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二十四节气中

一个充满动感的节气——惊蛰

活泼的春天

正款款向我们走来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1)

官宣:杭州明日入春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2)

据统计,杭州平均入春时间为3月10日,今年入春的脚步稍有提前。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3)

杭州春季越来越暖。近30年杭州春季平均气温16.0℃,2010到2019年期间春季平均气温已升至16.6℃, 其中2018年春季平均气温18.8℃,为近30年最高。2019年春季平均气温也有17.7℃。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4)

杭州的春季往往在夏季和冬季的夹缝中生存,比起平均时长有132天的夏季,和103天的冬季,杭州春季平均时长仅71天,秀春装的时光太短暂。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5)

俗话说:春无三日晴。在杭州,连晴3日以上的概率还不到20%。春季因为冷暖气流“频频相约”,晴雨转换快。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6)

春季温差有时候也大得惊人。例如2010年的3月19日,杭州日最高气温31.4℃,日最低气温6.9℃,温差足足达24.5℃。因此,洋葱式多层穿衣法在杭州很受用。

今日惊蛰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7)

惊蛰,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蛰,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载:“万物出乎震,震为雷”。天气回暖,春雷始鸣,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而出走”,故曰惊蛰。

一般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

惊蛰有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鸧鹒鸣;三候鹰化为鸠。”

气象的变化,与大自然紧密相连。进入仲春,桃花红灼、梨花洁白,黄鹂鸟啼叫,苍鹰渐去而斑鸠替代,这是个气候转暖、大地花绽鸟飞的时节。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8)

惊蛰昭示着万象复始,气象更新,大自然充满灵动。陶渊明这样描述这个极具生命意义的节令:“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大自然的变化,又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惊蛰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自古来被人们视为春耕开始的节令。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升温,雨水渐多,南方地不少地区进入了春耕。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9)

眼下,浙江的农民们早已掐着这个万物生发的时间点,着手春耕备耕。他们或者在杭州的茶园内忙碌,或是在湖州的蔬菜种植基地里奔走,又或者,在丽水的高山梯田上辛勤耕耘。

此情此景,恰好应了那句:“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10)

春雷响,万物长,此时正是养生好时节。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中医认为,青色食物入肝,药物中的青蒿、青皮都是入肝经的,食物中的青菜也大多入肝胆,因此,惊蛰时节可多吃绿色时蔬,香椿、春笋、韭菜、菠菜、豌豆等都是极好的食材。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11)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饮食也应以清温平淡为主。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之功效。此外,炖银耳滋润而不腻滞,也是一味滋补良药。

每年三四月份,桃花盛开、百鸟争鸣,也是吃河鲜海鲜的大好季节。长江一带盛产黄花鱼,肥厚肉嫩,味道鲜美。“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春风送暖之时,也是吃鳝鱼和甲鱼的好时候。刚刚从水里捕捞上来,前一分钟还水里蹦跶,瞬间便入了锅下了肚。

扬州官宣入春(官宣杭州明日入春)(12)

谚语说,未过惊蛰响雷霆,一日落雨一日晴,晴晴落落到清明。惊蛰闻雷声,全月雨轰轰。果真如此?其实,只有在暖湿气流特别活跃的年份,惊蛰时才会出现雷鸣。

而且,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春雷始鸣的时间早迟也各不相同。就全国一般规律而言,云南南部在1月底前后即可听到雷声,而北京地区要到4月下旬才能听到雷鸣,而浙江地区的第一声春雷,一般会在3月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