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要丨时至今日,即使高考的录取率已经这样高了,有关高考的话题还是能够引起全民共鸣的话题,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的时间了,从当年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到现在的归于平民化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亲历者,我结合自身的经历来说一说高考。


《高考》这部纪录片已经播出八年时间,我作为一个高考亲历者和受益者,感同身受的看了那部纪录片,前前后后可能有两三遍。

借此机会,通过看这部纪录片,来发表自己的一些见解,看看是否能够引起朋友们的共鸣否?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1)

我在前面说了,我是一个高考的受益者,那就先从我参加高考的情况谈起。

我参加高考那一年是1991年,现在的朋友们看到这个年代已经觉得很久远了,可能现在很多朋友的父母一代和我差不多那个年代参加高考。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2)

1991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62万人,不包括录取的中专生。

现在的小朋友看见我后面标注的那句话,不包括中专生,感觉到很诧异,我跟大家解释一下,我们那时候参加高考不但录取本科生、专科生,而且还录取中专生,那时候有些中专生还是很吃香的,我都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中专生,因为大家都奔大学去了。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3)

看着上面的数字,我们1991那一年在296万考生中录取62万人,表面上看率取得数字有20%多一点,此言差矣,听我给大家分析。

我们那一年适龄的可以参加高考的人有2500万之巨,也就是说,我们那一代人在出生的时候有将近2500万人,在我们那一代人里面,有将近八分之七的人根本没有参加高考,如果按照现在的高考参加率来计算,我们那一代人平均四十个适龄青年才录取一个。

怎么样,是不是有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意思,确实是这样。

那么就会有人问了,当年有这么多适龄高考的年轻人,他们都去哪里了呢?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4)

我以我的亲身经历跟大家说一说,这些人都去了哪里。

我家在辽宁省西部的一个小山村,在1991年的时候,不能说穷,但是不富裕,我的同龄人大致如此,吃饱饭没有问题,但是没有什么钱。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5)

首先第一步,我们那时候也有九年义务教育制了,但是在我们村,我的同龄人,能够上完初中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人,也就是说,我的小学同学大约有一半能上初中,但是到了初中之后,每年都有人退学回家,能上完初中的人,我估计大约是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之间。

在我们那里,除了极少数家庭之外,大部分不上初中的原因还真不是因为经济原因,虽然我们那时候要交学费,但是大部分家庭都能够负担得起,而是家长认为上个小学,能够认识几百个字就行了,再上初中也没什么出路,还不如提早回家干活,多一个劳动力呢。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6)

现在想想也是,我在我们那个乡村中学毕业的时候,大约有150人左右,能够考上高中的不到10个人,能够考上中专技校的不到20个人,剩下绝大部分人要么回家务农了,要么外出到大城市打工去了。

其中在上高中的同学中,只有我和另外两个人考上了省重点高中,实话说,只有我们三个上重点高中的才有可能考上大学。

上了高中之后,在我们那个重点高中,同一届大约有300人,就是说一个县一年只能有300人上省重点高中,大约三分之二的同学来自城市,像我这样的来自农村的,大约只占三分之一,所有农村的同学都住校。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7)

早高中苦读三年之后,我们因为是省重点高中,大专以上的升学率在95%以上,看似一个不错的升学率,实际上,在我们那一代人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没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没想到在我参加高考的二十年之后,在《高考》纪录片里,还有很多落后地区的孩子还在重复着我们当年的故事。

就拿毛坦厂中学的情况来看,那是一座地地道道的高考工厂,每年有上万的的高考复读生在此复读,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现在中国每年参加高考的人大约1000万,也就是说,在毛坦厂中学参加高考的复读生就占了千分之一,一千个参加高考的人就有一个来自毛坦厂中学。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8)

在前几年,我看这部纪录片的时候,这些参加复读的考生的父母就是和我是一代人,我当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上了大学,这些复读生的父母们,几乎没有上过大学的。

你看他们父母的职业,有农民、打工者、个体户、小商人,几乎是清一色来自于社会自底层的人们,几乎没有官宦子弟、富家子弟在此读书,他们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实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他们为什么执着于让孩子参加高考,因为这个渠道是他们认为最有可能、成本最低的方式,只要学习就可以了,过程和结果都相对的公平,他们在整个社会中,也不能调动其他方面的资源,实现自己和后代子女阶层的跃迁。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9)

高考就是一个最好的方式。

有些人质疑这样的方式,认为这是高考工厂,我只能说,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这些高考复读生和他们的父母改变后代生活状态的最捷径的方式。

一旦他们考上大学,就有很大的机会到城市甚至大城市生活,最起码做一个体面的工作,虽然不可能人人都能致富发财,但是他们之中很大一部分人会实现这样的目标。

还有一点,我近些年去过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即使现在高考变得容易很多,很多参加高考的孩子或者上大学的孩子,还是他们那个家庭或者家族的第一代或者第一个大学生。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10)

有这么多社会中下层人民的孩子,选择到毛坦厂中学复读,有的人甚至复读五六年的时间,总体上来说还是有需求,现在看来,这个需求在未来很多年里,在这样的小地方还不会消失。

当这个国家富裕阶层、中产阶级和官宦阶层为了自己的孩子选择顶级教育资源的时候,或者在全世界最顶尖的高校接受教育的时候,这些底层民众的孩子,还为了能够上大学而苦苦奋斗、挣扎,他们甚至只是为了上一个大学,而没有选择985、211的自由。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11)

如果不这样,他们的命运会怎样?

他们会怎么样是很好预测的,回到家里成为农民,现在愿意选择这样的生活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了,大部分不能上大学的只能到类似于富士康这样的工厂打工,如果没有上进心,一辈子也就这样过了,还有很少一部分会做一个小买卖,成为一个小商人,开一个小饭馆,开一个小超市之类的。

然后呢,他们会成为父母,就像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期待一样,他们强烈期待他们的下一代能够成为一个大学生。

高考,对于社会中下阶层的民众来说,还是实现阶层跃迁的最可行、最现实、成本最低的方式。

高考类型纪录片有哪些(高考看似是一部高考的纪录片)(12)

您说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