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本篇文章比较长,共计7000余字,我猜你阅读不完。
前几天,农技小背篓曾经给大家专门讲过农作物叶片上经常出现“小白点/小白斑”的问题,今天呢农技小背篓就再给大家讲一讲农作物叶片上经常出现的“黄叶/干尖”的问题吧。因为,咱们农民朋友所种植的小麦、大蒜、韭菜等各类农作物,以及家庭所种植的各类花卉苗木等,都会经常发生叶子干尖发黄的问题。造成作物(包括其他植物)发生叶片黄叶干尖的原因特别多,比如说土壤不良、根系较差、重茬障碍、施肥不当、中微量元素匮乏、高温强光、低温冻害、土壤干旱、田间积水、叶部病虫害、种植太浅等等。
在我们发现作物上出现了黄叶干尖的迹象后,肯定会想着赶紧采取措施去补救恢复,但因为诱发作物黄叶干尖的原因太多了,而且不同原因造成的黄叶干尖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去补救,如果大家分辨不明或判断不准作物黄叶干尖的原因,就只能“凭感觉或想当然”的盲目去“抢救黄叶干尖”的作物,这样一番操作后只会出现“蒙对了”和“蒙错了”两个结果,前者十分概率小、能够挽救作物,后者概率非常大,既容易延误最佳补救时机而导致作物干尖黄叶越来越重,又容易因为补救不当而导致作物发生更重的黄叶干尖问题或者诱发作物出现新的受害问题。
今天呢,农技小背篓就把造成作物发生黄叶干尖的原因给大家全面总结梳理了9大条,并给大家简单说一说不同原因作物干尖黄叶的防治方法,以便大家以后知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去预防和治理作物上的叶片干尖黄叶问题。
第一个原因:营养匮乏(作物发生各类缺素症),特别是作物缺氮、缺钾、缺铁、缺锌、缺镁、缺钙、缺锰等情况
作物缺素症黄叶干尖的问题发生得十分普遍,根据田间试验标明——作物生长过程中长时间缺少氮、钾、钙、铁、锌、镁、铜、硼、锰、硫十种大、中、微量元素,都容易发生黄叶干尖的问题。
虽然作物缺素症黄叶干尖可以通过及时补充所缺的肥料进行补救和缓解,但此类的问题是很多人不会判断作物到底是因为缺少哪种营养造成的,在此农技小背篓给大家简单说一下最常见的9种缺素症判断方法(虽然缺硫也会黄叶干尖,但一般很少见):
(一)缺氮表现:长势瘦弱、生长缓慢、下部老叶先黄、叶肉叶片都发黄、由下向上蔓延发展。
(二)缺钾表现:苗棵不壮、叶边先黄、叶面黄斑、叶表凹凸不平。
(三)缺镁表现:中后期易发生、下部老叶先黄、叶肉发黄、叶脉绿色、叶尖枯死、由两侧向叶面、叶面呈“V”型图案、由下向上蔓延发展。
(四)缺锌表现:苗棵矮小、生长迟缓、小叶丛生、小花成簇、下部老叶先黄、叶肉先黄、叶边焦枯、果实籽粒大小不一、自下向上蔓延发展。
(五)缺铁表现:顶部幼叶先黄、叶片薄小、叶片黄白或黄绿相间呈网状、叶肉先黄、叶脉绿色、容易枯顶枯稍、由上向下蔓延发展。
(六)缺锰表现:低温季节易发生、顶部幼叶先黄、叶肉先黄、叶脉淡绿、叶面斑驳呈网状、叶片容易早落、由上向下蔓延发展。
(七)缺钼表现:新叶畸形、叶片细长、叶边上卷、叶肉先黄、叶面橙黄斑、籽粒不饱满、由上向下蔓延发展。
(八)缺钙表现:顶部幼嫩组织先发生、叶片下弯、叶尖黄白枯、叶边皱缩畸形、顶芽根尖烂枯、果实硬度小不耐存放、果面容易龟纹开裂、由上向下蔓延发展。
(九)缺硼表现:顶部幼嫩组织先发生、根系发育不良、生长点萎枯、老叶变厚变脆、叶片畸形、茎秆易裂、开花坐果结实率下降、种子发育不充实、果实畸形、由上向下蔓延发展。
防治解决方法:作物缺素问题比较容易解决,一方面平时测土配方施肥且施足底肥、分次追肥,增施优质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促进吸收的功能肥(如海藻酸、腐殖酸、氨基酸肥等),合理搭配氮磷钾肥料比例,预防作物生长期缺素;另一方面在作物生长期内根据土壤缺素情况(结合底肥一起施)和作物缺素症状(刚表现出缺素症状时)及时叶面喷施相应的肥料补充即可(主要是叶面喷施),一般连喷2-3遍,每隔7-10天喷施1次,比如说尿素水、磷酸二氢钾、螯合钙、螯合锌、螯合铁、螯合镁等(推荐使用螯合态的中微量元素叶面肥,多种一起搭配使用时不容易发生元素拮抗反应);再一方面在作物生长各个需肥关键期提前追肥(分茎叶生长与开花结果齐头并长时),同时要注意预防后期脱肥早衰的问题。
第二个原因:天干土旱(作物自下向上发黄),特别是作物需水高峰期时干旱缺水的情况
这一点非常好理解。水是生命之源,农作物体内的水分含量能达到80%以上,多汁的瓜果蔬菜水分含量甚至能达到90-95%以上。
如果水分不足(包括土壤干旱缺水和作物体内缺水),作物的存活、生长、发育都会大受影响,当作物遇到天气长时间干旱、土壤严重缺水、株体内水分大量蒸发流失而根系和叶片又吸收不到水分的情况时,作物出于自我生存、自我保护的角度,就会通过减少株体水分蒸发、主动脱落掉部分叶/花/果等组织,在此过程中,作物的叶片就会出现发黄、干尖、落叶甚至整棵干枯的现象。除此之外,沙性过大的土壤因为漏肥漏水严重,如果平时不注意经常浇水,也会造成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干尖黄叶、僵苗枯棵的情况。
作物因干旱缺水所发生的黄叶干尖问题,在作物生长速度快、茎叶生长量大对水分需求量比较大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比如说小麦、水稻的分蘖、返青、拔节期,大蒜年后四月份的返青期,因为这些时候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非常大,又容易发生长期不下雨的春旱和冬旱问题,所以作物就会因为干旱缺水、生长发育受抑而出现黄叶干尖的情况。
防治解决方法: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提高整地质量、及时浇水沉墒,以此预防根系悬浮或扎根不老而缺水干尖黄叶(如秸秆还田种植的小麦);一方面气候干旱少雨、土壤保水性差的地块,建议大家采取覆膜种植、膜下浇水的方法进行种植管理,以此减少水分蒸发、稳定地下水分供应;一方面前期必须浇足水,以小麦、大蒜等作物为例,一方面要注意在入冬前浇灌足封冻水保温保墒(土壤夜冻昼消时浇水),以此预防越冬期发生冬旱黄叶干尖,另一方面在春季天气变暖后要及时浇灌返青水促进生长(春季旱、墒情差、长势差的更要早浇水),以此预防返青期发生黄叶干尖的问题,再一方面在作物茎叶生长和幼果膨大期、籽粒灌浆期等需水高峰期时要及时浇足水且保持供水稳定。
除此之外呢,凡是遇到天气长时间不下雨的干旱情况、土壤发白裂缝的干旱情况或者当作物出现中午茎叶萎焉下垂的情况,都应当及时浇水增补水分供应。田间作物浇水时,一般根据天气降水情况、土壤干旱情况和中午苗株茎叶缺水表现进行“小水勤浇”得比较稳妥。
第三个原因:天湿地涝(作物自上向下发黄),特别是黏重土壤容易出现积水积涝闷根沤根的情况
这一点也很好理解。作物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不到水分无法正常生长发育而出现干尖黄叶的问题,但作物根系长时间浸泡在积水或潮湿的土壤中也会无法正常发育而出现干尖黄叶的问题。很多喜欢种花的朋友经常遇到的死棵问题大多都是因为“管不住手浇水过勤过多”而造成的,这种情况在低温高湿弱光的环境中发生的非常普遍。
如果遇到天气长时间连续降雨或者集中大雨后田间积水的情况,如果大家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过频过多地去浇灌大水,如此以来,就会造成田间积水、土壤水分趋于饱和、土壤中不透气缺乏氧气的情况,作物的根系长时间浸泡在这种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就会因为根系缺氧窒息而无法呼吸、因为根系活性变差而无法吸收养分、因为根系一直遭水浸泡渗透而发生闷根、沤根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作物的地上茎叶也就会出现黄叶、干尖甚至烂根死棵的现象。
作物因为积水积涝闷根沤根而出现的黄叶干尖问题,在土壤粘性大易板结、地势低洼积水、经常频繁浇灌大水、经常阴雨连绵季节、雨后不能及时排水排涝的地块上,以及在那些根系不发达(须根多无主根/根系扎土钱)、需水量较少(叶片细/长/小)等喜湿但不喜涝的作物上,最容易造成作物因为土壤积水积涝湿度过大而出现黄叶干尖的问题,严重时还会造成整棵苗株地下根系腐烂、地上茎叶死亡。除此之外,田间空气长时间高湿,还会诱发作物发生叶部病害而发生黄叶干尖、倒苗死棵的问题。
防治解决方法: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种植密度过大而造成中后期枝叶稠密田间地表湿度过大;一方面要注意避免经常过多频繁地去浇灌大水,经常小水勤浇保持土壤湿润就可以了;另一方面对于土壤粘性重容易板结的地块,不仅要避免经常浇灌大水,也要大量增施腐熟有机肥和菌肥,以此来提高土壤的疏松通透性、避免土壤积水积涝情况的发生;再一方面,不论是田间集中浇水后还是天气下雨后,都要及时排水,一般浇水后2-3天地面稍微发白干燥时要及时划锄松土,以此来加快土壤多余水分的蒸发、破除表土板结,一般大雨停后24个小时内(最长不要超过48个小时)要及时把田间地表的积水全部排出干净,然后再过两三天适当中耕松土。
除此之外,凡是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地块,农技小背篓建议大家在在种植作物时都要采取起高垄、做高畦的方法进行种植。
正常情况下,作物生长过程中根据天气情况一般7-15天左右(天旱5-7天浇1次、下雨多10-15天浇水1次)浇水1次,需水高峰期保持土壤湿度在75-80%左右,非需水高峰期保持土壤湿度保持在65-70%左右即可。
第四个原因:长期重茬(作物生长障碍问题),特别是长期重茬种植的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
重茬障碍性黄叶干尖,是咱们农民朋友在种植各类瓜果蔬菜和种植大姜、大蒜等各类经济作物时最容易遇到的问题,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等大田粮食禾本科作物一般很少出现此类的问题。
优良的土壤环境,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发育的根部。如果各类瓜果蔬菜和各类经济作物在同一块土地长连年接茬、重茬种植,这样不仅会造成土壤中的各类养分消耗过度营养匮乏(特别是中微量元素缺失症黄叶干尖),也会造成土壤中的各类病菌、害虫数量逐年增多土传病虫害逐年加重,除此之外,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施肥量一般比较大,长年重茬种植大量施肥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盐碱等问题,以上这三方面都会导致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出现黄叶干尖、僵苗死棵、病虫害频发的重茬种植障碍。
防治解决办法: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立即放弃继续重茬种植错误模式,与大田禾本科粮食作物进行2-3年的轮茬或者实行水旱作物轮茬种植模式,以此休养保护土地;另一方面要大量增施腐熟农家肥、优质商品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并根据土壤酸碱性选择肥料种类(酸性大就用碱性肥料、碱性大就用酸性肥料),以此改善修复土壤环境、预防重茬障碍性干尖黄叶;再一方面要在种植前半个月对土壤进行彻底清洁和25-30深耕翻晒,并做好土壤的消毒杀菌处理(如生石灰、杀菌剂、杀虫剂等),以此净化土壤健康条件、预防土传病虫害性干尖黄叶;除此之外,对于上述提到的长期重茬种植瓜果蔬菜和经济作物的地块,在施肥时应当注意减少大化肥的用量(土壤中不缺)、加大钙肥/硼肥/镁肥/铁肥/钼肥/硼肥等中微量元素的增施补充,以此全面供应养分、预防出现缺素性黄叶干尖。
第五个原因:肥害问题(施肥不合理造成的),主要是作物发生了根部或叶部肥害的情况
很多农民在作物施肥管理上,经常错误地把生粪当做有机肥使用,经常盲目在作物根部过量使用大化肥,经常过多使用种类不对的氮肥(特别温室大棚),或者叶面肥使用量过大或使用浓度过高,由此就很容易造成作物发生肥害,如造成作物出现烧根、烧苗、烧叶的问题。
防治解决办法: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使用彻底腐熟发酵好的粪肥或使用优质商品有机肥,凡是发酵腐熟不彻底的生粪、堆肥等农家肥不可直接入田;另一方面合理控制好各类大化肥的用量,避免一次性在作物根部使用过量的大化肥(施肥部位距离根部8-12公分),根部覆土施肥(底肥)时,氮肥每亩每次用量掌握在8-10公斤左右、钾肥每亩每次用量掌握在15-20公斤左右、磷钙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每亩每次用量掌握在30-40公斤左右,作物喷打叶面肥时,大部分尿素水浓度一般为0.5%、磷酸二氢钾一般浓度为0.3%,其他中微量元素浓度一般在0.0.5-0.2%或1000-2000倍之间(具体看要叶面肥种类)。
除此之外呢,在土壤偏酸的地块上和环境封闭通风不畅的温室大棚内进行施肥时,一定要避免过多过频的使用碳酸氢铵、氯化铵、硫酸铵等容易发生大量氨气挥发积累、作物根茎叶氨气或亚硝酸中毒受害的氮肥类型。
第六个原因:高温强光和低温冻害,主要是夏季高温炎热和冬季严寒低温的情况
这一点其实也很好理解,主要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热、冷两种极端恶劣天气。
在高温强光方面,作物在夏季高温强光的环境下(气温长时间33-35度以上),作物叶片的蒸腾作用会非常强烈,一方面会造成作物体内的水分会快速又急剧的被蒸发流失掉,另一方面会导致作物在自助低于高温强光天气时会呼吸作用增强大量快速消耗掉株体内所积累的养分,如果此时水肥养分供应跟不上就容易造成作物出现黄叶、干尖、干枯的问题,这种情况在夏季天气炎热、空气干燥且有轻风的地块上最容易发生高温强光型的黄叶干尖现象,比如说小麦的干热风、大蒜中后期的干尖黄叶问题等。
在低温冻害方面,作物在越冬期和早春期间遇到强冷空气过境、气温骤降10度以上的极端恶劣天气,或者遇到寒流、霜冻、冰雨等极端恶劣天气,或者天气长时间处于0-3度以下时,就很容易造成作物因为茎叶组织细胞被冻伤冻死而出现干尖黄叶的问题(其他根、孽、稍、花、蕾、幼果等也容易被被冻死冻伤),一般在秋季种植过早或过晚、土壤不实墒情较差、播种深度过浅、长势过旺、苗株细弱、缺根少孽、冬前封冻水浇灌不足、早春多倒春寒天气、花期较早等情况的地块上最容易发生低温冻害的黄叶干尖现象,比如说或小麦、果树等作物。
防治解决方法:对于这两种容易造成作物干尖黄叶甚至姜苗死棵的情况,一方面在遇到高温强光、水分蒸发过快的天气情况时,应当注意提前浇水防旱和增加田间小气候湿度,也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 芸苔素内脂 清水的方法补充水肥养分、抑制叶片水分过快蒸发流失、提高作物的耐高温抗干旱能力,还可以通过搭设遮阳网进行遮阳降温防护;另一方面在遇到剧烈急剧降温的低温冻害天气来临时,可以通过提前田间灌水、田间熏烟驱寒、蒙头撒盖细粪土、中耕培土、地面覆膜、树体喷淋清水、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 芸苔素内脂 吡唑醚菌酯的方法,以此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预防低温冻害及冻害后发生病害。
第七个原因:播种或栽种方法不当,主要是整地沉墒不实、播种密度过大、播种过浅的情况
这个也比较好理解。大家平时在种植各类作物时稍微注意一下这几种情况即可:
一般作物播种或定植时,我们都要求地面渲松平整、土层上软下实、土壤含水量在80-85%左右,这样土壤墒情播种的种子最容易出苗生长、栽种的幼苗最容易缓苗成活,如果播种或栽种时墒情比较差(特别是秸秆还田地沉墒不实和土壤含水量不足),这种情况下种植出来的作物就容易因为根系不良、苗株衰弱而出现干尖黄叶的问题。
一般在作物播种或定植时,我们都要求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墒情情况和品种株型等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密播提高含量(具体播种密度根据作物的种类、播种时的墒情、农田水肥供应壮棵而灵活确定),如果播种密度过大(一般要求株距在8-15公分不等,具体看作物类型),作物在生长期间就会因为枝叶过度拥挤稠密而造成土壤湿度过大,也会因为株距过小、生长空间不足而发生株与株之间互相竞争水肥养分、争夺空间光照的问题,还容易因为田间透风透光性太差而滋生各类病虫害,这些情况都容易诱发作物发生黄叶干尖的问题。
一般在作物播种或定植时,如果播种或栽种的过浅,比如说种子播种深度不足3公分、定植深度不足根系裸露(一般要求播种深度3-4公分、定植深度“上部埋叶芯、下部裸露根”),这样在遇到天气降水较少、气温偏高的情况时,就很容易造成作物因为根系入土前、水肥吸收能力较弱、苗株抗逆性比较差而出现落干受旱的黄叶干尖问题。
除此之外呢,种植农作物时,采取高垄覆膜的种植模式,可以很好地预防此类问题发生。
第八个原因:打药时发生药害,主要是有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使用不当的情况
不论种植哪种农作物,田间除草需要喷打除草剂,防治田间虫害需要喷打杀虫剂,防治作物病害需要喷打杀菌剂,为了调控作物长势还需要经常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各类激素药物,尤其在春季和秋季病虫害高峰期、春夏田间杂草旺长期时,田间打药更是不可缺少的田间管理事项。
大家在田间打药除草、杀虫、杀菌时,或者在使用化学激素药物调控作物生长时,如果大家不看药物使用说明书严格合理的控制好用量浓度(比如说私自加大使用量),或者不看季节温度高低和长势强弱(如高温干旱时间段打药用水不足或浓度过高、中午高温强光时间段打药、作物长势不良苗株黄弱时用药量过大),或者打药时不看天气(如有风天气打除草剂时导致药液飘落到作物苗株叶片上),这情情况都会造成作物因为发生药害而出现干尖黄叶的问题。
防治解决办法:一方面选择温度15-25度、土壤空气湿度60-70%左右的最佳温湿度环境打药(适宜的温湿环境),一方面选择无风晴朗天气的上午9-10点或下午4-6点打药(避开一早一晚和中午高温强光时间段),一方面严格按照各类药物明确规定的用量浓度打药(不私自加大或减少用药量,最高不超出规定说明的上限用量、最低不少于规定说明的下限用量),一方面不盲目混配各类农药(凡是药性不明的不混配、每次肥药混配的种类不超过3种、每次混配都要按照“二次稀释法”和“现配现用”的原则复配药液)。
除此之外,一般水肥贫瘠地、衰弱苗的地块打药时要适当降低用药量,土壤肥水充足、苗势旺壮的地块打药害可以适当增加用药量,打药时要打足水、打全、打透且不重不漏。
第九个原因:田间病虫害危害,主要是作物上的各类叶部病害和叶部虫害
作物发生了比较严重的病虫害,也是很容易造成作物因为生长发育不良、营养供应不足而出现黄叶干尖问题的,这种情况在春秋两季气候适宜田间各类病虫害高发期时很普遍,比如说锈病、疫病、叶枯病、灰霉病、霜霉病、软腐病、菌核病、蚜虫、蓟马、红蜘蛛、根蛆、线虫等病虫害。
防治解决办法:对于上述作物上的病害和虫害,大家平时要加强田间巡查与防治,至于各类病害和虫害的综合防治解决办法,农技小背篓在过去的文章里基本全都详细介绍过了,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开我的个人主页,然后在搜索框里去搜一下具体病害或虫害的名字,然后就能找到相应的农业预防与药物防治的文章。
好了,文章比较长了,关于作物黄叶干尖的问题,农技小背篓就先给大家总结这9点吧!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实用的农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