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是一个历史的大变革时期,经过了春秋时期的诸侯混战,小诸侯国被大诸侯国吞并,所以诸侯国的数量大大的减少了,这意味着,留下来的诸侯国非强则大。虽然战国时期仍然伴随着战争,但是社会的各方面都在进步着,经过了各种“淘汰赛”,到了战国时候有七个诸侯国是比较富强的,他们分别是:齐楚燕韩赵魏秦,也被称为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都是谁在位(战国七雄都是谁)(1)

战国时期

七国地域位置

齐国:大概在今山东北部,河北南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楚国:大概在今湖北全省,河南,安徽,湖南,江苏,浙江的一部分;

燕国:大概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吉林的一部分;

韩国:大概在今河南中部、西部和山西东南部;

赵国:大概在今山西北部、中部和河北中部、西南部,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魏国:大概在今山西南部,河南北部、中部和东部;

秦国:大概在今陕西关中、汉中,甘肃东南部,四川中东部。

战国七雄都是谁在位(战国七雄都是谁)(2)

战国七雄

秦是如何吞并六国的

首灭韩

秦朝先灭韩国,肯定是因为韩国技不如人,韩国的先祖是晋公族,韩国发迹于三晋同盟,但实际上韩国内部军队实力不强,还得经常讨好其他诸侯国,以便巩固自己的存在,在公元前230年的时候,韩国被秦国所灭,韩国也是六国中第一个被吞并的。

二灭赵

秦国吞并韩国,可并不是为了一时之快,如果把韩国比喻成鸡蛋,秦韩就是石击卵;而赵国,妥妥的硬骨头,先说说赵国的光辉历史,赵国有一位有名的君主是赵惠文王,如果这个人你没有听过,那他的手下你肯定也知道:廉颇、蔺相如、赵奢、平原君,贤臣必有贤主,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的军事、国力都很强大,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后继者赵孝成王在军事上重用沦为赵括(纸上谈兵的那个人),后导致大败,从此赵国一蹶不振,开始走下坡路。至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国。

战国七雄都是谁在位(战国七雄都是谁)(3)

赵括纸上谈兵

三灭魏

魏国在后期,统治上已经大不如前了,城池沦陷,兵败如山倒。所谓擒贼先擒王,想要吞并魏国,怎么也得把国君给拿下!于是,秦国派出王贲去攻打魏国首都大梁,说起来魏国大势已去,这首都怎么迟迟拿不下来?原来大梁在建都的时候在守卫上可是没少费心思,首先城墙地基深墙体高大,易守难攻;其次城墙周围建立水域网维护国都安全,外敌来犯,水路这一关就很难过。可是这王贲他不蛮干,既然大梁被水环绕,他就以毒攻毒,他下令在大梁的西北角开渠引水(黄河之水)进大梁城,就这样,没过多少时日,这座被水保护着的铜墙铁壁般的大梁,就这样因水而亡于公元前225年。

四灭楚

楚国灭亡于公元前223年,但是在公元前225年,亲王嬴政就派出了蒙武和李信,带领二十万秦军伐楚,楚王派项燕抵抗秦军,这一次,项燕趁着秦军的疏忽可以说是小试牛刀,一显身手。秦军将领李信带着士兵落败而逃;这次的失利,嬴政意识到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楚国虽然不如从前了,却不能轻视。公元前223年,他再次派出了王翦和蒙武以及六十万军队!王翦是秦朝重臣,善于用兵,懂得扬长避短,审时度势,他这次一举灭楚,至此,战国七雄,四家已灭。

战国七雄都是谁在位(战国七雄都是谁)(4)

王翦

五灭燕

灭燕的大将是谁?王翦。这王翦可谓是出兵如有神,他先攻破燕国首都蓟城,城一破,燕王喜就带着太子丹弃城逃跑了,秦军将领李信乘胜追击,其实燕国曾经向秦求和,但是此时的燕国已经没有任何资本来谈条件了,秦国自然拒绝。于是,公元前222年,燕灭亡。

最后灭齐

眼看着战国七雄五个都被秦国吞并,想必这齐国一定也是每日寝食难安!话说秦国大势已定,但是怎么吞并齐国呢?找个好点的理由吧,都说两军相战,不斩来使,于是秦朝便以齐国拒绝我派出去的大使为由,出兵讨伐。其实不仅齐王,齐国的兵士到百姓,各个心惊胆战,秦军根本就没有大动干戈,齐国便不战而降,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

战国七雄都是谁在位(战国七雄都是谁)(5)

秦灭六国

秦朝自公元前230年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消灭了齐国,共历时九年,至此完成国家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嬴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帝王,秦国能在战国七雄之中脱颖而出,是有其自身原因,而统一其实是在远古时期开始就在一直进行着的变革,历史的进步,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天下的分分合合,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挠,究其因果,一切都是由于时代的选择。秦朝的建立,无论对经济、民族、文化、社会,都是有着非常重要作用的,然而,作为一个短命的王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秦朝也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警示后人,历史,是最真实的教科书。感谢大家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