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蔚晓贤 通讯员 冯振宇
生命高于一切。在疫情之下,更能体会这句话的宝贵。3月16日,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一科收治一名突发大量呕血的患者,在核酸检测尚无结果的情况下,医院启动绿色通道,按照急危重症患者处理程序规定为患者紧急手术。医护人员做好防护,争分夺秒开展手术,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再一次用实际行动证明:在生命面前,一切困难与风险都值得去挑战与承担。
患者家中突然大呕血
3月16日下午,刚下夜班的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一科张兆美主治医师接到了科里的电话,一名患者突发大量呕血,情况十分危急,正在往医院来的路上,需要她回去处置。
张兆美根据反馈的情况初步判断,这名患者可能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多年的经验告诉她,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张兆美马上打电话将相关情况告知科室张小茜主任、焦建新主任医师,自己也不顾刚下夜班的疲劳急忙赶回医院。
此时,新冠疫情让原本正常的就医变得复杂而谨慎。而这一天,突然而至的降雨也让原本就寒冷的天气变得更加阴冷。
下午5点左右,患者被家属送到医院。此时,医院已经为其开通绿色通道,根据防疫要求,医院快速为患者进行COVID-19核酸检测,随后将其安置在消化内一科隔离病房。夜班值班医师邱凤娇和另外三名医师立即上前查看,此时患者脸色苍白,伴有头晕恶心等症状,虽然意识清醒,但已无法自行走动。
训练有素的护士快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急测实验室指标,并立即给予快速扩容、抑酸、止血等措施,并做好备血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从家属那里了解到,患者今年57岁,当天吃过午饭后不久感觉胃部不舒服,有呕吐感,到下午4点多的时候,突然开始呕血,根据家属描述医护人员估算,患者在家中已呕血三四百毫升。
医护人员一边等待核酸检验的结果,一边对患者密切观察,直到当晚8点20分左右,患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未再出现呕血情况。然而,正当医护人员稍微松口气的时候,患者再次大量呕血,随即心率增快至105次/分,血压降至100/60mmHg。
“这样不行,患者一定仍有活动性出血!”张小茜主任、焦建新主任医师一致考虑认为,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而危及生命,与患者家属进一步沟通、交代病情及风险后,决定实施急诊内镜检查。
紧急手术患者转危为安
然而,一个原则性问题摆在大家面前:尽管已经用了最快的速度,但患者的COVID-19核酸检测结果尚未回报。
“患者呕血量太大了,不能再等了。”张小茜主任告诉记者,生命是第一位的,她和焦建新主任医师决定根据医院疫情形势下急危重症患者处理程序规定,为患者紧急手术。
张小茜马上指挥调度医护人员做好全面防护,然后冒雨将患者送往腔镜中心。在此途中,患者再次呕血,连续数次呕血,累计已有一千多毫升,情况十分危急。此时,麻醉科王鹏医师、腔镜中心张磊护师以及从家中赶回的李文文主治医师均已到位并准备就绪,由张小茜主任亲自操作内镜。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拉开序幕。张小茜主任通过急诊内镜下发现,患者食管全段血肿、贲门黏膜撕裂、胃底巨大血肿破裂出血,“呕血的原因找到了,再晚一些,后果不堪设想。”张小茜随即为患者进行了内镜下电凝止血、贲门黏膜撕裂钛夹封闭术止血。经过约40分钟的紧急手术,内镜直视下,患者胃部已无活动性出血,初战告捷,患者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
所有的医护人员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大家早已饥肠辘辘、身心俱疲,有人看了看时间,已经到了午夜11点钟。而此时,患者的核酸检测结果也出来了:阴性。随后,患者被送回隔离病房继续观察。
3月23日,距离手术已经过去了7天,患者已经可以吃一些流质食物了。张小茜告诉记者,患者目前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稳定,也无便血情况,说明胃部已经不再出血了,再观察两天就可以出院了。
在潍坊全市全力以赴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背景下,这一次就医经历让患者及其家属们感慨万千,也为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一科医护人员的果断处置表示由衷地感谢。大家都清楚,没有医患之间的信任,没有医院各科室部门的高效衔接、资源的及时调配与保障,这次抢救不可能如此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