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1)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2)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商务合作:2519330936@qq.com

病例一览

为了筛查是否脑部囊虫感染,给予患者头部磁共振 增强,其结果提示为双侧大脑半球可见多个类园形异常信号形结节影。

其结论报告为:①双侧大脑半球多发结节,结合病史考虑脑囊虫病存活期,临床治疗后随诊复查 ;②双侧上颌窦双侧筛窦炎症。

结合目前所有的检查检验,目前诊断囊尾蚴虫病,给予“肠虫清”驱虫治疗及对症处理。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3)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4)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5)

囊虫病的分类

囊虫病是一种由链状带绦虫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囊虫病潜伏期约为3个月至数年,5年内居多,大多数被感染者在临床上无明显症状,临床表现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数量,及人体组织局部反应而不同。

根据囊尾蚴寄生部位分为脑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与皮肌型囊尾蚴病三种:

1. 脑囊尾蚴病

根据囊虫分布的部位,脑囊虫病在临床上可分为四型,即脑实质型、脑池和蛛网膜下腔型、脑室型和混合型。患者常有抽搐,癫痫发作,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丧失,脑膜刺激征,偏瘫,精神障碍,智力减退等症状。

2.眼囊尾蚴病

眼囊尾蚴病占囊尾蚴病占1.8%-15%,可寄生在眼内的任何部位,常为单侧感染,以玻璃体及视网膜下多见。症状有眼痛,结膜红肿,视力下降,视野改变,眼肌损害引起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突出,上睑下垂。

3.皮肌型囊尾蚴病

约1/2囊尾蚴患者有皮下囊尾蚴结节,多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是0.5-1.0厘米,质地较硬,有弹性,数目多少不一,从几个到成百上千个,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和压痛,表面也无色素沉着及炎症反应。以头颈和躯干较多,四肢较少,手足罕见,少数严重感染者可感觉肌肉酸痛,发胀,并引起假性肌肥大。囊尾蚴死后可发生钙化,X线检查可见钙化阴影。

实验室诊断

目前主要的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法(Dot- ELISA),生物素 - 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试验(BAS- ELISA),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cAb- ELISA),酶联免疫印记技术(ELIB),囊虫循环抗体(Cag)及短程抗体(IgG4)检测,但临床上大多医院未开展该项目检测。

影像诊断

1. CT诊断

CT检查主要用于脑囊虫病的诊断。头部 CT检查可分为四期,指导临床治疗。

活动期,主要表现为头节、囊壁、囊液同时存在,可见圆形低密度灶,病灶内点状高密度影。

蜕变死亡期,主要变现为头节消失、囊腔肿大,囊腔大小不一,虫体崩解。

  • 小囊性灶原来低密度灶内的点状高密度消失,囊壁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

  • 大囊性灶无头节,囊周无脑组织水肿,可见占位效应。

  • 葡萄状囊丛型,病灶位于基底池,为数个小圆型低密度灶堆集在一起,呈葡萄状。

  • 脑炎型,不规则低密度影,位于脑灰白质交界处,沿脑回呈“手指”状,强化后部分病灶出现结节状、絮状增强。

  • 小脓肿型,脑实质内近皮质出现形态不整的低密度灶,强化后病灶出现环形增强灶。

  • 脑梗塞型,病灶位于基底节或顶枕叶,囊性低密度灶或钙化灶同时出现。

  • 脑膜 -蛛网膜炎型,平扫见左侧环池模糊不清,强化后出现边缘模糊的增强影。

  • 脑积水型,可见交通性和阻塞性脑积水征。

钙化期:标志为囊虫的低密度灶转为高密度钙化灶。

混合期型:同一患者上述三期中的二期同时存在。

2. MRI诊断

也主要用于脑囊虫病的诊断,MRI 分期对指导临床治疗也有重要意义。

  • 活动期:头节的显示是判断囊虫存活的主要依据,其在 T1WI 像显示头节等信号,囊液低信号,即“黑靶征”,T2WI 像囊液为高信号,头节为低信号,即“白靶征”,病灶周围无明显水肿反应。

  • 退变死亡期:头节消失,病变周围不同程度水肿。

  • 钙化期:颅内散在 T1WI 低信号、T2WI 低信号或 T1WI 等信号、T2WI 低信号改变,一般无水肿或少量水肿,增强扫描钙化可环形强化、小结节状强化或不强化。

  • 混合期:表现为脑内形态多样的混杂病灶。

3. 超声诊断

用于眼内及皮肌型囊虫病的诊断。眼内囊虫病的超声检查可分为三种类型:

  • 生长型:表现为眼内或眶内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壁光滑,囊内可见强回声球形光斑,可有自主蠕动,或光斑轻微变形。

  • 钙化型:表现为眼内或眶内类圆形无回声暗区,囊壁厚,伴有钙化强回声光带,虫体不活动。枯萎型表现为眼内或眶内类圆形或不规则肿物,包膜回声模糊,张力低,无回声暗区内有细小光点回声,未见虫体光团。

  • 皮肌型囊虫病:超声声像特点是皮下或肌间可见圆形或椭圆形囊状液性暗区,囊壁粗糙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暗区内可见以强回声光斑,活动期可见蠕动。

4.X线诊断

在囊虫未发生钙化前,X 线检查无任何阳性发现,囊虫死后钙质沉积才能显示于 X 线片上。脑囊虫病的钙化率极低,仅10%,而四肢和躯干囊虫病的钙化率偏高,以肩、骨盆和大腿发生钙化者居多。脑内和疏松结缔组织内呈圆形,肌肉内钙化呈椭圆形和梭行,与肌肉长轴一致,钙化可为致密影,或钙化影中有一透光区。

囊虫病的治疗

1.药物治疗:目前主要使用单纯吡喹酮、阿苯达唑、以上两者联合、中药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2. 外科治疗:治疗囊虫病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摘除囊尾蚴。

【版权声明】本平台属公益学习平台,转载系出于传递更多学习信息之目的,如有图片、内容等不想转载传播可与我们联系删除。

【免费课程推荐 】

放射沙龙学院特别为影像人准备的免费课程

你还不赶紧趁此机会多多学习

今日课程推荐

胡俊华《腮腺良性肿瘤的CTMR诊断》

陈宜春《嗅神经母细胞瘤影像诊断分析思路》

《中大医院放射科住培系列讲座》

如何观看?

1、点击下方小程序进入放射沙龙学院

2、点击【影像学院】或下拉首页至【免费视频】

选择相应课程观看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6)

【课程购买福利】

放射沙龙为了方便更多的放射医生学习

特地为每一位新进入学院的小伙伴们

呈上无门槛20元现金红包

可供于放射学院内购买课程抵扣

领取方式往下看

领取放射沙龙小程序红包

步骤一: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领取页面

步骤二:输入相应手机号点击【立即领取】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7)

步骤三:进入小程序【登录手机账号】,点击个人中心找到优惠券,领取成功!

密度恐惧症的症状(全身这么多高致密度)(8)

“你的情敌在看书,你的仇人在磨刀。

你的兄弟在减肥,隔壁老王在练腰。”

还不赶紧学两招!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立即领取现金红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