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家有小甜椒儿(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图|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很长一段时间,一直相信一个结论:当城市的父母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以后,就没有农村孩子什么事了。

毕竟这些年,寒门子弟读名校的人数大大降低,可以说农村家庭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名牌大学了。

可是最近看了大凉山走出的南京大学高材生,看了这个江苏家庭的三个子女,看了很多个案例之后,观点发生了改变。

其实这些年寒门子弟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降低,除了跟竞争力增加有关系外,还跟个人的努力有关系。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1)

江苏农民家庭,养出三个高材生

高考出分以后,江苏宿迁一所中学放焰火庆祝刘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校长现场献花。

实际上,刘同学家比刘同学在当地的名气还大,因为刘同学是家里唯一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刘同学的二姐是清华大学学子,刘同学大姐毕业于211高校。

虽然是农民家庭,但是却养出了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

这真的是振奋人心,谁说寒门子弟再无机会了呢?人家这个农民家庭,不是养一个,出息一个吗?

有人说高智商是遗传的,我不同意这种说法,与其说高智商是遗传的,不如说家庭环境和习惯养成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2)

人有贫富之分,但是智商没有问题,穷人同样可以拥有正常甚至是偏高的智商。

这些年寒门子弟的学霸之所以越来越少见,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但是从那些优秀的寒门子弟的成就来看,寒门照样可以养出贵子,以前是,现在是,以后也同样是。

寒门贵子减少,跟大环境有关系

从现实数据来看,农村家庭养出的清华北大等高校的学生人数确实在这些年骤减。

就拿我的老家来说吧,我的老家在北方的一个农村,夹在北京和天津之间,这三十年来,当地生活水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农村家庭,年收入过十万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农村家庭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相当富有了。

不过当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子女的文化平均水平提升了,基本上都能读到大学毕业,但是名校的孩子少了。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3)

就拿我当初就读的一中来说,是当地最好的高中,我们小时候,每年都能出几个清华北大的学生,可是自从我读高中到现在为止,从来没有出国一个清北的学生。

为什么?是这些孩子的智商下滑了吗?

当然不是。

原因有几点:

人们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家长认为孩子不需要刻苦读书了,反正都能过好日子,考大学、进入大学并不是唯一的选择。

实际上,当地的孩子很多读完大学以后,都选择回到家乡,只有少数人选择留在大城市。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4)

因为距离北京天津非常近,当地人的生活水平提升,很多条件好的家庭会选择让孩子到北京天津读书,或者是到其他的好学校读书,好学生被掐尖了。

与其说是当地没有清北学子,不如说是那些清北的苗子到其他学校去了。

小时候经常听父母讲哪家的哥哥姐姐学习到几点,一提学习就兴奋等等。

其实到我们那个时候,用功的学生不少,但是真正有天赋,有方法,又肯花费很多时间学习的孩子,越来越少。

还是那句话,因为考大学不是必要的出路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忽视了,没有了家长的引导,孩子的主动性越来越差。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5)

举个我家人的例子吧,姐姐家的小外甥今年参加了中考,学习成绩一般,能不能考上当地的高中,还是个问题。

这两年姐姐开始着急,但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已经养成了,内驱力弱,主动性差。

早几年的时候,孩子还小,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姐姐的态度是:没有必要一定要考大学,顺其自然。

所以一直忽视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才有了孩子现在的样子。

一个小家庭,就是很多家庭的缩影,因为农村的生活水平提升了,很多父母就忽视了对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即便是后来开始意识到大学的重要性,也已经晚了好几年。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6)

孩子的学习习惯养成很重要

再举一个常见的例子吧,我家宝宝现在上小托班,每天放学的时候,会有同学约着我们一起出去玩,我是个很难拒绝别人的人,但是在孩子这方面,我坚持原则,如果提前约宝宝周末出去玩,我会提前问孩子的意见,然后选择去或者不去,如果放学约着孩子一起出去玩,我肯定会拒绝。

有一个妈妈觉得不理解,她问:为什么不能周一到周五放学出去玩呢?反正没有学业压力。

我的回答是:不要让孩子养成不好的习惯,做事情要有计划,孩子3岁到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希望抓住这个关键阶段。

寒门学子两兄弟考上清华和北大(寒门再难出贵子)(7)

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会把很多事情当成是小事情,比方说放学就去游乐场,比方说孩子不想读书,家长就放弃让孩子阅读,比方说孩子不想收拾玩具,家长就帮助孩子收拾。

可是这些小事情,最后会变成孩子的习惯基础,等到孩子长大,这些习惯养成,会体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到时候家长就很难干涉了,即便是家长强制干涉,收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不要再以贫富来划定界限了,高考给了所有的孩子公平的机会,而这次机会的代价是,孩子十几年的习惯养成和学习方法,只要家长有心,孩子任何时候都是有机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