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商隐因为在官场异常失意,为排遣“意不适”的心情而登上长安城的乐游原,发如此感慨。那么乐游原到底在哪里呢?唐代文人眼中的乐游原有什么特殊意义呢?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2)

乐游原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有记载说“神爵三年,起乐游苑”。公元前59年,汉宣帝偕许皇后前往长安城东南方的古原,因迷恋这里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所以就在原上建立了乐游苑,并且建了一座乐游庙,成为汉代长安城东南郊的一个游览场所。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3)

因为谐音,“乐游苑”到了唐朝时被传为“乐游原”。唐长安城有108坊,其中东南方向的升平坊与新昌坊,就是“乐游原”的所在地,而且是为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登高览胜最佳景地。大概在今天西安市大雁塔东北部、曲江池背面的黄土台塬。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4)

青龙寺的所在地,也处于新昌坊乐游原中的一部分。作为后来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密宗的祖庭,青龙寺始建于隋文帝年间(582年),原名“灵感寺”,唐龙朔二年(662年)复立为观音寺,景云二年(711年)更名青龙寺,自此成为唐朝皇家护国寺院。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5)

太平公主曾在乐游原内添造亭阁,营造了当时最大的私宅园林——太平公主庄园,场面极尽奢靡。当玄宗登基后就将庄园分赐给了宁、申、歧、薛四王,足以想见当时乐游原规模之大。韩愈的《游太平公主庄》诗云: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6)

李白曾站在乐游原缅怀历史写下:“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白居易也借景兴情吟出:“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曲江池与乐游原南北相望,因乐游原高便于览胜。一时间,这里就成为长安城里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们游玩的好去处。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7)

在唐时兴庆宫、华清池、大明宫......这些皇室阶层与贵族参与政治生活的区域,是不对公众开放的。但乐游原则不同,《唐两京城坊考》对乐游原的记载是:“居京城之最高,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指掌。每正月晦日、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京城士女咸就此登赏祓禊。”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8)

上至官宦子弟,下至平民百姓,都能在乐游原随意出入,东到日本高丽、西到波斯大食,不同肤色与信仰的民族,彼此畅快交谈,大唐文明的开放包容,由此可见一斑。乐游原上见长安,远眺可见汉阙唐陵,乐游原连接着过去和现实,透析着古今兴亡盛衰之间的联系。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9)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李商隐驱车登上乐游原写下了:“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上伴随着这份萧瑟秋意的,常是一抹残阳,夕阳光辉渐趋黯淡,已不再只是惋惜的感伤,而是诗人对唐帝国虚假繁荣危机重重的无奈感受。

李商隐的千古绝句及赏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