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典出《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日:“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鲁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鲁而食人,恶(wu)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地。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战国时期,梁(魏)忠王对孟子说“我这个平庸的人非常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孟子回答道:“用木棒和锋利的刀杀人,这二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吗?”梁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民于死地,这二者有什么不同吗?孟子问道:“用刀杀人和施行暴政而置梁忠王回答道:“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如今,您的厨房里搁满鲜肥的肉,马圈里养着许多肥壮的马,但是天下百姓却面带饥色,许多人因饥饿而横尸野外:这实质上就等于带领兽类去吃人啊!兽类自相残杀,尚且使人觉得可恨,而主持政事身为老百姓父母官的,却不能禁止禽兽去吃人,那又怎么能做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第一个制作用来陪葬的木偶人或土偶人的人,真诚断绝后代呀!”这是因为‘”很像人形却用来狗养,以至于后来发展成殉莽活人的坏风尚。用人形的“”殉葬都使孔子如此愤慨,又怎么可以使那些老百姓活活地死呢?”
对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还有另一种完全相反的解读,即为始作俑者含义正名者,做相反的理解,认为真正含义,是指“开始作俑来殉葬的人,难道就绝后了吗”,孔子的本意是赞扬始作俑者,而不是责骂始作俑者。依据有:句式上,“其无后乎”为反问,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之类一样。事实逻辑上讲,孔子时代,已经普遍采用俑人代替活人殉葬,推责用俑替人殉葬的人绝后,和事实逻辑不符。如果以俑代人殉葬是恶劣的风气,第一个采用以俑殉葬的人应当被责骂唾弃,难道后来以俑殉葬的人就不应当被责骂唾弃吗?
孔子思想的整体逻辑上讲,“仁”是孔子学说的根本,一个提倡仁慈的人,对用陶俑代替活人行殉葬之礼的人,自然应当是赞赏的态度而不是责骂的态度,况且孔子认为人类“性相近”,如果换作你是将被用来殉葬的人,对你是否很残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对发明用俑代人来殉葬免除人死之灾的人,应当是持肯定的态度。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应当放在其语境中。《孟子·梁惠王·作俑》章中,孟子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换句话说,用棍棒打死人,用刀杀死人,(或者以政治的方式害死人,或者以殉葬的名义亡人,)有区别吗?“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孔子说,开始作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人了吗?
近来,有一些学者指出,“后”的解释不是指后代子孙,而应为“后来人”。如若第一个使用陶俑殉葬的被谴责,难道第二个殉葬的俑人长得就不像真人了吗?!为什么只谴责第一个,而不是把他们不一起谴责——“彼作俑者,其无后乎”。草人代替真人殉葬循周礼,而社会经过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用俑人代替草人成为可能和炫耀的资本。然而俑人却成为了草人和更加奢侈陪葬品(真人)的桥梁,这是生产力的进步,却是文明的退步。应该谴责的是“始作俑者”跨出了第一步(僭越周礼),这种行为一定会被后来人所效仿和跟随,最后发展到使用真人来殉葬。那么一个僭越礼乐制度的的行为或者风气,如果不加以干预,使之恢复到之前的行为和制度,那么最后一定会发展到弑君谋逆,刺王杀驾。这才是孔夫子谴责的实质——有了第一个次挑战,就会有后来人的第二次,和后来人的无数次,僭越周礼,不可不止!所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中的“后”并不是指后代子孙,而是后来人的意思。尊王复礼一直是孔夫子的追求,“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也基于此。再例如《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这个“后”也不是指后代子孙,而是指“后代的责任”,解释为“不孝有三种,以没有循守后代之责为大。”
那么“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本句解释为——“第一个开始做陶俑殉葬的人,他不会有后来人(所效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