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在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为贯彻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致厦门大学百年校庆贺信精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博士生实践团由院长李鹏教授带队,1月16-20日在漳州开展“学四史 促融合”主题调研实践活动,助力漳台融合发展。

此行是学院建院以来组织的最大规模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来自厦门大学7个学院,涉及10个涉台研究领域方向。团队先后在漳州芗城区、龙文区、台商投资区、漳浦县、东山县等地开展调研活动。在调研过程中,实践团师生就地方涉台工作情况、台资企业发展情况、在地台胞生活融合情况、台青创业就业情况、两岸基层交流情况等诸多方面,与在漳台胞和对台工作部门领导做了广泛深入的交流。

厦大人文学院外出调研申请(厦大台研院博士生实践团在漳开展主题调研实践)(1)

“两岸中华魂,永远跟党走。”这是写在一家台企办公室墙上的一句话。在走访过程中,师生一行了解到公司陈董事长的创业历程和爱国情怀。陈董事长克服重重阻碍,把台湾的肥料技术带到祖籍地漳浦,促进现代农业技术在家乡落地,并用技术优势为乡村振兴助力。在与天福集团的座谈会中,漳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李奠础校长介绍天福集团以茶文化为纽带,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下,建立医院及康养中心;在响应国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的号召下,依托学校培养专门的茶产业相关人才;举办茶相关的技术比赛等,加强两岸茶产业技术与人员互动,还有更多的台企都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中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厦大人文学院外出调研申请(厦大台研院博士生实践团在漳开展主题调研实践)(2)

国家的惠台政策、台商台企的成功案例、台湾同胞的爱国之情,带动一批批台湾青年来到大陆创业就业。在与在地台胞的交流中,台胞说得最多的话是,“这里和台湾没什么两样”“我是回故乡发展,做的是光宗耀祖的事情,家里人都很支持”“地方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们真的很感激”。一枝一叶总关情,漳州各级地方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台湾同胞一视同仁,像为大陆百姓服务那样造福台湾同胞,得到在地台胞纷纷点赞。随着漳州加大培育新机能、发展新经济的力度,漳台两地将迎来更多的合作和机会,两岸青年也将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漳州成为众多台湾青年逐梦、圆梦的地方。

厦大人文学院外出调研申请(厦大台研院博士生实践团在漳开展主题调研实践)(3)

“岁月无情几度秋,月圆人缺何时休。”在“寡妇村展览馆”调研时,黄馆长为师生们讲述了寡妇村的凄惨故事。听到动情之处,厦门大学法学院台籍生朱同学潸然泪下,他说,“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这段历史,但两岸阻隔下这些家庭的悲剧是令人痛惜的,希望两岸能加强人与人、家与家的联系,建立更多的情感连接”。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师生进工厂、下田间收集到一手调研资料,后续将与理论结合,认真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先进经验,提供参考建议,用实际行动助力两岸和平统一,助力闽台融合发展。

来源:海峡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