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坐在办公室喝茶的王维闲得蛋疼,刷起了微博,看到"网红诗人名落孙山,是科举的丑陋还是名声的虚假"和"落榜秀才碾压科举进士,夺得文艺周刊封面人物"这两条消息占领了微博热搜榜前两名。

王维立马到某某百科搜索了"孟浩然"这三个字,仔细阅读之后,对着贴身女秘书说道:"一分钟,我要这个男人的全部资料。"

就这样,娱乐圈圈主王维躲开狗仔队,带着无限崇拜和迷恋与孟浩然相约于某某酒吧,畅谈田园生活的植物学知识和野外求生技能,狂欢一夜。在王维带领下,孟浩然频繁混迹于娱乐圈和政商大佬的派对现场,名声大振。更是在长安各大高校办起了"专场诗会",迷倒无数达官贵人和文艺青年。

这一日,孟浩然接到"大唐诗词大赛"节目组的邀请,参加一年一度的大型装X比赛,主办方是中央某某部门,其实就是搞个团建。

只见演播间的台上灯火通明,后台化妆间明星聚集,大唐玉真公主牵着王维的小手,大唐国务院总理兼文坛领袖张说带着好基友张九龄,乘风破浪的老顽童贺知章,更有七绝圣手王昌龄等,规模浩大到什么程度,据记载"诸英华赋诗作会",大半个娱乐圈都来了,观众席人头涌动,时不时有保安用担架抬着几个呐喊休克的粉丝去医务室。

节目一开场便是一群婀娜多姿的西域小姐姐热舞,之后便是主持人张说闪亮登场,一顿咬文嚼字的开场白之后便是诗词大赛的正式开始。

作为诗坛的大V,一开始肯定故作姿态,扭扭捏捏,一副商业互捧的场面。而对于那些"被自愿"参赛的十八线诗人来说,无疑是准备担任绿叶和炮灰,随时准备上前线充当这些大佬的陪练。

在半个晚上的菜鸡互啄和苦逼陪练之后,王昌龄第一个等不及啦,在一群男粉丝的嚎叫之中,尽情歌唱。

白露伤草木,山风吹夜寒。

遥林梦亲友,高兴发云端。

郭外秋声急,城边月色残。

瑶琴多远思,更为客中弹。

——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

不愧是从边塞来的猛男,昌龄出招就知道有木有,一下子把节目推向了高潮。主持人张说来到舞台中央,一口一个好字。而台下的女粉丝不乐意了,大声呼喊:"王维,来一个,王维,来一个。"没办法,谁叫小白脸王维当时在娱乐圈和政坛这么吃香呢。

就当王维准备起身上台时,一书生迈着轻盈的步伐,抢先一步登台。主持人张说在一边惊奇地望着这位书生,只见他一袭白衣,如道如仙,玉真公主更是在嘉宾席直勾勾地盯着。

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书生悠然自得地在话筒前吟起诗来,片刻之间,台下粉丝轰动。明明是梧桐滴疏雨,偏偏用倒置手法来描写,太有画面感了。台上嘉宾更是议论纷纷,不敢上台,张九龄直接为他打call,王维更是甘拜下风。

这究竟是何方大神,并非官场同僚,也非皇亲国戚。

"在下布衣孟浩然……"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1)

公元710年,大唐正经历着一个前所未有的过渡期。

武则天小姐姐已经过世五年了,朝堂上从此没有了一个如男人般威武的女高音。继位的唐中宗李显,基本上算是废了,说是傀儡都有点厕所里踩高跷的感觉(过分)。

此时,真正把持朝政和三宫六院的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韦皇后,这女人野心不在武则天小姐姐之下,意图效仿婆婆,成为大唐集团的第二任女性董事长。女儿安乐公主也不是省油的灯,母女两个终于在这一年大义灭亲,干掉了中宗李显,准备君临天下。

皇宫外,太平公主招兵买马,时刻等待新一轮的董事长选举;李隆基小哥哥更是蛰伏多年,随时准备一鸣惊人。待到中宗李显驾崩,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姑侄二人结成政治联盟,一举干翻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一系,拥立相王李旦做皇帝,为唐睿宗。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2)

任性的青春,真浪

而与此同时,孟浩然与同乡张子容则是在鹿门山开启了"隐居"副本。

是的,没错,一个20左右的小伙子,不知道找份工作养家糊口,早点存钱买车买房,竟然没脸没皮、没羞没臊去隐居了。这特喵是梁静茹给你的勇气吗?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孟浩然还真有点家底的。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孟浩然《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从诗里面就看出来,孟浩然隐居的是在郊外的别墅,加上自己家里的宅基地,还有好几亩田地,足可以当个地主小少爷了,因此,没脸没皮也就变成有理有据了。

不过那时候,这些读书人都觉得老子天下第一,自己出门找工作太没面子,就等着哪天组织部的人来招聘入职。

计划赶不上变化,首都日报每天都传来某某领导人视察哪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某某乡巴佬一步登天到中央去当官了。孟浩然和张子容迟迟没有等到组织部的号召,天天去当地政府办公室打听消息,却等来三个字"再等等"。

先天元年(712年),好基友张子容首先忍不住了,老子要去参加科举考试,这么干等着什么时候能交上公积金啊,而孟浩然此时依旧自信得没办法,觉得隐居比中的几率都要高。

对张子容依依不舍的孟浩然在临别的时候写了首诗,诗表达自己多么泪流满面,其次悄悄说明了一句"苟富贵、莫相忘"。后来,张子容真的考上进士了。

夕曛山照灭,送客出柴门。

惆怅野中别,殷勤岐路言。

茂林予偃息,乔木尔飞翻。

无使谷风诮,须令友道存。

——孟浩然《送张子容进士赴举》

张子容走了以后,孟浩然依旧过着特别悠闲的生活,每天的工作就是喝酒唱歌、吟诗作对、泡妞蹭饭,没办法谁叫自己在老家的朋友那么多呢。况且老子还那么有才华,不发朋友圈炫耀一下都感觉对不起自己。你瞧瞧桌上都是有机蔬菜,自家肥料种的,鸡都是现杀的,放养的鸡吃起来味道绝对和你们大城市菜市场里买的不一样,还有那土鸡蛋,一定要买几个回去给你家媳妇尝一尝,听说催奶哟,是不是很心动啊!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晚上在鹿门山大酒店睡一觉,酒店服务很周到,按摩小姐姐都很好看,尤其是酒店的大床房简直不要太舒服,给你云般丝滑舒适。只可惜在酒店舒服了一晚,第二天早上起都起不来,懒觉睡到太阳晒屁股,只好假装吟首诗,来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凡事不要慌,最重要就是心态。孟浩然在开心快乐的生活中,一步一步奠定了自己在诗坛的地位,山水田园一哥的称号就此获得。你别看这一首首没啥特色,既没有李白的那种高亢不羁,也没有杜甫那般要死要活,反而是平平淡淡,可偏偏就是这些货色,都入选了中小学必备诗文名单,你说气不气。

但孟浩然肯定和你说,有事别吵吵,有话好好说,这种慢热佛系的心态也为他日后基友满天下奠定了基础,因为谁都喜欢和这种经常请客吃饭搓一顿的人交朋友,更何况还没啥脾气。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3)

奔跑的中年,真香

张子容走以后,孟浩然慢慢觉得生命中缺少了点激情,于是决定四处去走走,顺便找找门路。与此同时,突然感觉好基友张子容参加科举的决定还有点道理,但是孟浩然自尊心强,又觉得科举都是那些死读书的人才去的,老子有的是才华,不怕发现不了伯乐。

但孟浩然也知道一条众所皆知的"潜规则",科举绝对不是成为公务员的唯一途径,因为那个年代,什么破格录取,三位一体,后门学生不要太多,只要考官是你隔壁王叔叔,你就算地主家的傻儿子也没问题的。

就拿之后的李白来说,一辈子从来没参加过高考,就是靠自己在业内的那点名声,然后结交各种达官贵人、狐朋狗友,加上贺知章等一帮体制内人物,外带玉真公主这个不清不楚的关系,成为了唐玄宗破格提拔的人。

因此,你混什么圈子,决定了你事业的巅峰。

就这样,孟浩然开始游历天下,四处浪荡又四处投简历。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除了每天更新的微博动态和微信朋友圈,孟浩然得到了只增不减的年龄,没得到理想的岗位,年近40的他终于下定决定,趁着自己在诗坛还有点地位,写诗这门手艺也没荒废,还是参加科举吧。然后不由得想起多年以前信誓旦旦和好基友张子容说的那句"老子不高考",哎,真香。

这是孟浩然的第一次剧情反转!

张子容:你特喵的不是对科举不感兴趣吗?

开元十五年(727年),孟浩然赶赴长安,参加科举考试。起初孟浩然还多少有点点害羞,毕竟年纪大了,快40了,周围都是一群00后,10后,怎么不尴尬呢。

到了考场发现,哇槽,白头发的,秃头的,弯腰驼背的一大片,好几个都已经考了几十年了,孟浩然一时间找到了心理平衡。紧接着,马上又信心倍增,谁叫自己是诗坛大V呢,怎么着也起码是个进士吧。

果不其然,孟浩然不出意料,不负众望,落榜了。

孟浩然当时就懵了,第一次对自己产生了怀疑,耳边传来了一句"大朋友,你是否有很多问号,为什么?"

当晚,给老婆发信息:对不起,我已经尽力了。我还是回家种田吧,起码饿不死,当农民总是安稳的。

这是孟浩然的第二次剧情反转!

在家的贤妻:臭男人你特喵的不是说要考取功名吗?

就在孟浩然灰头丧气地晃悠在大街上,看到京都的大街小巷都在派发本季度"大唐文艺周刊"的头版文章,男女老少纷纷议论这个作者简直是个天才。孟浩然本能地以为,这一定是今年哪位进士的杰作,心里更加郁闷,于是不闻不问,回到青年旅社,准备卷铺盖走人。

就在孟浩然结账准备离开时,老板娘认出了老孟:"哟,这不是孟大爷嘛,你可真有文采,没中进士反倒比进士还有名了,写的诗更是把头名进士都给比下去了。"

孟浩然一脸懵,打听清楚才知道,原来京城流传的那首火爆单曲正是自己科考前投稿的《长安早春》。瞬时间精神抖擞,腰板都挺直了,说着把钱袋扔给老板娘。

"老板娘,再睡两晚。"

这是孟浩然的第三次剧情反转!

老板娘:啧啧,男人,刚刚还不是说要回家种田吗?

关戍惟东井,城池起北辰。

咸歌太平日,共乐建寅春。

雪尽青山树,冰开黑水滨。

草迎金埒马,花伴玉楼人。

鸿渐看无数,莺歌听欲频。

何当遂荣擢,归及柳条新。

——孟浩然《长安早春》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4)

感人的情商,啧啧

落榜后的孟浩然,非但没有埋没人群,反而比当届高考优等毕业生更加出名。在好兄弟王维的帮助下,孟浩然有幸在"大唐诗词大赛"节目中认识了主持人,大唐集团的CEO兼文坛领袖张说大大,还要到了张九龄、贺知章、王昌龄等一众大佬的微信好友,顺便互相关注微博,互相点赞。

那晚的诗词大赛,孟浩然凭借二十年的功力,震惊四座,碾压一众明星大佬,张说更是扔掉话筒,泪牛满面地握着孟浩然的小手:"帅哥,咱俩加个微信呗。"

第二天,王维亲自用敞篷小宝马把孟浩然接到办公室,准备一顿洽谈。可你说巧不巧,碰上董事长唐玄宗下基层视察工作了。

说实话,王维是不怕了,毕竟脸皮摆在那里,但孟浩然不同啊,在娱乐圈再怎么有名也就是一介平民,对于那个易燃易爆的皇帝来说真的屁都不是。因此,孟浩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钻到了王维的床底下,瑟瑟发抖。

唐玄宗进门之后,一眼看到了这个颤抖的床,就问王维:"我看你也没上床啊,怎么床震起来了?"

王维也是个耿直boy,实话实说,硬拉死扯把孟浩然从床底下拽了出来,并且向董事长介绍:"这是书生孟浩然,诗写得非常好,前几天刚拿下本季度'大唐文艺周刊'的头版文章。"

"老子知道你,听说你很牛叉,不知道是不是徒有虚实,要不现场来一首。要是吟得好,明天来集团总部报道吧。"

心惊胆战的孟浩然支支吾吾来了这么一首。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

要说智商是个好东西,可惜孟浩然这个时候没有。为啥子这么说呢?我们来细品这一句 "不才明主弃",从字面意思就知道,这特喵是当着董事长唐玄宗的面说董事长你不光不录取我,还狠心的抛弃我,小拳拳捶你胸口。

玄宗一听就发火了:"我他喵什么时候抛弃过你,明明是你特喵的连个公务员都考不上,还特喵的怪老子!"

玄宗立马甩门而出,还告诉身边的性感女秘书:"把这个姓孟的拉进教育部的黑名单。"

就这样,原本是一代才子和一代君王的历史性邂逅,好好的一场会晤被负250的智商和负2的n次方的情商搅得一塌糊涂。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社会上混,要是不会说话,管你实力再强大,功力再深厚,那也没个屁用。

就连王维就不想说这个孟浩然老哥了,就这情商,基本上也就告别自行车了。没办法,谁叫老子这么仰慕你呢,走喝酒去。

小编个人以为,孟浩然很有可能是患有一种类似于焦虑症的毛病,毕竟各位读者朋友也看得出来,孟浩然已经有选择困难症这一类病症了。当很想得到某样东西的时候,十分清楚自己的目的,等到机遇真的来了的时候,因为没啥心理准备而出现恐慌。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5)

选择困难症

短短一年多,孟浩然先后两次错失了人生中的重大机遇,一个的高考的笔试,一个是玄宗的面试,无奈,被狠狠按在地上摩擦摩擦。

自此,孟浩然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心灰意冷,准备离开长安。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秦中寄远上人》

临走的时候王维从办公室溜出来送送这位老哥,孟浩然很是感动,自己在诗坛这样的地位,自从闹了这样一个笑话之后,也就自己门派的王维来送送了。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索寞,还掩故园扉。

——孟浩然《留别王侍御维》

这是孟浩然的第四次剧情反转!

王维:你特喵的之前不是说不回家种田了吗?

回到家乡襄阳,有幸认识了诗坛一哥李白,两人一见如故。毕竟两个都是找工作十几年,至今没工作的货色,有太多共同话题了,一顿酒,几句话下来就是过命的交情。

之后孟浩然又当起了流浪汉,在川蜀、吴越地区瞎几把乱逛,心里郁闷难以发泄的时候就写两首诗,发个朋友圈,找找存在感。

圈内的好友们一看这些诗就知道,孟浩然这个时候还不甘心,不信你看看人家写的是个啥。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节选于孟浩然《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未能忘魏阙,空此滞秦稽。

……

圣主贤为宝,卿何隐遁栖!

——节选于孟浩然《久滞越中贻谢南池会稽贺少府》

这些诗句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我爱长安朱雀门!我想念长安朱雀门!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6)

这是孟浩然的第五次剧情反转!

粉丝:你特喵的不是说在家好好种田了吗?

于是乎,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孟浩然再次前往长安找工作。这一次,孟浩然发现通讯录里的张九龄同志已经是大唐国务院总理了,这还不好好发挥一下当年的旧感情。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也是铆足了劲,想通过拍拍张九龄的马屁,让老张同志向中央举荐举荐,有个小孟同学很有才华,很想为国效力啊。

不过,孟浩然忽略了一点,张九龄刚上台那会,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力整顿吏治,不敢弄虚作假。当场回了一句:"对不起,老兄,你这是想走后门啊,我不能搞腐败,还是把你这香烟老酒拿回去吧。"

而且,各位朋友发现了没有,这首诗孟浩然其实特别纠结。前半首诗说国家太平繁荣,一副心有壮志的样子。后半首直接来个一百八十度大反转,说自己没有人举荐做不了官,你特喵的这急转弯速度恐怕连50年老司机都不敢轻易驾驭啊。

也难怪张九龄不愿意鸟你这个不专一的男人。

求仕不成,孟浩然再一次心灰意冷回到襄阳。

这是孟浩然的第六次剧情反转!

张九龄:你特喵好歹坚持一下啊?

得亏孟浩然的朋友圈比较广,回到襄阳的第二年,襄州区委书记韩朝宗就找到孟浩然。说起来这个韩朝宗也是个牛掰的人物,虽然不是中央组织部的,但是在中央组织部绝对说得上话,你也别想为什么,反正当时好多没学历的人才都在他的帮助下做上了公务员,因此业内也称他为"三位一体招生办主任"。

就连李白都做梦想得到他的举荐,还舔个脸写了一篇文章叫《与韩荆州书》,其中有一句"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简直让人起鸡皮疙瘩。

这一日,韩朝宗找到孟浩然说:"老孟,我的辖区内我就欣赏你还是个人才。这样吧,明天我要去长安开会,你和我一起去吧,我帮你在组织部那里通通气。明天早上8点,鹿门山大酒店停车场不见不散。"

幸福来得太突然,孟浩然一口一个答应:"老子要为大唐封建主义奋斗终生。"

这是孟浩然的第七次剧情反转!

韩朝宗:我就欣赏你这么厚脸皮?

当晚,孟浩然激动得睡不着觉。

人啊,越是在这个时候,越容易恐慌和多想。孟浩然就合计着,我一个被唐玄宗拉入黑名单的家伙,中央都不敢录用我,韩朝宗一个小小的区委书记能把自己给弄进去,说起来都觉得玄乎。一顿头脑风暴之后,孟浩然越想越不对,还是算了,万一不成功,再一次去长安丢个脸,我粉丝和流量还要不要了。

第二天,韩朝宗一行在鹿门山大酒店停车场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等了个把小时,一气之下走了。哼,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这是孟浩然的第八次剧情反转!

韩朝宗:男人,你昨天不是这么样的?

就这样,孟浩然再一次错失了入仕的机会。

后来记者采访孟浩然怎么不随韩朝宗进京啊,孟浩然死要面子说:"当官其实没啥意思,天天打卡上班,不准喝酒泡妹子,想想都无聊。还不如我当个农民,来得逍遥自在呢。"

韩朝宗在电视机另一端咬着牙:"你呀,自己作死也是没救了。"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7)

诗坛和事佬

接着,孟浩然没心没肺地往东去浪荡了,然后在黄鹤楼又一次遇到了小迷弟李白,听说那次还是李白求着见孟浩然的呢。李白对孟浩然大哥的经历感同身受,因为自己这些年也没好到哪里去,两个憨憨惺惺相惜,李白更是把孟浩然捧上了天。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

李白见到孟浩然,直接告白,你老孟啊才是我老李的挚爱。

孟浩然听了一愣,悄悄问:老李,这是你的真心实意吗?你要是受人威胁,你就眨眨眼!

也难怪孟浩然纳闷了,李白这一生目空一切,对李邕、高适、贺知章这一辈人虽然来往密切,但都不见得夸他们几句,更别提杜甫这晚辈,就没给他写过一首诗。放眼整个大唐文坛,都找不出这么露骨的告白诗!但对孟浩然,李白是打心眼里服气。

两人互吐衷肠,李白说起了小情人玉真,孟浩然说起了好兄弟王维,一场尴尬在所难免。读过小编之前讲王维那篇的朋友肯定知道,那个时候,正是李、王、玉三人关系最复杂纠结的阶段。

你会发现,孟浩然和李白,孟浩然和王维都是要死要活的好兄弟,彼此之间都有往来。照理来说都是业内的大佬,李白和王维至少有点往来吧,但是你根本找不出一首李白写给王维的诗,也找不出一首王维写给李白的诗,就连提起一个字都没有。

你品,你细品,不敢瞎捉摸啊。

这是李白与孟浩然的最后一次见面,离别的时候李白依依不舍,又写了一首诗。算上这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流传下来的已经有5首了。比起好基友汪伦、好兄弟王昌龄,简直多多了,更不要提一首都没写过的粉丝杜甫和情敌王维。

不过也是,感情这种事,不找好兄弟倾诉,还真找不到人,而孟浩然正是李白的不二人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在花花世界浪够了之后,孟浩然还是回到了襄阳。你以为这次他决定归隐了,不不不,想得太简单了。

明星对孟浩然的看法(选择困难症的孟浩然)(8)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大唐集团CEO张九龄被贬到了荆州,孟浩然屁颠屁颠跑过去,靠着厚脸皮终于说服了张九龄,在其幕府下办事情。

这是孟浩然的第九次剧情反转!

张九龄:你特喵的之前不是不愿意吗?

你以为这次孟浩然走上正轨了,不不不,你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没过多久,孟浩然觉得干得不开心,就和张九龄说老子不干了,还是回家种田。张九龄也早想到这个情况,向这个没办法的老朋友挥挥手。

这是孟浩然的第十次剧情反转!

张九龄:看透你了,男人?

回到了田园乡间,藏身于深山老林,孟浩然时不时在地方杂志上投个稿,赚点零花钱。

弊庐在郭外,素产唯田园。

左右林野旷,不闻朝市喧。

钓竿垂北涧,樵唱入南轩。

书取幽栖事,将寻静者论。

——孟浩然《涧南园即事贻皎上人》

世人都说孟浩然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宁愿隐居田园,也不愿和世俗官场同流合污,加上在诗坛的地位,文学杂志简直把他给吹上了天,让千万粉丝以为孟浩然最终活成了他自己喜欢,也是无数粉丝期望的样子。

但其实孟浩然内心明白啊,什么洁身自好,隐居田园,纯属瞎扯淡。都是江湖混的,没赚到钱就是视金钱如粪土,没当上官的就是淡泊名利,其实全特喵是被逼无奈。

孟浩然内心说,我到走的那天我都没想清楚,我到底是去找工作好,还是隐居好,那些媒体随便在我头上安一个隐士的帽子,我特喵很方啊,我又不是真的像陶渊明那样"心远地自偏"啊。

你以为我是主动放弃啊,那特喵就是考不上,走关系行不通,关键时刻智商又下线,我特喵要是有办法,我才懒得在这山沟沟里呆一辈子呢,没看到我好兄弟王维,照样和我是田园派的,人家那小日子过得,小汽车开着,小别墅住着,再瞧瞧我,呸,啥也不是。

孟浩然用尽一生在"仕"和"隐"上举棋不定,然后阴差阳错,最后与命运擦肩而过。

的确,理想的门槛有点高,门票确实有点贵。纵使你手握一副好牌,也难免该出手时没出手,出手之时,江湖已不是那个江湖了。

说不正经的话,讲正经的历史。愿全球人民平安健康,早日脱离疫情!"三点水谈"下期再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

令李白膜拜的扑街渣男崔颢,一不小心从妇女之友到七律之最

低调王湾:我就想坐个船过个江,没想过要一炮走红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名相张九龄,堪称直男界的一股泥石流

乘风破浪的老顽童贺知章,退休仪式告诉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高适《燕歌行》,中学老师没讲这是一场大唐丑闻的吐槽大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