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患帕金森病已经10年了,最近药效慢慢变差,医生建议做脑起搏器手术,我想问一下,手术风险有多大?手术后是否一样要吃那么多药?手术后会产生其他的不良反应吗?症状改善后能够维持多长时间?谢谢!”

一般来讲,如果帕金森患者觉得药效差了的话,肯定是需要调药的。也有一部分帕金森患者在这个时候选择脑起搏器手术,当然,如何选择要根据病情而定。

帕金森脑起搏器手术成熟了吗(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手术安全吗)(1)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手术的风险有多大呢?

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手术是一个高技术的微创手术,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以及医生的经验积累,现在安全性是非常高的。但大家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安全性再高也是手术,是脑部微创手术,并不是零风险。另外,手术的风险跟患者的年龄也有关系,在专科医院,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手术年龄最高的患者可以达到80岁,最小的几岁,但80岁做手术和60岁、40岁做手术,风险系数肯定是不一样的。

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手术具体有哪些风险呢?

除了术后发烧、伤口发炎、麻醉意外等常见的手术风险,在脑起搏器手术过程中,当植入电极时,可能会引起脑部血管破裂导致出血,出血量在1ml到2ml容易处理,如果出血量大容易引起脑溢血,但这种概率是比较低的。总体来讲,帕金森病的脑起搏器手术安全系数较高,目前没有出现过非常大的并发症。手术之后也没有非常大的不良反应,其他一些小的不良反应都是可以接受的。

帕金森脑起搏器手术成熟了吗(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手术安全吗)(2)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手术之后还要吃很多药吗?能维持多久时间?

一般来说,如果是做STN核的DBS手术,之后减药是可以达到一半左右的,但前提是帕金森患者在手术前已经充分服用了足够多的药,也就是说在做手术之前,已经进行了充分的药物治疗,那么手术之后应该可以减到50%左右的样子。症状改善后能维持多长时间呢?就目前的数据显示,DBS的效果是长达15年以上的,这是目前已经存活的在人体上的数据。

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手术后,还要注意什么?

脑起搏器的手术成功结束并不代表着治疗的结束,接受手术的患者和家属应该了解以下这些:

1、微毁损效应

脑起搏器的刺激电极植入脑内之后,会对周围的细胞产生刺激,从而造成局部组织水肿,引起与“毁损术”类似的效果,这个效果会导致帕金森症状有所减轻,甚至完全消失。患者和家属应该知道,此时的症状并不是脑起搏器的治疗效果。

2、术后开机

手术后一个月左右,患者需要进行开机程控,从这时开始,脑起搏器的治疗效果才真正开始体现。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在开机程控的当天尽量不要服用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这样才能让程控医生正确了解电极刺激产生的治疗效果,从而设定正确的治疗参数。

3、及时程控、药物调整

在开机之后的半年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定期进行程控,程控医生会对刺激参数及服用的药物的种类和药量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果遇到严重异动、症状突然加重等突发情况,应该尽快去医院寻求程控医生的协助。经过半年左右的适应和调试,患者的症状稳定之后,患者也应该按照与程控医生的约定,按时回医院进行复查。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脑起搏器的手术是相对安全的,帕金森患者可以进行脑起搏器手术评估,通过手术改善运动障碍。

#帕金森##脑起搏器##清风计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