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兵接受记者采访。 山西晚报记者 武六红 摄
无论是久负盛名的平遥古城,还是清新雅致的三多堂雕梁画栋,抑或是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绵山……这些富有晋中地域特色的一张张名片,渗透到晋中文化生态的方方面面,记录着这座城市独特的质感和人文风貌。打磨晋中文化名片,讲好晋中故事,全方位展示晋中形象。5月15日,“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融媒体采访团记者采访了晋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兵,与他一同感受晋中独特的人文魅力,憧憬晋中未来的文旅新生态。
一座晋中城半部中国史
美景的定义是什么?是花,是海?是山川,是湖泊?是宏伟坚固的城墙?是巍然屹立的古塔?是,也不是。是一砖一瓦,是一物一人。真正的风景,是映在眼里,打在心上。有动人的故事,有厚重的历史,有触动的情感,有令人神往的古,还能给人带来魂牵梦萦的今,这就是晋中。
晋中位处三晋腹地,文化厚重,底蕴深厚,是华夏古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享誉国内外的晋商故里。拥有大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农工并举、商儒结合、乐武相济的多元复合的文化生态特征,是华夏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留存历史,为藏风纳气福地;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庄园、三多堂雕梁画栋,是民间建筑瑰宝;太谷孟母故里、寿阳寿星福地、牛郎织女故事发源地和顺承载美好企盼,介子推割股奉君书写忠孝大义,左权麻田八路军总部等地传承红色的革命基因。从历史长河中走来,时间积淀为人文风气,文化凝结成精神内核,赋予晋中中和宽厚、海纳百川的独特气质。
近年来,晋中市陆续捧回三大“国字号”金字招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为践行“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晋中市将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牵引性工程、引领文旅融合的重要抓手,展现出了其文化生态的新魅力。
文旅转型晋中先行
“不论是榆次老城,还是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王家大院,贯穿晋中的一条主线就是‘大院文化’。其实这就是晋商文化组合,把这个文化串起来,以此举发展晋中的地域,这就是文化生态旅游保护区的一种界定。”王兵解释道,金字招牌如何接地气,其实就是体系化、规模化。人们来晋中旅游,不仅仅是来参观来学习,而是要有度假的体验,在晋中的各大景点中体味历史、感悟先辈。“游客们来到景区,看到的首先是历史,其次能够通过历史,感受到先祖们的故事、理念、心路,感悟到先祖的文化,感受到土地中蕴藏的文脉、商脉,这就是从精神上打造晋中的护城河。”王兵讲道:“其次再在物理方面利用科学技术保护现有的遗址,在风吹日晒雨淋中,在千万游客人来人往中,使遗址得到保护,得以永存。”
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三张“国字号”金字招牌,是晋中对自己坚定文化自信、传承文化根脉的肯定与认可。“文旅转型、晋中先行”,晋中将紧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晋中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三大品牌契机,依托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及特色产业等资源优势,进一步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做优晋商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等名片,积极推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历史文化遗产真正与现代社会融合共生,奋力在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在文化生态保护区方面,通过开展非遗系统性保护行动、晋中文化生态整体保护行动、理论研究和宣传提升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行动、非遗旅游融合行动“五大保护行动”,让保护成果惠及全民。在全域旅游示范区方面,以康养、休闲、度假为重点,做好文旅、文物、文创融合大文章,培育新增一批A级景区、夜间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为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方面,实施好公共文化设施提档、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改革“四大重点工程”,不断提升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
“晋中市文旅大有可为,寻访文化新名片,既是一个目的,也是我们做好文化生态工作的抓手。”王兵认为,将文化名片打造成国家的标准模式或者游客心中理想的样子,其过程就是在服务游客。如何利用好晋中已有的品牌形象?如何将悠久的文化与中国最古老的文明阐释结合起来?如何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增加参与感,体会到历史的厚重,与古人共鸣?从服务、游览路线、公共配套等各个方面入手,只有这些都令游客满意,才是真正做好了文化生态保护,真正打造好了文化新名片。
什么是新?王兵举了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故宫是历史的,但故宫也一定是现代的。故宫是‘旧’的,因为它始建于1406年,但故宫又是‘新’的,因为每一次去故宫,游客的心境是不同的。每一次去故宫,你都会有新的认知、新的看法。先辈给我们单纯的建筑、单纯的存在感,它一定是旧的,但是古老的建筑、古老的文化会在新的历史时代中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赋予新的内涵,给人新的视角和眼界。”
接下来,晋中将深入挖掘黄河流域文明、晋商万里茶道、晋中革命历史等灿烂文化,引导老字号、老手艺、老物件等传统工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出更多有灵魂、有内涵、有品位的文艺精品,打造更多假日游、周末游、研学游、康养游、休闲游等新场景,持续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进一步擦亮古城大院、红色太行、民俗风情等文旅名片,让晋中历史文化遗产“传”下去、“活”起来、“走”出去。
晋中有最美的诗和远方
晋中遍地是文化,处处皆美景,这里有看不尽的风光、说不尽的故事、享不尽的浪漫,将晋中的故事串起来、读起来、讲出去、传出去。“做好文化名片,一定要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王兵总结道,“要深挖文化丰富内涵,让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有故事、有看点;要提高服务水平,全方位提升游客吃住游体验;要创新传承推动利用,积极推出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非遗工艺品;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充分利用名人效应、戏曲展示等手段,持续景区景点的知名度影响力;要坚持数字化赋能,将全市文化遗产、名胜古迹、自然资源虚拟化再造,实现晋中旅游从“景色好”到“体验好”。总之,我们要争取做到每一个游览的地方,都可以让大家有看头、有住头、有吃头、有买头、有说头、有学头、有想头、有回头。人与文化相融共生。”
“一城一院一古镇”(平遥古城、乔家大院、静升古镇)、“一山一水一支歌”(太行山、云簇湖、左权民歌汇)、“一谷一带一高地”(山西农谷、乡村度假带、服务新高地)是晋中市接下来文化生态建设的重点,晋中市宣传部将充分调动各级媒体积极性,激发开拓性与创造力,形成百花齐放的宣传局面。
王兵介绍:“非常荣幸能够成为此次‘寻访山西文化新名片’大型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的举办地点,亦是此次活动的首站、出发点。这是山西晚报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也希望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让更多的人看到晋中、了解晋中、向往晋中,前来领略晋中风采。这里有诗,还有远方!”
山西晚报记者 张琪
(责编:李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