词,有时是在玩味这些可爱的“不地道”,有时则是在体会武汉话的那种调调。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8)

只要武汉话在荧幕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就会有人愿意去学、去模仿这份汉味。

当大家越来越喜欢武汉,武汉话的出圈势在必行!

///

我有一个广东朋友,在武汉生活,喜欢把武汉话和广东话杂起来用:

“今日去食‘克马’好乜?”

“你依噶(现在)在揍莫斯啊?”

每当我觉得武汉话是不是没有人愿意讲了,想到他都会觉得是一束光。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19)

去了解和学习一种方言是需要时间的,武汉话和武汉人这几年一直在慢慢出圈的路上。

慢慢的,几年后,大家提起武汉话,会说的不会说的,都能讲一句“nia七了冇撒!”

武汉话你怎么说(登上大银幕的武汉话)(20)

武汉有山,龟山和蛇山

武汉有水,长江和汉水

武汉的话,最是武汉人的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