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数以万计史载,唐朝开元、天宝年间,风流皇帝唐玄宗的后宫佳丽多达四万余人那么,日理万机,精力有限、每晚只能临幸一人的皇帝是如何在众多的后宫佳丽中确定一名幸运的宫女呢?皇帝老儿们的办法可谓别出心裁,新颖别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古代妃嫔侍奉皇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古代妃嫔侍奉皇帝(古代皇帝如何宠幸嫔妃)

古代妃嫔侍奉皇帝

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后宫佳丽数以万计。史载,唐朝开元、天宝年间,风流皇帝唐玄宗的后宫佳丽多达四万余人。那么,日理万机,精力有限、每晚只能临幸一人的皇帝是如何在众多的后宫佳丽中确定一名幸运的宫女呢?皇帝老儿们的办法可谓别出心裁,新颖别致。

【按图索骥】西汉汉元帝让技艺精湛的画工把宫女们的面貌、体态画成图形,然后由他按图索骥,挑选中意之人“召幸之”。那些久居冷宫的宫女们为了有个出头之日,不惜花重金厚贿画工,“多者十万,少者亦不减五万”,以求画工把自己的图像画得漂亮一些,从而得到皇帝宠幸。

宫女王昭君自恃才高貌美,不肯行贿画工,画工便故意把王昭君的图像画成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般女子,王昭君因此一直深居冷宫。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答应了匈奴呼韩邪单于的求婚请求,从宫女的画像中挑选了王昭君等5个长相一般的宫女赐给呼韩邪单于,才貌出众的王昭君这才有机会面见汉元帝。

汉元帝见站在他面前的王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貌为后宫第一”,而且“善应对,举止闲雅”,当时就惊讶得半天合不拢嘴。想到自己身边有如此美艳的女子竟然没有享用,还要白白地送给匈奴人,顿时把肠子都悔青了。但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皇帝岂能言而无信?汉元帝只好忍痛割爱,拱手将美女王昭君送给了匈奴人,历史上也因此留下了“昭君出塞”的千古佳话。

事后,汉元帝亲自调查这件事,得知事情原委后,一怒之下下令将京师所有画工一律“弃市”,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工弃市”,著名画家几乎全部被杀,京城长安画坛因此遭到灭顶之灾,

【羊车漫游】晋武帝司马炎首开后宫佳丽超万人的历史纪录。司马炎的办法是每天傍晚时分,他坐在羊车上任由羊在后宫的小路上漫游。当羊停到那位嫔妃的门前不走时,就由那位嫔妃来侍寝。从此,羊车便成了后宫的传世宝物,从晋朝一直传到了南朝。

南朝宋文帝乘羊车经过诸嫔妃房前,羊车总是在潘淑妃的门前停了下来。宋文帝十分感叹地对潘淑妃说:“连羊都为你留连,何况是人呢?”潘淑妃由此爱倾后宫。愚蠢的宋文帝那里知道,羊只所以总是停在潘淑妃门前,是因为聪明的潘淑妃悄悄把盐汁洒在后宫通往自己门口的小路上,又在自己门框上插一把鲜嫩的竹叶。拉宋文帝的羊舐着路上盐汁,一路走到潘淑妃门前,停下脚步吃门上的竹叶。

【媒人骰子】风流皇帝唐玄宗每天将一群宫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宦官们因此私下把骰子称为“剉角”、“媒人”。到了秋天,唐玄宗又令后宫女子们在自己门前栽上花,唐玄宗则追随着一只蝴蝶走,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宿在该处。唐玄宗还戏称此法为“蝶幸”。

【射风流箭】唐敬宗为了解决侍寝难一事,处心积虑地发明了“风流箭”。具体做法是用竹皮做弓,纸做箭,纸中间密贮龙麝末香。唐敬宗让嫔妃们聚集在一起,搭箭一射,中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谁被风流箭射中谁就可以得到皇帝临幸。宫中后来因此流传着“风流箭,射的人人愿”的俗语。

【红灯高悬】明代后宫每日天渐黑时,嫔妃所住的宫门前,都会挂起两只红纱灯笼。皇帝临幸某宫,则该宫门上的灯卸下来,表示皇帝已选定寝宿的地方。于是,负责巡街的宦官,传令其他各宫均卸灯寝息。失意的嫔妃们只得灭掉希求宠幸的红纱笼,明晚再重新挂上。

【挑选膳牌】清代每个妃子都有一块绿头牌,牌面上写的是该妃子的姓名。皇帝在每日晚膳时,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谓之“膳牌”。皇帝用完晚膳,太监举盘跪在皇帝面前。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声“去”。若有所属意,就拣出一块牌,扣过来,背面向上。太监拿过此牌,交给另一位太监,这位太监专门负责把将要求承幸的妃子用肩膀扛到皇帝的寝所来。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封建社会皇宫里皇帝荒淫无耻的生活由此可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