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人性本善;有人说人性本恶;有人说善恶兼有,有人说人性如同一张白纸无善无恶自文明产生以来,无数哲人先贤穷其毕生探究这一问题,并基于当时社会现实与政治需求,提出各自学术思想,自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到汉代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之理学和心学,人性善恶之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将其归类,大致分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人性趋利避害认知各有不同?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性趋利避害认知各有不同(探究人性自利之本质)

人性趋利避害认知各有不同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人性本善;有人说人性本恶;有人说善恶兼有,有人说人性如同一张白纸无善无恶。自文明产生以来,无数哲人先贤穷其毕生探究这一问题,并基于当时社会现实与政治需求,提出各自学术思想,自春秋战国之百家争鸣,到汉代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之理学和心学,人性善恶之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将其归类,大致分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无恶论。

道家的老子对人性本质并没有提出明确的思想。不过,《道德经》把人的理想状态比做婴儿,如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第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可见,道家老子非常赞美婴儿出生的纯洁状态,认为婴儿刚刚出生的时候,犹如一层白纸一样,没有被世俗气息沾染,具有无善无恶的人性。

儒家创始人孔子也并未直接议论过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孔子只说过“性相近”,认为人性受后天社会影响比较大。但其后的儒学宗师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孟子·告子上》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为什么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呢?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公孙丑上》)每个人也有不忍人之心,若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中,并不因为交情、声誉等利害关系而救人,而是因为内心“善”的本质自然流露而救人。可见,人天生具有善的本性。孟子提出“四心说”——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并在“四心说”的基础上提出人天生有四种善的德行,即“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是起点的意思,孟子认为只要努力地把四端扩充,即道德实践,就可成就德性。“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在孟子的学说里面,人与野兽的区别,就在于人之善的天性,如果这个天性被蒙蔽,则是侧面说明人会沦为“禽兽”。

孟子并不否认人性中有恶的成分,他认为恶的成分主要是后天环境造成的,是由人的欲望造成的,人天性善良,而天性善良的人做出恶的行为,是因为人在后天因为沉溺于欲望,导致自己善良的天性,也就是良知、良能被蒙蔽,继而出现恶的行为。所以,孟子还时刻叫人注意反省,以求保有自己的善之本心,如果“善”这个天性被蒙蔽,人就会沦为“禽兽”。

同为儒家的荀子却不同意孟子的观点,提出性恶论。荀子在《正名》篇对性、情虑、伪、事、行、智、能、命做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性之和所生、精合感应、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性伤谓之病,节遇谓之命。”

人生下来就具有的本性叫做天性。天性的和阴阳二气所产生的、精神接触外物感受的反应、不经人为努力或社会影响而自然形成的东西叫做本性。本性中的爱好、厌恶、喜悦、愤怒、悲哀、快乐叫做感情。感情由心生而心灵又对这些进行选择叫做思虑。心灵思虑后,官能为之而行动,叫做人为。思虑不断积累,官能反复练习,而后形成一种常规,就叫做人为。为了功利去做叫做事业,为了道义去做叫做德行。在人身上所具有的用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叫做知觉,知觉和所认识的事物相互接触所产生的能力叫做智慧。在人身上所具有的用来处置事物的能力叫做本能。本能和外界的客观事物相适合相互接触所产生的能力叫做才能。天性受到伤害叫做疾病,制约人生的不期遭遇叫做命运。

荀子在《性恶论》中提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荀子认为人的天性是恶的,而所谓善的,是人为努力。现在的人性,有生下来而贪好私利的,顺着这个性,会出现争夺,而辞让的德行就消失了。有生下来而嫉妒、憎恨的,顺着这个性,会有对人的伤害,而忠信的德行就消失了。有生下来而有耳目的欲望,有喜欢声色欲望的,顺着这个性,会有淫乱出现,而人的礼义文理秩序就消失了。这样,由人的性,顺着人的情,一定会出现互相争夺,有合乎冒犯名分的混乱文理秩序情况出现,最后归于暴乱。所以一定要有老师法制的教化,礼义的教导,然后才会有辞让的德行出现,合乎文理秩序,最后归于治理安定。由此看来,人的性是恶的,就很明显了,而善就要人为努力了。

荀子是认为人性为恶,是因为人生来而有好利等人性,而这些人性会令礼义辞让的德行消失。所以人如果要回归辞让礼义的德行,一定要教化人性才可以。

法家宗师韩非子是荀子的学生,他继承荀子的思想,认为人性本恶,如他在《韩非子·心度》中提到:“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说:“人皆挟自为心”,韩非在《难二》中说:“好利恶害,夫人之所有也。……喜利畏罪,人莫不然”。韩非子以利欲为人之本性的观点,认为“好利恶害”是人的普遍本性。物欲是人类生存的第一需要,是人们思考问题并指导其行动的原点。他认为人性本无所谓好与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利益关系,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韩非子正是在荀子的人性论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策略。

和韩非子持相同人性观点的还有墨家,墨子在《大取》中说:“于所体之中而权轻重之谓权。……利之中取大,害之中取小也”。古希腊的哲学家则认为,人的本性是追求快乐,快乐是支配人类行为的原则。

佛教宗派众多,有八万四千法门之说,《贤劫经》中有言,佛告喜王菩萨。是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教化诸贪淫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开化诸嗔恚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开觉诸愚痴种。二千一百诸度无极。说法训诲化等分种。是合八千四百诸度无极。一变为十。合八万四千诸度无极。佛则医王法为众生。一切三界无上良药。疗治三毒阴盖得消。等分返逆无返复人。因见化导靡不解脱。佛陀为了普渡众生而传播了八万四千法门。由于每个众生的根器、因缘、兴趣、意乐和接受能力等都千差万别,所以针对于众生的根器、众生的因缘、众生的烦恼等等而宣说了各种各样的法门。佛陀以圆满智慧察觉到众生的无数烦恼,所以众生具备多少烦恼,就提供了多少的对治法,就好像是一位名医为不同的患者对症下药一样。根器指先天具有接受佛教之可能性。根是品行,器是容量,根器指人的禀赋和气质。因缘是指构成一切现象的原因。因指主因,缘谓助缘。因是事物生起的主要条件,缘是事物生起的次要条件,有因有缘,必然成果,此果对因来说称为报,就是“因缘果报”,亦简称“因果”。根据佛教轮回之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非凭空而有,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乌有,故有“缘起性空”之说。

虽然八万四千法门,但基本可以分为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小乘主张众生自救,人人都能经过修道而进涅槃,但不能人人成佛;大乘则主张不仅要自渡,还要兼渡他人,认为只要虔诚地信仰,人人皆可成佛(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为佛)。大乘佛教起源于南北朝以前,兴盛于唐代,其后中土及其周边地区基本都是大乘佛教。

佛教讲究轮回,有情众生,未征得阿罗汉果的,都免不了要受轮回之苦,在六道之间生死流转,无始无终。六道,分别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其中,天、人、阿修罗三道被称为“上三道”,地域、恶鬼、畜生三道被称为“下三道”。既然是六道轮回,那从此一道去彼一道需要能量,这个能量,被称为“业力”。业,意为造作,泛指众生有意识的一切活动。佛家讲身、口、意三业,主要指身、口、意的行为、以及随此行为而来的延续的结果。一般多指身、语(口)意三业,身业指身体所作,举手动足等所做的一切事。此外,从道德角度和所生果报的苦乐着眼,业还可以分为善、恶、无记三种。对自他的今生后世有益、顺于理者为善业,反之为恶业,不善不恶者称无记业。人的身、口、意三业活动造成行为,而任何行为都会自然产生一种力量,即是业力,此力量又迫使人去作新的行为,此新的行为又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产生力量,力量又产生行为,辗转相生而形成螺旋式的业力圈。一切苦乐之果皆因业力所致,故通常有‘业力不可思议’之语。“业力”无边光大、无处不在,但业力是自造的。不管是善业、恶业还是不善不恶业,都完完全全是“自作自受”的。

照佛学的说法,宇宙的一切现象,或者更确切地说,一个有情物的宇宙的一切现象,都是他的心的表现。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点什么,这点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这个结果就是业的报应。业是因,报是果。一个人的存在,就是一连串的因果造成的。十界迷悟,不外是因果关系。如外界客尘与众生主体内心也互为因缘,由众生之无明生起我见,无明是指个人对事物本性的根本无知。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表现,所以是虚幻的,暂时的,可是无知的个人还是渴求它们,迷恋它们。无明生贪慎痴恋,由于对于生的贪恋,个人就陷入永恒的生死轮回,万劫不复。我见缘外界之客体,客体唤起众生之贪欲,贪欲引起恶行,恶行再生痛苦,痛苦又加重无明。彼此既是因,又是果。因此,无论众生造恶业、善业、无记业,都不能摆脱六道轮回,只能在“上三道”与“下三道”之间流转。由此可见,烦恼产生于我执(我见),我执又分为人我执、法我执,人我执——一切凡夫,不了诸法空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一切所知障由此而生。法我执——一切凡夫,不了诸法空性,不明五蕴等法由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固执法有实性,一切所知障由此而生。

轮回之苦是每个有情个体自己造成的,众生想要免于生死流转,想要摆脱轮回之苦,就要靠自己去证悟、去解脱,只有征得阿罗汉果(小乘)或者积思顿悟(大乘),将“无明”换成觉悟,断尽三界见思烦恼,才能脱离轮回,才能功德圆满、究竟解脱,也就是从生死轮回中解脱出来,这种解脱叫做“涅躲”。那么,涅槃状态的确切意义是什么呢?它可以说是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同一,或者说与所谓的佛性的同一;或者说,它就是了解了或自觉到个人与宇宙的心的固有的同一。(性宗)也就是具有了佛性。

由此可见,佛教不免谈论人性,认为今生之性只是前生造业产生的果报,只是因缘和合。但我们非要从佛教理论中要找出佛教中的人性,那么,佛教以为:人性有善、恶、无记(非善非恶)这三种。或者说人性本空,因为人性善,或人性恶,似乎都无法完全对人性作出解释,人性本空,遇善成善,遇恶成恶,现实中往往是善恶兼杂,因果纠缠,无纯粹的善或恶。除了人性之外,人人又有具有佛性,既是本自清净之性、彻底觉悟之性、彻底明白之性,在禅门中,佛性又称为本来面目、本来人、五位真人、如来藏、真如、主人公等。

西方文化和社会深受基督教的影响,基督教认为神是神,人是人,只有上帝是神,上帝永远至高无上,人永远是上帝的仆人,人的权力永远不能超越上帝。基督教的思想主要集中在《圣经》中,《圣经》由旧约和新约组成,旧约着重讲述了上帝的公义,新约的重点则为上帝的爱。旧约《阿摩司书》描述了上帝对罪的愤怒和追讨,对罪的痛恨和惩罚。上帝说,由于人“三番五次地犯罪,我必不免去他的刑罚”,“我必追讨你们的一切罪孽”。上帝的教导是,“要恶恶好善,在城门口秉行公义”,“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诗篇》也强调,上帝是“公义的,他喜爱公义”,旧约所描述的是上帝对罪不妥协、不容忍的一面。而在新约中,上帝则是充满了慈爱。新约中关于爱的教导,如爱人如己、爱邻舍、爱陌生人、爱仇敌等,比比皆是。耶稣在《马太福音》中对人的教导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 新约中所提倡的这种爱不是狭隘的爱,而是超越血缘、家族、种族、国度的爱,是一种普世的爱。

上帝是公义、爱的化身,而作为上帝的子民,人天生具有善恶两面,基督教认为人是有限的,有罪的,人不但不完美的,而且有缺陷,强调人性既有善,也有恶,犹如一个硬币的两面。性善是指上帝根据自己的“肖像”造人,因而人本身具有神性本质,有真善美的积极因素;但同时,因为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吃禁果犯了罪,导致全体人类的本性中又有罪的一面,人生而有罪,也就是“原罪”。人不能靠自己的努力赎罪,而达到“人性完美”“成德成圣”,而是通过耶稣基督的牺牲,信仰上帝的信徒得以从原罪中被拯救出来。人只有体察到这种人性 “幽暗” 的存在(即“原罪”),才可能以一种高度的自省精神来彻底否定自我,从而达到获取真正自由和人性新生的起始。

受基督文化的影响,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也迥异于东方。

不同的人性观点,产生了不同的社会制度,或者说每种人性论学说都在为自己的时代、自己的阶级与政权服务,我们抛弃政治影响,单从探究的角度,来思考人性到底是什么?

无论我们从历史书中,还是从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发现,人性具有善恶两面,善和恶本来就是人性的正反两面,如同硬币的正反两面一般,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善和恶是人性的一对主要矛盾,善恶对立同一于人性之中。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人,头脑之中就必然会存在善念和恶念,世上没有纯善之人,也不存在绝恶之人,只要是人就会有善恶之心。所以简单的以善或恶来定义人性,便会过于片面,有失偏颇,难以全面的诠释人性。

既然不能以善恶来定义人性,那么用什么来定义人性呢?

所谓人性就是人类的通性和共性,也就是所有人类都拥有的最基本的品性,就是人类的本性,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的天性。其实,我们扪心自问或观察家中婴儿行为就可以得出结论。我们若要自问:我生存的目的是什么?我一切想法的出发点是什么?我做出各种行为的动机又是什么?答案便脱颖而出——人性利己。

千百年来,关于人性问题,古之圣贤展开了多少论战,但他们的善恶论断都是为了给自己的思想找一个理论根据,而他们的思想又都在为他们的统治者提供专制伦理。人性利己,天性如此。这是自然法则,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准则,是没有人可以更改的法则。利己之心,人皆有之。从微观到宏观,细胞如此,组织如此,器官如此,动物如此,作为具有超常智慧的高级动物——人亦是如此。自从生命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利己就作为生命的天性,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生命体的基因之中。因为只有选择利己为自己的本性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存在和延续下去,否则必定会走向灭亡。可以说如果没有利己作为自己的天性,那么任何生命体都不可能存在下去;不管那一种生物多么强大、多么优秀,都注定会走向灭亡。这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则,谁也不能去更改,更不能不去遵从,违反之注定灭亡。

利己是生命存在的前提条件。进化论讲大自然中生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而所谓的适者的前提永远是利己。只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所有生命体必然,也必须选择利己作为自己的天性。利己也是生命进化的最终动力。如果抛开利己,那么任何生命都是不可能向更高级方面进化的。生命只有选择利己作为天性,才有向更高级方面进化的可能。可以说是生命进化选择了利己作为其进化的动力,也只有利己的天性才能使生命向着更高级方面进化。

人的天性是利己,但利己也会产生利他。人类在社会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性,犹如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之间分为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同种生物)是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生物的种内关系包括密度效应、动植物性行为(植物的性别系统和动物的婚配制度)、领域行为、社会等级、通信行为以及利他行为等。还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种间关系包括:共生、捕食、寄生、互利共生等关系,另有偏害和附生关系。可见,即便是低等生物,为了利己,也会利他。那么作为大自然中进化的唯一最高等智慧生命呢?其实只是利用自己的智慧将生物的利己与利他之心继续延长,产生出更多的利己与利他行为而已。如果说其他生物的利己只不过是一种生存的自然本能反应,人类的利己却是一种主动合作的生活智慧。可以说人和其它生物的区别在于:其它生物仅是为了生存下去,而人却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下去。

作为现实社会中的普通大众,生活在现实社会之中,我们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生命体,而是自己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我们的生理需求需要各种物质利益来满足,同样我们的心理需求也需要各种精神利益的支持方能得以满足,利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人性的本质。利己之心无善无恶,只有利己之性才生害人之意以后才有了善恶之别,或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他人正当的利益时才有了法律上禁止的恶行。正所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性的本质是利己,推而广之,则各私其私,各亲其亲,皆为利己。与人心而言,必分亲疏远近。与亲者近,与疏者远,与无关者不通,此乃人之天性也,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利己的尺度来衡量与他人的亲疏远近,以确定彼此间的关系。首先是自己,不管是什么人都是把自己放在心中的第一位上。其次是家人,比如夫妻、子女、父母、兄弟等亲人关系。再次是社会交往的关系,比如朋友、亲戚、同事、邻居等重要关系。更广的关系还有集体、民族、国家、区域合作体以致整个人类社会。按照这个秩序,分远近定亲疏的。利己是个人利益的基础,个人利益是集体利益的基础,也是民族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基础。因此可以说,集体主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都是个人利己的延申。

人性利己,利己产生利他,将利己之性与利他之性合理控制,社会才会和谐共存。只有承认人性的本质是利己,以及利己更容易向恶的方面发展,我们才能与之有针对性的设计人类社会的各种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抑制人的行为向恶的方面发展,正确引导人的行为向善的方面发展,不断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