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菜原名波斯草,因为它是从波斯(今伊朗)传入我国,所以被称为菠菜。菠菜的原产地为年前亚洲西部的波斯,并经过北非由摩尔人传到西欧西班牙等国,《唐会要》上明确记载:菠菜种子是唐太宗时期从尼泊尔作为贡品传入我国。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1)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2)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3)

菠菜属耐寒蔬菜,种子在4℃时即可萌发,最适为15~20℃,营养生长适宜的温度15~20℃,25℃以上生长不良,地上部能耐零下6~8℃的低温。菠菜是长日照作物,在高温长日照条件下植株易抽苔开花,对日照强度要求不严,可与高杆作物间套作。

菠菜叶面积大,组织柔嫩,对水分要求较高。水分充足,生长旺盛时肉厚,产量高,品质好。在高温长日照及干旱的条件下,营养生长受抑制,加速生殖生长,容易未熟抽苔。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4)

菠菜对土壤适应能力强,但仍以保水保肥力强肥沃的土壤为好,菠菜不耐酸,适宜的pH为7.3~8.2。菠菜为叶菜,需要较多的氮肥及适当的磷、钾肥。

菠菜是什么时期传入中国的?最开始在中国叫什么?

菠菜是在唐朝时期传入的,传入的过程还要得意于中国历史上最牛的外交官,一人灭掉了一个国家的王玄策。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5)

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我们听过张骞,班超,玄奘。可又一个人却被我们遗忘,正是他才使得古印度与唐帝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正是因为他,使得菠菜和砂糖的制作方法等传入了我国。

玄奘法师到达天竺之后,在印度的佛学辩论会上大放光彩,引来了当时印度统治者戒日王的注意。而玄奘法师在无遮大会之后,带着佛学经典回到了唐朝,应李世民的要求写了对后世具有极大价值的《大唐西域记》。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6)

自玄奘法师名震五印度之后,戒日王队大唐产生了很大的兴趣,所以派遣了婆罗门使者出使大唐,这是历史上中印之间建立的第一次官方上的联系。随后唐朝也派遣了使团出使印度,王玄策担任副使随同正使李以表一起出使印度。

据《新唐书·泥婆罗传》的记载,王玄策,李以表等人不仅出使了印度,还到达了印度以北的泥婆罗,就是今天的尼泊尔。王玄策出使回来后也写了一本书,叫做《中天竺行记》,在当年是和《大唐西域记》齐命的著作。后来唐朝根据这两本书又写了一本《西国志》一书。只不过,《中天竺行记》和《西国志》在宋朝以后全部失传。

出于玄奘急需翻译人员来帮助自己翻译佛经的需要,决定再次出使印度。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出使印度。

当王玄策进入到印度境内时,立即就被人包围并抓了起来。

在王玄策出使印度的途中,中印度的格局发生了变化,亲唐派的戒日王在恒河溺水而亡,由于戒日王没有儿子,手下大臣阿罗那顺篡权夺得了王位。阿罗那顺只知道上次使团带来了大量的宝物,所以心中生起了发财的注意,就组织军队对王玄策的使团进行了突袭。

王玄策和蒋师仁趁着印度士兵休息的时候趁夜逃脱了,此时王玄策想起了汉朝时期陈汤说的一句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于是,王玄策来到了吐蕃,此时的吐蕃因为文成公主的原因和唐朝关系密切,说明情况后,吐蕃借给了王玄策精锐,泥婆罗借给王玄策军队,再加上周边的章求拔等小国派出的人马,王玄策率领完全由外国组成的联军对阿罗那顺发起了进攻。

而阿罗那顺觉得在自己的地盘打仗根本不会输,再加上打自己的还是各个国家组成的军队,人数也不多,根本不可怕。

所以阿罗那顺就率领大军在茶博和罗城与联军进行了交战。

那时候的中印度连兵法是什么都不知道,所以王玄策略施小计就打败了阿罗那顺,阿罗那顺只坚持了3天就随机崩溃。

史书记载,王玄策最后抓了阿罗那顺与他的王妃和王子,俘虏一万两千人,中印度五百八十座城池向王玄策投降。所以现在很多人称“王玄策是史上最牛的外交官”。

据《新唐书》记载,王玄策在击败阿罗那顺之后,东天竺王马上献牛马3万,同时迦没路国也向王玄策献上了域的宝物。

王玄策此次不仅消灭了阿罗那顺,威震中印度,还维护了唐朝的国威。现在南京大报恩寺中的顶骨舍利就是王玄策带回来的。

野菠菜最早记载(菠菜原是进献给唐太宗的贡品)(7)

这次事件后,丝绸之路的很多国家都和大唐建立了联系,其中最亲密的就是泥婆罗。

据记载,此后泥婆罗多次来大唐朝贡,献上特产菠棱菜、湖芹、浑提葱等等,现在可以考证出,菠棱菜就是大家所熟悉的菠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