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至真至善(道德经依道而行)(1)

道德经至真至善(道德经依道而行)(2)

注解

大道废——废:废除,废弃。这里指人们背离大道。

有仁义——有:表示发生、出现,常见词比如:有问题,有病,情况有变化。

因为人们背离大道,就出现了仁义。反而言之,提倡仁义,正说明大道已经渐行渐远。

为什么这么说呢?

所谓仁义,是人主观意识的产物,未必符合自然规律,也不一定合乎常理。刻意的按固定的模式或者标准来要求和制约别人,本身就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仁义只是客观上自然体现的结果,不能作为行为准则,标榜仁义,反而容易不仁不义

比如,这两天发生这么个事,大家可能也都知道了,说一个90后女孩大姨妈来了,没给一个老人让座,居然被对方扒光衣服,何以如此嚣张?就因为这个老人觉得自己理直气壮,小的就应该给老的让座,所谓长幼有序,你不给我让座,就是不仁不义,道德败坏,我就有义务来教训你。

大道浑然一体,虚无混沌,不可分辨,没有区分,平等,客观,公正,自由。既不偏袒,也不放纵,万物作焉而不辞。

大道是无为法,不可命名,如果人为的赋予大道某种含义、概念,并且把这种概念、含义从大道中区分出来,比如仁义的提倡,就会失去大道的根本,不再有普遍适用性,就成了狭隘的有为法

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智慧出,有大伪——智慧:聪明才智。有大伪——《说文》:伪,诈也。大伪,就是虚伪狡诈

为什么说智慧出,就有大伪呢?

注意,这一句还是在大道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因为背离大道,就难免失去公正,一个群体,失去公正就失去信任,民心不再淳朴,各种耍手段,玩心眼的人都出现了,为了一己私欲,为了达到目标,开始伪装,欺骗。

道德经至真至善(道德经依道而行)(3)

大道废,就是不再依道而行,不再遵循天道法则。做事情开始不计后果,不顾自然规律,所谓的智慧,就像什么成功学,关系学,人脉学统统应运而生,这些东西,只会鼓动人的私心,勾引人的欲望,教会人虚伪冷漠,盲目偏执,不择手段,有些人就因为学了这些所谓的智慧,做事冲动,不懂得自然规律,内在法则,盲目行事,一败涂地。其实,道法自然,大道是有规律可循的,做任何事情,对人对事,都要讲究方法。就像我们交朋友,首先你要了解这个人的脾气秉性。然后知道他喜欢什么,厌恶什么,从而有的放矢,知道从哪些方面培养感情,做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先要摸清门道再下手,时机成熟才行动,这样才会事半功倍。只要遵循天道法则,掌握内在规律,不需要什么仁义,智慧,一切都会自然而然的出现最合理的结果,这个结果也一定是理想的结果。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六亲:指父、子、兄、弟、夫、妻。六亲不和,就是说家庭关系极差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不违本心,不抗天道,利万物而不挣,不敢为天下先。那么自然也就一片和谐,家庭关系融洽,国家安定团结。就没有孝与不孝,忠与不忠的分别;一旦有了这些分别,正说明家庭失去和睦,国家不再安定,这一切,都是大道废的结果。

道德经至真至善(道德经依道而行)(4)

译文 by 悦读国学

人们背离大道,仁义就应运而生

仁义虽然没有错,

但如果以仁义为准则,难免失去公正。

失去公正,很多人乘机依靠所谓的聪明才智,耍手段,玩心眼

这样就有了投机取巧,虚伪狡诈

一味的宣传孝慈,说明普通家庭已经不再和睦

赞颂忠臣的可贵,说明国家已经昏暗动乱。

道德经至真至善(道德经依道而行)(5)

个人体会

依道而行,幸福长久

怎样才算依道而行呢?——上善若水。

像水一样,平静,谦和,包容,坚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克己奉公——克制自己的欲望,像大道一样随缘自在

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

人道本来无可厚非,合理的欲望还是可以有的,那么,什么算合理的欲望?——只要不违背天道。

天道法则是利而不害,那你就不能存非分之想,不属于你的,不要念念不忘,怎么算不属于我?

一件东西,只要没有归属,都可以争取,一旦物有所属,就不要朝思暮想

一件事情,只要还没成定局,都可以努力,一旦有了结果,就坦然面对。

告诉自己,只要问心无愧,一切结果都是最好的安排。

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过得去,这就叫人生。

不悲过去,不贪未来 ,心系当下 ,由此安详。

懂得把握当下,珍惜拥有,形神合一,物我两忘。这就是幸福。

道德经至真至善(道德经依道而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