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贝鲁特港口大爆炸近一个月后,当地时间8月31日,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正式任命穆斯塔法·阿迪卜为该国新总理,负责组建新一任政府。

几个小时后,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贝鲁特,在大爆炸后第二次访问黎巴嫩。马克龙在抵达贝鲁特机场时表示,黎巴嫩应尽快组建新政府,以带领国家走出当前危机。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大爆炸后黎巴嫩刚任命新总理)(1)

马克龙到访黎巴嫩。/Politico报道截图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8月4日发生大爆炸,造成超过180人死亡、6000余人受伤。8月6日,马克龙到访黎巴嫩,成为大爆炸后首位到访黎巴嫩的外国领导人。

距离贝鲁特大爆炸已经近一个月,黎巴嫩政局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何法国总统马克龙如此关注黎巴嫩局势?

黎巴嫩驻德大使被任命为新总理,负责组建新政府

当地时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口突发爆炸,半个城市几乎被夷平,超过180人死亡、6000余人受伤。贝鲁特市长阿布德称此次爆炸为“黎巴嫩的广岛核爆炸”,是一场“国家灾难”。

黎巴嫩官方表示,引发爆炸的是存放在贝鲁特港口的2750吨硝酸铵。这批硝酸铵在贝鲁特港口存放了六年之久,其间港口官员多次发出警告但却被忽视。爆炸引发了黎巴嫩国内新一轮反政府抗议,一周后的8月10日,黎巴嫩政府宣布集体辞职。

此后的20天内,黎巴嫩各派系之间因总理人选陷入僵局。一直到8月31日,黎巴嫩驻德国大使穆斯塔法·阿迪卜(Mustapha Adib)获得了议会多党派的支持,最终被任命为黎巴嫩新总理,负责组建新一任政府。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大爆炸后黎巴嫩刚任命新总理)(2)

黎巴嫩任命新总理。/FT报道截图

据BBC报道,现年48岁的阿迪卜有法学和政治学博士学位,曾在法国和黎巴嫩大学任教。阿迪卜此前曾担任前总理米卡提的顾问,2013年开始担任黎巴嫩驻德国大使。

阿迪卜此前并未进入公众视野,但来自伊斯兰教逊尼派的他获得了多位前总理的支持,包括领导着黎巴嫩主要逊尼派党派“未来阵线”的前总理哈里里的支持。根据黎巴嫩的教派权力共享体系,总理职位必须由逊尼派穆斯林担任,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担任,国会议长则由什叶派穆斯林担任。

据CNN报道,阿迪卜在总统府接受任命时表示,“没时间讨论、给出承诺或是表达希望了。必须开始行动。”他指出,必须尽快组建新政府并立即开始实施改革,“第一步就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达成协议”。

中东问题专家、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院长李绍先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名不见经传的阿迪卜成为各派系联合推选的新总理,机遇和挑战并存。阿迪卜面临的优势是,他是在大爆炸后的危机之中接任总理的,这个时候的黎巴嫩面临着比较有利的发展条件——一方面国际社会积极给予援助,另一方面国内改革呼声非常大。因此他实施改革、推动发展的条件比较有利。

但阿迪卜要带领黎巴嫩走出当前的困境,仍然非常困难。李绍先指出,在此次大爆炸之后,各方指出了黎巴嫩危机的两个沉疴,一个是持续数十年的教派分权,一个是外国势力交错。这两个因素导致黎巴嫩权力分散、腐败深重、政府执政效率低下,某种程度上也加重了该国的社会经济危机。因此,此次危机之下民众希望彻底改革政治。但目前来看,阿迪卜和刚辞职的前总理迪亚卜非常相似——两人都是在危机之中上台、都是技术官僚,迪亚卜上台8个月未能解决黎巴嫩危机,阿迪卜要实现也将非常困难。

大爆炸后,马克龙二度到访黎巴嫩

就在阿迪卜被任命为黎巴嫩新总理几个小时后,法国总统马克龙再次到访黎巴嫩。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8月31日晚,马克龙抵达贝鲁特机场,黎巴嫩总统米歇尔·奥恩到场迎接。马克龙对现场记者表示,黎巴嫩必须尽快组建新政府,以拯救这个国家。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大爆炸后黎巴嫩刚任命新总理)(3)

马克龙和黎巴嫩总统奥恩。/路透社推特截图

事实上,黎巴嫩政府多名高级官员表示,马克龙的干预在新总理任命中非常关键。在刚过去的周末,马克龙和黎巴嫩领导人们多次电话沟通,要求他们尽快就新总理人选达成一致。

在贝鲁特大爆炸后,马克龙成为第一个到访的外国领导人。8月6日,马克龙来到了爆炸后的贝鲁特,除了视察爆炸现场外,他还和黎巴嫩领导人们举行了系列会晤。当时,马克龙就呼吁黎巴嫩进行“政治改革”,称黎巴嫩处于多重危机之中,只有改革才能拯救这个国家。

黎巴嫩的危机由来已久。在大爆炸之前,黎巴嫩就处于深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中,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该国面临着内战之后的最大危机。在贝鲁特大爆炸后,国际社会纷纷予以援助,马克龙也呼吁国际社会帮助黎巴嫩,称若无国际社会帮助该国或将再次陷入内战之中。

此次再次到访黎巴嫩,马克龙将推动黎巴嫩政府实施改革,打击腐败和财政浪费等问题。这一点也是国际社会提供财政支持的前提条件。

8月31日,马克龙还在社交媒体推特上用阿拉伯文发文,称他如约再次到访黎巴嫩,将和黎方一起“为了黎巴嫩的重建和稳定创造必要的条件”。

黎巴嫩和法国之间有何渊源?

在贝鲁特港口大爆炸后,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表示将对黎巴嫩提供帮助,但法国是第一个领导人到访该国的国家,也是对黎巴嫩爆炸后的重建和稳定最为关注的国家之一。

事实上,黎巴嫩和法国一直以来都是亲密盟友关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黎巴嫩被联军占领,由法国军队接管。1920年9月1日,法国将叙利亚和黎巴嫩合并成为大黎巴嫩国(greater Lebanon)。一直到1943年11月22日,黎巴嫩摆脱法国委任统治正式宣布独立,成立黎巴嫩共和国。

在法国统治期间,黎巴嫩成为贸易中心,首都贝鲁特被称为“中东小巴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但到了1975年,黎巴嫩爆发了一场持续15年的内战,严重损害黎巴嫩的经济。内战结束后,法国持续对黎巴嫩提供帮助,包括增加直接投资等。目前,共有近15万黎巴嫩人生活在法国,许多人拥有黎巴嫩和法国双重国籍,双方有着难以分割的关联。

据英国《快报》报道,在大爆炸之后,有数万人联名请愿,呼吁法国在未来10年内再次接管黎巴嫩。

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大爆炸后黎巴嫩刚任命新总理)(4)

世界银行:改革、重建一个更好的黎巴嫩。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中东问题专家田文林对新京报记者表示,法国和黎巴嫩之间的渊源非常深厚,一战后相当长的时间内,黎巴嫩都由法国委任统治。也因此,法国一直将位于地中海东岸的黎巴嫩视为其重要的势力范围,对于黎巴嫩国内局势非常关注。此次大爆炸后,马克龙积极提供帮助、两度到访黎巴嫩,也是希望借此次机会扩大其在中东的影响力。

从黎巴嫩的角度而言,作为一个中东小国,它需要在大国之间寻求平衡以发展自己。田文林指出,尤其是在国内经济局势非常糟糕的背景下,黎巴嫩已经无法单靠自己的力量走出困境,因此只能寻求外部大国帮助来寻求发展的生机。

李绍先则认为,黎巴嫩国内的政治、社会、经济危机非常深重,黎巴嫩人将法国视为“救世主”,但法国可能也心有余而力不足。黎巴嫩的危机直接关乎该国整个政治架构以及建国以来一直实施的教派分权,这不是法国能够改变的。此外,法国和欧盟本身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在中东问题上心力不足。

新京报记者 谢莲

编辑 白爽 校对 李项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