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晚期的历史,大家想到的多是明朝皇帝有多窝囊,从上到下就没有几个拿得出手的人物,浑水摸鱼的倒是一大把。但是,今天要说到的这一位却是个例外,他就是隆武帝朱聿键。
朱聿键是皇亲国戚,是地方的一位藩王,但是,他的人生并不顺利。由于,自己的祖父不喜欢他的父亲,自己就不得不跟着父亲被祖父囚禁了十六年;囚禁的日子里,朱聿键的待遇很差,缺吃少穿,还差点就饿死在了囚室中。后来出来了,朱聿键以为可以解脱了,偏偏又遇上不友善的崇祯皇帝,又被囚禁了十二年,直到崇祯皇帝自杀、政权南迁,他才被放出来。
一个藩王,整整在囚室中度过了二十八年,出来时都已经四十四岁了。人人羡慕的皇亲家庭,竟然也有如此凄惨的情况。朱聿键出狱没多久,短命的南明政权就垮台了;朱聿键被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拥立为新皇帝,继续做着反清复明的抗争。朱聿键在做皇帝时没有实权,只能作为傀儡,所以,朱聿键的一生就是从一个监狱跳到了另一个监狱。
命途多舛的朱聿键,却是明朝皇亲里面少有的、有作为的人,他当皇帝时候,制定的一些政策,往往比之前的正统皇帝更加有成效。在二十八年的囚禁生活中,朱聿键并没有怨天尤人、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踏踏实实的过生活,照常读书、锻炼,修身养性。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但是,朱聿键还是严格要求自己,可能就是他的身份影响了他,让他养成了良好的修养。
放出来后,朱聿键做了皇帝,任期上的作为也不输其他皇帝。在生活作风上面,朱聿键严格要求自己,只保留一位皇后,没有任何妃子;在挑选人才上面,他不拘一格,抛弃门户成见,重用一些出身贫微的将士,这些将士后来都成为了抵抗清军的名将。晚明时期,朝廷因为党争而弃用了很多有才能的将才,导致朝廷在抵抗入侵方面,没有可以堪重用的人才。朱聿键在这一方面确实有很大进步。
朱聿键最重要的主张,还是联合各地反清势力一起抵抗清军的入侵,这一点,对南明政权的影响很大。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长,但是,执政时期比较有作为,有英主的风范。如果,他能够早些坐上皇位,也许清军就不会那么容易进入中原了。郑成功是朱聿键的臣子,从小就学习儒家文化的他,知道君臣之道及忠贞不二的重要性。隆武帝对郑成功宠爱有加,郑成功自然想着报恩,时刻牢记皇帝的恩情。
朱聿键给了郑成功统领御林军的官职,说明对他十分信任。郑成功的事业达到顶峰的时候,后面又是喜事连连,他的父亲郑芝龙当了朝廷的太师,日本平户的诸侯为了巴结郑芝龙,认郑成功的母亲为义女,还派亲兵将她送回福建,让他们一家三口相聚。郑成功与母亲分离已有二十二年,现在又可以相聚,他的幸福感肯定大增。这段时间,肯定是郑成功最幸福的时刻,皇帝的赏识、家人的团聚,这是多么美满的时刻。
郑成功从小就耳濡目染了儒家文化,对于儒家文化强调的孝道更是十分认可。现在,多年不见的母亲回来了,是时候尽自己的孝道了。当母亲乘坐的船还未靠岸时,郑成功已经早早在岸边等待。当时,恰逢大雨,他都没有撑伞,在雨中等待了几个小时没有离去。为了照顾刚回到国内的母亲,他总是抽出时间陪母亲聊天、关心她的生活起居,一旦有空,他肯定会陪同母亲到处去游玩,让母亲能够重温家乡的情景。
随着郑成功的官职越来越高,公务也越来越多,实在没办法抽身的时候,他则会向皇帝上奏折请假。有一次,母亲生病了,郑成功又是抽不出身,这次他向皇帝上呈的奏折就写得十分感人,堪比流传千古的《陈情表》:并不是我愿意离陛下而去,实在是母亲病重,没有办法。我七岁时就跟母亲分开,现在好不容易相聚了,实在不忍心在她需要照顾的时候无法前往,这样做儿子我不会安心。最终,郑成功的奏折感动了皇帝。
有资料记载,郑家举行家宴时,郑成功和妻子总是陪同母亲出席,宴会上对父母表现出来的恭敬,让宾客们十分赞赏。历史是需要继续进行下去的,或者说,欢乐的时光是短暂的。如果,历史就这样停下来了,那么,郑成功的这个故事结尾一定是他们一家大团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日子。可是,别忘了,北方还有清军;如果,真的过上幸福日子,郑成功也不会去台湾。
其实,在此期间郑芝龙早已暗中与清兵约降,福建各关隘均无人把守。不久,郑芝龙降清,郑成功与其父决裂,率部南下。李成栋的清军在浙江等地一路大胜,先后攻下绍兴、东阳、金华、平州,很快攻陷郑鸿逵所守的仙霞关,直入福建,攻陷建宁,直扑延平。1646年8月21日,朱聿键逃出延平,又想取道汀州去江西。杨凤苞称“福京之亡,亡于郑芝龙之通款”。
最终,朱聿键被清军乱箭射死在汀州城衙的大堂上,同时遇难的,还有皇后曾氏、沈嫔、陈嫔和他不满月的皇子。
参考资料:
【《南明史·本纪第二》、《南明野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