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怎么看,酷吏都不是一个褒义词。它所包含的残酷、暴烈的特征,让人联想到诸如“请君入瓮”的典故,而且被称为酷吏的人往往不得善终,这些都为酷吏这个词蒙上了一层贬义色彩。

而张汤可以说是酷吏中的代表人物,他是汉武帝时期的廷尉、御史大夫。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1)

张汤剧照

张汤在法律方面也算是家学渊源了,父亲是长安县丞,这相当于是长安副县长,主管文书、刑狱等工作,是真 正的法律工作者。

从小,张汤就受父亲影响,是个另类小神童,有趣的是,他居然审过老鼠。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2)

张汤审鼠

有一天,小张汤的父亲出门去上班。临走前,特意嘱咐小张汤说:“今天中午咱们吃肉,你就别出去玩了,老实在家看着,别让老鼠把肉给偷了。”

小张汤觉得不就是看个肉嘛,就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我一定好好看着。”可小孩子毕竟玩心重,等父亲一走,小张汤就出去和小伙伴们疯玩去了,把看肉的任务给忘到了九霄云外。

张汤的父亲下班回家,看见小张汤和一帮小伙伴们在家门口玩耍,就快步上前,揪住小张汤的耳朵,大声呵斥道:“我让你看着肉,你居然出来玩?如果肉被偷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小张汤赶紧跟着父亲回家,进了厨房一看,果不其然,一大块肉全被老鼠给偷走了。

父亲一看这情况,一把抱住小张汤将他按在大腿上,脱下小张汤的裤子,高声说道:“监守不利,应罚二十大板!”然后抄起竹板就向小张汤的屁 股上打去,“啪啪啪”打得小张汤是哭爹喊娘。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3)

一般的小孩如果遇到这情况,十有八 九是认栽了。可执着的张汤却没不是一般的小孩,因为他觉得罪魁祸首是偷肉的老鼠,所以暗自发誓,一定要把这老鼠抓出来。

到了次日早上,父亲准备出门上班时,看到小张汤正拿着个铲子在挖墙根,父亲全当是小张汤淘气,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等到晚上回来的时候,却发现儿子已经在门口老老实实地站着了,好像在故意等自己回家一样。

小张汤看到父亲回来赶紧快步迎上去,对着父亲作了个揖,恭恭敬敬地说:“父亲大人,昨日偷肉的‘案犯’已经被我抓获,请父亲大人和我一同会审。”

父亲一听这话心想:“哟,这是把昨天的老鼠抓着了?小孩子还故意装作地要审老鼠?行,反正下班早,就陪孩子玩会儿吧。”于是就随小张汤一同进屋,审老鼠去了。

进到屋里,父亲这才发现,地上竟然有一只老鼠被五花大绑,旁边还有一块吃剩下的肉。

这时,小张汤郑重地坐在了书桌前,一拍惊堂木,“啪”的一声,然后高声喊道:“呔,大胆案犯,偷吃肉食,现在‘鼠’赃并获,你还有什么好说的?”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4)

老鼠估计是受到了惊吓,“吱吱吱”地叫个不停。

“什么?你居然说不是你偷的?那这块肉是怎么回事?看来你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说到这里,小张汤拿起不知从哪 里 找来的鞭子,站起身来对着老鼠猛抽了三鞭,打得老鼠又是“吱吱”地叫。抽完之后,小张汤再次郑重地坐下:“说,你到底是怎么做的案?”

老鼠还只是“吱吱”地叫。

小张汤听完老鼠的叫声,煞有介事地提笔在竹简上写了点什么,然后高声宣判:“经审查,‘案犯’罪证确凿,本人也已认罪,根据本朝律法,偷窃贵重财物者当斩,立即执行。”

说完就拿起一旁桌子上的小刀,“哐哐哐”就将老鼠剁成了好几块,然后拿起刚才写的竹简,双手高举着呈给自己的父亲,说道:“父亲大人,这是‘案犯’的审讯文书。”

父亲接过这卷竹简来一看,顿时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酷吏列传》原文中说:“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5)

《酷吏列传》

意思就是说,这份判决书的文辞格式,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法官写的,作为长安县丞的父亲办案这么多年,都很少能看到文笔如此成熟的判决书,他觉得自己的儿子可能真是个当“法官”的好苗子,于是便开始有意引导小张汤学习断案。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审老鼠的故事可以看出,张汤作为一位法律工作者,业务能力还是过硬的,那么他的才华到底是如何受到汉武帝赏识的呢?这事还要从张汤敢于办别人不敢接的案子说起。

张汤在父亲去世之后,就接任了父亲的职位,也成了长安的官员,一干就是很多年。

因为他自身修养很好,工作态度也很积极,办案断狱的水平很高,所以就得到了当朝权贵——汉武帝的舅舅武安侯田蚡的赏识。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6)

田蚡剧照

等到田蚡当了丞相后,就征召张汤做了长史(田蚡的秘 书 长),并多次向汉武帝推荐张汤,汉武帝一看是自己舅舅推荐的人,也不好推辞,就封了张汤做御史,专职断案。

公元前130年,汉朝后宫之中发生了巫蛊案,这在当时是一件天大的事,但是却没有人敢接这个案子,因为犯罪嫌疑人是汉武帝的皇后陈阿娇。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7)

陈阿娇剧照

陈阿娇就是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那位,她的母亲是大汉的长公主、汉武帝的亲姑妈,而且这个案子中疑点重重。

因为大家都摸不准汉武帝对这件事是个什么态度,号不准汉武帝的“脉”,判轻判重可能都不合适,搞不好可能还得把自己搭进去。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张汤站了出来,自告奋勇把这个“烫手的山芋”接了过来。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张汤敢揽下这个案子,就肯定是有信心办好。

他在这个案子中,记录翔实,审查得当,揪出了不少陈皇后的同党。

当巫蛊案的卷宗呈现在汉武帝面前的时候,汉武帝打开一看,各项处置审判都十分合他的心意,当庭对张汤大加赞赏,提拔他当了太中大夫,从此张汤开始平步青云。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8)

张汤剧照

从张汤这段发迹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张汤之所以能获得汉武帝的青睐,就在于他敢于完成别人不敢接的任务,并且能将这个“棘手”的任务很好地完成,这充分体现了张汤的核心竞争力。

张汤之所以能够成功就是由于抓住了一次“艰难的机会”,像这种成功的机遇,在职场的竞争中并不少见,只是很少有人愿意去做罢了,而张汤因为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才为自己以后的飞黄腾达提供了一个“登 天 梯”。

除了敢于干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之外,张汤这个人还非常善于揣摩汉武帝的意图。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9)

汉武帝剧照

汉武帝一直都是儒家学说的拥护者,因此张汤每逢判决大案的时候,都想着如何附会儒家学说的观点,糅合在自己的案卷之中。

当他官做到廷尉时,还特意召集一帮博士按照儒家学说的观点来修改法律,以此博取汉武帝的欢心。

不仅如此,张汤每次对汉武帝申报疑难案件,都会把汉武帝的态度给记下来,如果被斥责就当场认错,并顺着汉武帝的心意去审判。

只要是汉武帝想严查的,他就自己督办、死查到底,如果是汉武帝想要宽恕的,他就交给执法宽松、公平的御史去处理。

所以只要是他判的案子,总是能让汉武帝满意,因此越来越得汉武帝的宠信。

张汤虽然被汉武帝宠信,判案子也严苛,还经常因为皇帝的指示或者私人的恩怨而有失公平,但他的人缘却很好,对老朋友们也都很宽厚,朝廷上下对他交口称赞。

有这样八面玲 珑的本事,想要平步青云实在是太简单了,没过多久他就被汉武帝任命为御史大夫。

在丞相位置空缺的日子里,张汤就几乎承担了丞相的职责,治理天下的政策多出自张汤之手,如果他生病了,汉武帝就会自己去探望他,当时能享受如此待遇的官员,可能只有张汤一人。

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整日玩弄法律的张汤虽然人缘很好,但因为气量狭小,两面三刀,也总有得罪人的时候。

有一次,有人偷偷挖了汉文帝陵园里殉葬用的钱财,汉武帝雷 霆震怒。

丞相庄青翟觉得,自己作为丞相在这件事上自然是不能免责了。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10)

庄青翟剧照

虽然平日里他和张汤的关系不太和谐,但事关重大,他也不想被张汤这个心狠手辣的酷吏“穿小鞋”。于是他还是决定去找张汤商量这事该怎么办,希望张汤能给自己脱罪,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等到了张汤府上,庄青翟先是恭恭敬敬地给张汤行了个大礼,然后抱拳拱手对张汤说:“有人私自挖掘孝文皇帝的陵墓,这可是大罪啊。我作为丞相有失察之责,估计这事儿是免不了被皇帝责罚了,闹不好乌纱帽都保不住了,你说我应该怎么办啊?”

张汤这么聪明的人,一下就明白了庄青翟想干什么,于是哈哈一笑,说:“作为丞相也就是个失察的责任,只要你主动去找圣上认个错,估计也就没事了。如果你不放心,我陪你去,我这个御史大夫也有监督不严的责任嘛。明早咱俩就去面见圣上,主动检讨。”

庄青翟一听张汤都这么说了,心里的大石头算是落了地了。

到了次日,张汤果然在约定的时间到达皇宫门口,早早到来的庄青翟一看:这张汤还真是挺靠谱啊,于是赶紧上前迎接张汤,二人携手一起进宫面圣。

可等真见到了雷 霆震怒的汉武帝,事情就发生了变化。原本答应为庄青翟开脱的张汤却换了说法,他说:“按本朝律法,庄青翟身为丞相,这么晚才上报皇帝,这是明知故纵,应该免职,我愿意自己查办此案。”

庄青翟一听,当场就傻了:“原来你张汤是这么个两面三刀的货,居然给我挖这么大个坑。”等庄青翟回到家中,把这事一说,丞相府里的官员幕僚们可都炸了锅了,都觉得这张汤背信弃义,是个奸诈小人,所以就记恨上了张汤。

于是这帮丞相府的幕僚官员就开始到处撒网,搜罗张汤的罪过。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11)

像张汤这种酷吏,怎么可能没点黑材料,所以这一翻还真就让丞相府的这帮人给翻到了。

原来,张汤曾将自己在朝廷中所掌握的一些有关国家工程的消息告诉给一个叫田信的商人,让他在朝廷命令下达前,囤积工程建设用的货物,好和自己分赃,这在当时可是杀头的大罪。

被张汤坑了的庄青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觐见汉武帝把张汤给告发了。汉武帝一看,人证物证俱在,没法袒护张汤了,就召张汤来了解情况。

等张汤来了,汉武帝先是不动声色地试探道:“我听说我每次想干的事,总有商人会事先知道,因此而囤积货物、哄抬物价,挖国家的墙脚。你说是不是朝廷里有人给他们通风报信啊?”

这时候的张汤却变得不那么聪明了,想都不想就回答说:“那肯定啊,肯定有人给那帮商人当眼线,我这就去把他揪出来。”

汉武帝一听这话,心想:“我都给你点得这么明白了,你还在这儿装腔作势地骗我,看来你以前也没少骗我啊。”于是汉武帝也不当场揭穿他,一挥手,就让张汤出去了。

次日,张汤就被逮捕下狱,从张汤被下狱调查的那一刻起,状告张汤的文书就像雪片般堆积在了汉武帝的桌子上。汉武帝见此情景,就将张汤交由另一个知名酷吏赵禹审判。

赵禹责备张汤说:“你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怎么不识时务呢?你办的案件,被灭族的有多少人呢?人家如今想要告你的罪状,自然都是有证据的,皇上一次次处理你的案子,想让你自裁,你还有什么好辩解的呢?”说罢就解下佩剑,递给了张汤。

张汤怎样死的 酷史张汤之死出来混(12)

张汤接过剑来,长叹一口气,从怀里拿出早已写好的认罪文书交给赵禹,然后双眼一闭,横剑自刎,一代酷吏就此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张汤的故事中我们看出,一个人想要出头,除了有能力,更要有勇气,要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正是因为这种勇气,张汤才敢接手陈皇后巫蛊案,让自己的能力有了用武之地,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

但是这个故事也提醒我们,做人不能两面三刀,更不能知法犯法,否则败亡也只是迟早的事。用现在的话来说,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创作挑战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