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篇:婴儿的天真心,是最好的养生心态。平常心,是最高级的养生之道。【头条首发】

对天道涵养厚重的人,内在的灵性就好比初生的赤子(婴孩)一般,婴孩的嘴巴不会说话,耳朵也听不懂别人说话,婴孩的内心简单无欲,天然无邪,清静无为。

虽然婴孩还没有自我保护的意识,但是很奇怪,他躺在那里,毒蜂不会去蜇他,猛兽不会去伤害他,凶狠的鹰也不会去搏击他。

道德经四十七章个人感悟(道德经第五十五篇)(1)

众人怀疑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毒蜂不去蜇他?是的!因为他简单无欲,气息纯净,也没有恶业随身,所以毒蜂不会去报复他、攻击他;

猛兽不去咬伤他?是的!因为他天然无邪,天真可爱,身体上散发的婴儿气味,能唤醒猛兽的母爱父爱之情;

雄鹰不会搏击他?是的!因为雄鹰知道,他的父母就在身边,伟大的慈爱会舍身保护自己骨肉的安全;

道德经四十七章个人感悟(道德经第五十五篇)(2)

虽然小孩的筋骨很柔弱,但是拳头却握得很紧固,不容易被大人用手掰开,那是因为他们专注的力量全部都在手上;

虽然婴孩尚不知夫妻之事,但是小牛牛却会立得很直,这是因为他是纯阳之体,气血充沛的缘故;

虽然婴孩经常地啼哭,但是嗓子却不会变得沙哑,那是因为他心神单一,精神气血充盈的缘故。

道德经四十七章个人感悟(道德经第五十五篇)(3)

因此,婴儿的天然纯真心,是最好的养生心态,所以,我们每天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的条件下,在下班和节假日休息的时候,如果能够拿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回归到这种心态(赤子的天真心态),这种状态的养生价值极高,是无上的养生之道。

经过持续的尝试,当内心领悟到了(赤子心)天然无欲、纯净无邪的益处,身心的精气神就会充满力量,如果能在生活中持续保持这种纯正专一的心态,你就达到了“赤子心”的境界,并拥有了赤子心,当你了解了“赤子心”的作用,就等于明白了道家的养生学。

道德经四十七章个人感悟(道德经第五十五篇)(4)

在工作中大脑会不断地消耗能量,在工作之余“赤子心”会一直补充能量。

如果因贪恋美食而纵食过度,因贪恋美色而纵欲过度,就会使身体遭殃,这是以贪婪的欲念来消耗自己的精气,并且有人乐意如此,为此宁愿放弃“无上”的养生之道,这种贪图一时之快的心理,也是一种逞强,是逞心欲之强来耗损生命。

道德经四十七章个人感悟(道德经第五十五篇)(5)

过于逞强就会加速提前衰弱,万事万物太过强盛了都会转向衰败,纵欲过度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不愿意以“赤子心”来养护自己的人,身心一旦开始走向衰弱,就如大河决堤,一泻千里。

第五十五章原文:含“德”之厚,比 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雌雄)之合而朘(juān赤子阴)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shà声音嘶哑),和之至。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