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对于李商隐的熟悉大约是从中学时期学习的《夜雨寄北》开始的。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他是一位不怎么有名的诗人。但他,却是大唐诗坛上最后一颗闪亮的星星。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焦作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市),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又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州病故,葬于故乡荥阳。也有人说他葬于祖籍地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

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1)

年幼丧父,十六岁就离家闯荡

李商隐出生于公元813年,是李家的第一个儿子。他名商隐,字义山,是家中长辈希望他以后能像秦汉隐士"商山四皓"般,德才兼备,不沽名钓誉。

早年时,李商隐家中富裕且温馨,父亲有官职,属于中等阶级。从小街坊四邻就见证了他的天才之姿——"五岁诵经书,七岁弄笔砚"。

但不幸的是,九岁那年,李商隐的父亲去世了。

封建社会,家中支柱只有男子,女子不能抛头露面。

于是这养家的重担,就落到了年仅九岁的李商隐身上,只因他是家中长子。

李父丧命之时,正在江南做官,为了让李父在河南老家入土为安,必须有家人一路护送他的棺木回去。

那年,还不到十岁的李商隐孤零零去了江南,又扶着父亲的灵柩,高举着魂幡,从江南一路颠簸到河南。

同时,遵循当时的规定,一家人还要为李父守孝三年,这三年里,全家不得外出活动。

然而三年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在三年的只出不进的开销下,日益贫瘠,早没有了往昔的富贵。为了赡养母亲,李商隐只能赶紧出去找工作。

幸好,李商隐有位学问渊博的堂叔,又愿意亲自教导落难却天资聪颖的李商隐。

于是,他白天干活,晚上就跟着堂叔学习古文。

日复一日,在他的勤勉和聪慧下,16岁的他,就能写出《圣论》、《文论》等惊世佳作,成功出师。此时,他认为自己早已成人,决定前往洛阳,闯荡一番。

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2)

官场沉沉浮浮

李商隐到了最繁华的京城,以为能从此扬名天下,做出一番事业。

但很不幸,它注定与这个时代不容。

唐朝的繁华奢靡不会因为晚唐战乱就有丝毫的收敛,那时的人们崇拜字句对仗,辞藻华美、音韵铿锵;可李商隐擅长的却是朴拙恣意的古文。这种情况下,李商隐的古文写得再好都没用,只会显得更加不合时宜。

所以文采斐然的他,只能默默沦为了无人问津的小辈。

但幸好,还有一个人赏识他,还是个大人物——骈文大家令狐楚。

此人对李商隐十分好,参加各种高级宴会都会带上李商隐,为他积攒人脉。甚至,还自掏盘缠送李商隐去参加科举考试,并在他连考两次都落榜的情况下,给他开了"后门",终让李商隐高中进士。

这是为什么呢?素未平生的人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对一个人好?

这就牵扯到当时的政治格局了,在当时的朝堂上,"牛李党争"闹得轰轰烈烈,令狐家正是牛党的中坚力量。令狐一家由始至终要的不是他的感恩,而是服从,是让他成为一个忠心有用的家臣。希望李商隐成为牛党的重要一员,共同抵抗李党。

但很不幸,李商隐的悟性和灵气,全部都给了诗歌。对于官场和政治,他太单纯,也太迟钝。

他与恩人政敌的女儿相爱了。

她是王茂元的小女儿,王晏媄。王茂元是李党的官员。

很快才人佳子洞房花烛,李商隐成了李党王家的乘龙快婿。

那时的他,人生快意不过如此,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可他不会知道,因为这个选择,他后半生潦倒困苦,郁郁不得志。

面对两大敌对势力的橄榄枝,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年的张居正就做得很好,左右逢源,成为了最后的赢家。

可他不是张居正,他只是个不同世俗的少年,是个真爱一人,可赌一生的白衣书生。

很快,世人都说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新旧唐书都评价他"无行","德行有亏",牛党的人看不起他,李党的人信不过他,忽然一下,他成了臭名昭著的恶人,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排挤。从此,他的仕途走得万分坎坷,漂泊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

手握大权的令狐绹只需说一句"此人不堪",他就能直接被抹杀在朝堂之上。后来苦海翻滚,他只当上一个小小的县尉,又因私自平反冤狱,触怒上司,被迫自请离职。丢了工作没多久,母亲又离世了,等他为母亲守孝三年,重返京城时,朝堂早已是"牛党"的天下,他的仕途算是彻底完了。

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3)

国学大师陈寅恪曾说:"李商隐本应始终属于牛党,方合当时社会阶级之道德。"

可他是否记得,当年初入洛阳,就隶属于牛党麾下,可乾坤易变,不知晚年的他,回想起来是否会后悔。因为他曾经也有名扬天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机会。

这些我并不知道,我只知道史书上记载他与爱妻伉俪情深。

晚年一首《夜雨寄北》,经典永存

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4)

《夜雨寄北》经典之处有很多,他表达的含义,写作的手法,时态的转变都大有文章。

它一句话,就把三种时态,现在时、过去时、未来时,全部囊括其中,从而先声夺人,营造出一种时间上的史诗感。

这种转换现在、过去、未来时态的写法,对于写作领域,是非常巨大的颠覆。因为以往的写作,绝大多数的结构,都是一条单一的线。但是自从有了转换时态的写法,现在、过去、未来的三条线,就编织到了一起,连成网状。

「君问归期未有期」——过去时

李商隐在蜀地,洛阳的妻子写信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回信说不知道。

「巴山夜雨涨秋池」——现在时此时巴山这里,正秋雨连绵呢,池水不断上涨了。

「何当共剪西窗烛」——未来时

以后什么时候,我能和你坐在烛火窗边,说一整夜的话呢?

「却话巴山夜雨时」——未来里的现在时

那说什么呢,就说此时我在巴山这里,正秋雨连绵呢,池水不断上涨了。

只有短短四句,时态就囊括了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尤其是最后一句,是一个巧夺天工的套嵌,是在未来时里,套入了现在时。

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5)

据说这首诗,是李商隐在外地当差时写给妻子的,他说回去后,要与你围炉夜话。可他不知道,他写这首诗时,他的妻子早已亡故。巴山的秋雨绵绵不绝,从此在李商隐的心上坐落。

作家毕飞宇说,《夜雨寄北》里那场秋雨,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漫长的一场秋雨。李商隐是曹雪芹的前身,曹雪芹是李商隐的后世。一个凭诗行云,一个借小说行雨。

李商隐一生悲苦

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一生困顿不得志的李商隐晚年仍写下了)(6)

儿时,父亲早逝,他饱尝辛酸;中年时,以诗人之心揣摩政治,酿成悲剧;后来,妻子猝然离世,更令他万念俱灰。

可他晚年仍写下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

人生当如此。

纵使疾风起,人生不言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