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魏征当太子太师辅佐李承乾,李世民的用意其实有两个:,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李承乾真实谋反?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李承乾真实谋反(李承乾谋反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李承乾真实谋反

让魏征当太子太师辅佐李承乾,李世民的用意其实有两个:

1、安定民心。因为李世民要换太子的谣言,早已在路边社传的沸沸扬扬。

现在李世民把最信任的大臣魏征派过去,就是向世人表明,他是不会换太子的。

2、李世民还抱有最后一丝希望。

那么多人不能让太子改邪归正,也许是这些人的能力不够。魏征这剂猛药了,李世民亲自尝了几十年,次次都能药到病除、保质保量,也许对太子也会有效。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看,怎么着这都是一番好意。但在李承乾看来,就不是那个意思了。

魏征是谁?原来辅佐过李建成的人啊,之前派李纲来,现在派魏征来,老爹你到底啥意思?

所以,李承乾不仅没有啥改变,估计还吓得够呛。不过,这时候魏征已经病入膏肓了,转年的643年1月就病死了,时年63岁。

李世民给了这面镜子最大的哀荣,至少两次亲临其府,每一次都痛哭不已(太宗亲临恸哭),并赐给了魏征最高级别的谥号“文贞”(宋以后是文正),陪葬昭陵。

就在李承乾一步一步走向深渊的时候,作为他的对手李泰却在不断地赢得李世民的欢心。

李泰一方面结交了一大批文武大臣,让他们在老爹面前为自己说话。一方面亲自下场,不断地拍老爹的马屁。

李世民最得意的书法是自己的飞白体,李泰就经常模仿李世民的飞白体。

李世民喜欢召集一批文人编写书籍,李泰也召集了一批文人,在文学馆里鼓捣了四年,整出了一本《括地志》。把李世民高兴的,将这部书收藏进了皇家的藏书阁。

李世民对老婆长孙皇后一直念念不忘,李泰就在洛阳龙门石窟为母亲开凿了宾阳南北两洞。

当年火遍全国的佛像剪刀手,就是李泰给他妈凿的

这个举动一下子就戳中了李世民内心最为柔软的地方。

佛龛落成之时,李世民特意从长安跑了800里,到龙门石窟主持了完工仪式,并让大书法家褚遂良在洞内刻了一个《伊阙佛龛碑》。学书法的人,肯定临摹过这个碑,大家去龙门石窟的时候一定要刻意去看看。

连续三个马屁,拍的都如阵阵清风,既在无形之中,又能沁人心脾,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甚至你都不能他是在拍马屁。爱书法、爱编书、爱老妈,全都是正义无比的举动,如果不是后来他夺嫡的欲望太明显,我们真不能对他有任何批评。

这么懂事的孩子,别说李世民喜欢了,绝经的女人看了估计都恨不得再生个。

李泰的苦心付出也得到了巨大的回报,李世民对他的宠爱逐渐到达了史无前例的地步(其宠异如此):

李泰太胖,李世民不让他减肥,反倒是怕他上朝太辛苦,就让他坐着轿子上朝。

李泰嫌家小了,李世民就把长安占地30顷(大概200万平方米)的大唐芙蓉园赏赐给了他。又在东都洛阳赐给他了一座占地面积大概30万平方米的超级大宅子(如今北京故宫占地面积才72万平方米)。

李泰觉得每个月的生活费有点少,李世民就一个劲的给,一直给到了超出太子李承乾的地步。

李泰觉得三品(宰相)及其以上的大臣轻视了他,李世民不分青红皂白就把这群人全叫了起来,大骂了一通,吓得宰相房玄龄都瑟瑟发抖。

随后,李世民命令这群大臣以后在大街上见到李泰等亲王,都要站在马路边毕恭毕敬的行礼,否则就严惩不贷。

礼部尚书王珪认为此举不合礼制,李世民却抛出了一句惊天的暗示:世事难料,万一太子挂了,你们怎么知道各位亲王以后不会是君主?

此话一出,朝堂震惊。大臣们多想,真不能怪大臣,是你李世民太直白了啊。关键时候,还是魏征挺身而出提醒了李世民这话的分量。

虽然最后李世民收回了成命,也多次表示不会废黜李承乾,但是这句话仍然成了压死李承乾的最后一根稻草。已经被逼到绝路的李承乾,终于开始反击了。

李承乾本来只是想搞掉弟弟李泰。但是,他派人上书诬告李泰之后,发现一点用也没有,李世民根本就不信这种事,还下令要抓诬告的人。

一个小计没有成功,按道理讲应该再接再厉,继续发扬鸡蛋缝里挑石头的精神,骂骂李泰奢侈浪费啊,吃饭吃的太多啊,在街上多看了几眼美女啊等等毛病,告的多了指不定李世民就相信了。

但是,李承乾已经失去了耐心,俩6有人管,直接就放出了王炸,开始搞政变逼宫了。

第一个被他拉下水的是东宫的保安队长贺兰楚石。然后贺兰楚石又把自己的老丈人吏部尚书侯君集给拉下了水。

公元640年,侯君集率大军灭高昌的时候,贪污了不少宝贝,李世民知道后大怒,就把他关到了狱中。后来,副宰相岑文本为他求请,李世民就借坡下驴把他给放了出来。

这本来就是李世民的帝王之术,谁立下大功,他都会先打击一番。对方如果没有怨言,就证明此人忠心可用,以后就敢把大事交付给他。

对方若有怨言,证明此人还需要再锻炼。当年李靖灭东突厥那么大的功劳,不也被李世民给狠狠骂了一通嘛,李靖忍了,然后李世民就让李靖做了宰相。

现在的很多领导也喜欢用这一招,如果你原来和老板的关系还挺好,立了大功之后,老板不但没有奖赏,还鸡蛋里挑骨头骂了你一通,一定要暂时先忍者,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过段时间他大概率会更加重用你。

我不是在开玩笑,以前和几个老板吃过几次饭,这基本是他们的共识。可惜的是,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这种鸟气,大部分人都在黎明前,气势汹汹的和老板闹翻了。

侯君集就是这样的人,他根本就没有领会到李世民的意思。出狱之后,一心就想着谋反了。

但是,侯君集又属于有贼心没贼胆的老头,和李承乾结成同党之后,天天害怕事情泄露,整宿整宿的睡不着。为了给自己壮胆,他又决定把时任太子詹事的张亮也拉下水。

张亮是谁?当年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让他去洛阳招兵买马,但半路上被李建成搞进了监狱百般折磨,这人竟然死不松口,没有透露半点秘密。

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便给这位久经考验的老一辈革命家了重任,位居凌烟阁24功臣第16位。

他现在虽然为太子詹事,但几年之前人家可是相州大都督府长史啊,而当时李泰正好遥领相州都督。说白了,张亮正是李泰的人。

所以,张亮知道这个秘密之后,吓得了一身哆嗦,转过身就把这事告诉了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他并没有着急下手,史书上说,李世民是怕侯君集死不认帐,所以决定再等等。

但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李世民知道张亮是李泰的人,害怕这是一种诬告,所以就将这件事冷处理了。643年评定凌烟阁24功臣的时候,李世民还把侯君集给放了进去,位列第17名在张亮的后面。

侯君集在拉人下水的同时,李承乾也没有闲着。他又将自己的叔叔李元昌、表哥洋州(今汉中)刺史赵节、妹夫杜荷(杜如晦的儿子)、以及李世民的保安队队长之一,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等人拉下了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安俨,这货当年曾是李建成的心腹,李建成被杀之后,李安俨拼死抵抗,李世民认为他是个忠臣,就让他当了自己的贴心保镖,哪知道这货竟然是标标准准的二五仔。

另外,李承乾还私自招募了100多名刺客,准备暗杀李泰。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给李承乾制定了一个很狗血的计划——装病,把李世民骗到东宫,然后起事,尊李世民为太上皇。

为啥说这个计划很狗血?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玄武门之变。

1、我们之前分析过,唐初皇帝身边至少有300多名全副武装的御林军,你这100多人又没有盔甲怎么和这些人打?

2、政变时不仅要控制李世民,你还得把李泰给控制住,不然李泰这一群人肯定会奋起反抗,但是这100多人怎么控制?

3、权力来自于共识,政变能否成功,控制住老爹和兄弟还只是第一步。能不能坐得稳也非常重要。

当时李承乾的名声已经很臭了,李世民派去教育他的名臣们,全都在“骂”他,所以,他不得人心,根本就没有震住场子的威望。

另外,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绩等一大批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文武大臣还都活着,李世民当年造反前还征询了李靖和李绩的意见,在这两位保持中立的情况下,他才开始行动的。

李承乾的造反集团就一个侯君集是老臣,侯君集也不可能震得住场子。所以,只要李世民不死,即便是做了太上皇,李承乾也不可能坐稳皇帝的宝座。

很多时候,强是整个体系的强,弱是全方位的弱。

能力弱、名声弱、背景弱、实力更弱。在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强者面前,弱者其实根本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力。

弱者可以临死之前奋起反抗,但在实力悬殊的时候,最好不要主动出击,除非强者内部出现了混乱和漏洞,否则弱者根本没有一丝胜利的机会。

大唐在李世民的治理下政治极其稳定,国力蒸蒸日上,人民安居乐业。李承乾是真的一点机会也没有。

他最好的策略应该是老爹指哪他打哪,大臣们让他干啥他干啥,以此赢取老爹的信任,而不是走上谋反这条道路。

可惜,公元643年4月,李承乾还是准备动手了。但是,行动还没有开始,千里之外的李祐却把这事给提前搞砸了。

李祐,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出生证明极其狗血。

李祐的母亲是阴德妃,而阴德妃的父亲是阴世师,就是当年李渊造反时,刨李渊祖坟、杀李渊儿子,后来又被李渊所斩的那位隋朝忠臣。

当年李渊斩了阴世师之后,就把他的女儿阴氏整到了掖庭当奴婢,他的儿子阴弘智因为年纪小,也被免于了一死。但后来,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就把阴氏给上了。

男人啊(个别女人也是),就是一种征服欲极其强烈的动物。

为什么社会上有很多人喜欢找小三,甚至搞学生、老师、小姨子和兄弟的老婆,不是她们长有多好看、对人有多温柔,而是她们既能满足荷尔蒙的需求,更能满足男人们那种变态的征服欲望。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的背后,全都是征服欲在捣鬼。

怎么克制这种欲望?一种是道德的约束,让所有人认识到这是一件很不负责任的事情。

但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些人知道乱搞的后果。当大家乱搞一次,就要面对不可承受的痛苦之时,自然而然就能杜绝很大一部分男人们不该犯的错误。

可惜的是,对于帝王将相、土豪权贵们而言,这种不可承受的后果是不存在的。权贵们在外乱搞之后,等待他们的往往不是家庭的破裂,而是原配老婆的一纸声明:

且行且珍惜,知道回来就好……

这种现象很变态么?老实说,既变态,又合理。

变态的地方在于,在外乱搞很不好。合理的地方在于,人家老婆发这个声明也不一定错。成年人的世界嘛,很少有对错,主要看利弊。

而且,从古至今这种事情又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男人的权力越大,征服的欲望就越强,干出来的变态事就越多。以至于杀人父母、淫人女儿、老婆或姐妹,已经成为很多帝王的标配。

隋文帝杨坚杀了尉迟迥,幸了人家的孙女,导致独孤皇后性情大变,杨勇被废、杨广被立的教训才过去几年,李世民就又幸了阴世师的女儿。这两位都是历史上的明君,他们尚且如此,其他帝王权贵就更不用提了。

也许在李世民看来,上了阴德妃就是对阴家最大的恩惠,不然阴家就要世代为奴。但在阴德妃的弟弟阴弘智看来,杀其父、淫其姐,血海深仇、简直不共戴天。

所以,当外甥李祐懂事之后,阴弘智就不断的怂恿他造反,并让自己的大舅哥燕弘亮、燕弘信做了李祐的心腹。

老实说,李世民对李祐还是很不错的,刚刚当上皇帝,他就将李祐封为了楚王,后来又改封为了燕王和齐王。公元641年,李祐大概20岁的时候,李世民便让他到齐州(今山东)锻炼去了。

可惜的是,李祐从到达齐州的第一天开始,就大搞腐败,天天和一群小人混在一起游玩打猎。李世民知道后很生气,就把又硬又刚的老头权万纪给派了过去,替自己管教李祐。

权万纪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他只要看见李祐不干正经事,就是当面一通怼。李祐要是敢不听,他就立刻让李祐叫家长。被老师和老爹联合双打几次之后,李祐就被彻底的激怒了,找了一群小伙伴,要杀了权万纪。

但是,权万纪也不是吃素的,早就料到这小子来这么一出,刺杀行动刚开始,权万纪便把李祐的小伙伴们逮了起来,并向李世民发出了求救信。李世民调查之后大惊失色,命令权万纪和李祐返回京城,说明情况。

事情到这里,一切还都是缓和的余地。

20岁左右,正是叛逆的年龄,下手不知道轻重,只要不是太过分,当爹的都能理解。所以,李祐只要老老实实认错,以李世民对儿子们的宠爱程度,完全有可能既往不咎。

但是,接下来李祐却干了一件极其骇人听闻的蠢事,他脑残般的让燕弘亮等人把权万纪给肢解了。更加脑残的是,公元643年3月,他又举兵造反了。

哎,真是但凡有一盘花生米,他都不至于醉成这样,也不看看自己老爹当年是怎么揍人的。

李世民大怒,让兵部尚书李绩率领9个州的兵马前去平叛。可是,大军还没有到达齐州,李祐的手下就把他给逮了起来,押往了长安。最后,李祐被李世民赐死在了太极宫内。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李世民一边流泪一边写下了那段著名的话:“背礼违义,天地所不容;弃父无君,神人所共怒。往是吾子,今为国雠(仇)……”

可是这一切又怪谁呢?

杀人父,用其女,难道不背礼违义,难道就天地所容?

你可以不相信报应,你可以无畏惧因果,但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即然你把有杀父之仇的女人抱到了床上,那你就得做好承担一切后果的准备。

李世民这边还在痛苦之中,更加让他痛苦的事情紧接着就又来了。

公元643年4月1日,在处理李祐案的过程中,李承乾的卫士纥干承基也被牵扯了进去,为了将功赎罪他就把李承乾谋反的事全给说了出来。

李世民是悲痛欲绝加大怒不已,两个亲生骨肉都要谋反,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后果终于报应到了自己的身上。

在这一刻,他终于理解了父亲当年的痛苦。

我们可以看一下废李承乾为庶人的诏书,一样的感人至深:

桀跖 (jié zhí)不足比其恶行,竹帛不能载其罪名……

承乾宜废为庶人。朕受命上帝,为人父母,凡在苍生,皆存抚育,况乎冢嗣,宁不钟心!

一旦至此,深增惭叹。

谋反之罪,按律当诛,可是李世民几天之前,才杀了一个儿子,再杀一个,他无论如何也下不去手。

最后,他只是将李元昌(李世民弟弟)、侯君集、杜荷(杜如晦儿子)、李安俨等人斩首,而将李承乾废为了庶人流放到了黔州(今四川)。不过,第二年,李承乾便在绝望之中离开了人世。

李承乾被废之后,李世民的嫡子只剩下了两个:23岁的李泰和15岁的李治。

一部分大臣主张将李泰立为太子,无论是按照长幼的顺序还是李世民喜欢的程度,李泰都无可替代。

但是,李世民的小舅子长孙无忌却执意要将李治立为太子。

原因很简单,李泰此时已经有点自以为是,当年他状告三品以上大员对他不恭,得罪了一大批重臣,这其中就包括长孙无忌。而李治生性懦弱,上台之后必定对长孙无忌这个舅舅言听计从。

李世民非常的犹豫。

是的,他是喜欢李泰,但他也喜欢李治。这孩子从小聪明宽厚,长孙皇后走的时候他才9岁,天天哭的撕心裂肺要找妈妈,把李世民感动的又心疼、又想哭,从此便把李治带在了身边百般疼爱。

李泰看到父亲一直犹豫不决,就又一次施展了拍马屁大功。

在李世民最痛苦的那几天里,他天天跑到宫中又是当保姆,又是当心理医生,毕恭毕敬的围绕在老爹的身边。

李世民终于又一次被李泰深深的感动了,这个儿子又懂事又孝顺,不立他还能立谁呢。于是,李世民在感动之余,当面表示要将李泰立为太子。

终于赢了,这几年的小心翼翼,这几年的千方百计,这几年的苦心付出,终于赢了。李泰长舒了一口大气,依偎在了父亲的怀抱。

但是,他仍然不放心,怕父亲反悔。于是,他准备再加一把火,再拍一次老爹的马屁:

“父亲放心,我只有一个儿子,我死之日,就会把他给杀了,然后传位给弟弟李治。”(臣有一子,臣死之日,当为陛下杀之,传位晋王)

正在感动中的李世民突然一愣,他不敢相信这是李泰所说的话。

李泰的儿子李欣,4岁进宫,被长孙皇后和自己一手养大的,李世民对待李欣如同亲生儿子,也是百般疼爱,现在李泰竟然说要杀了李欣?虎毒不食子啊,李欣何错之有?

李世民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不愿意相信这是李泰所说的话,他害怕是自己多想了。所以,第二天,李世民便把几个亲近的大臣叫了过去,将李泰的话复述了一遍。

褚遂良一听,便很不客气的戳破李泰的谎言:

陛下百年之后,魏王(李泰)占有天下,他怎肯杀死爱子,传位晋王(李治)?陛下如今要立魏王为太子,晋王的人身安全可一定要考虑好啊!

李世民仅存的一点幻想还是被无情的现实戳破了,他哭了,他真的哭了,这几天他已经哭的太多了,但此时此刻他还是忍不住又一次痛哭了起来。他怎么会不知道李泰是在说谎,可是他实在是不愿意相信啊。

几天之内,两个儿子谋逆,现在又有一个儿子不孝,谁能受得了啊。

于是,李世民只好一边哭,一边留下了四个字“我不能尔”,然后便回到了后宫之中。(上流涕曰:我不能尔)

消息传出之后,一向聪明的李泰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为了挽回败局,他又想到了一条狠毒的计策——逼弟弟李治自杀。

他悄悄的跑到李治的身边,阴阳怪气的吓唬了李治一番:“你与叔叔李元昌关系密切,叔叔谋反未成已经自杀,你想想你自己吧!”

李治本来就比较胆小懦弱,被这么一吓,顿时脸色苍白,天天闷闷不乐。李世民回到后宫之后,发现儿子天天愁云满面,便感觉到十分奇怪。在不断的逼问之下,李治这才说出了原由。

李世民终于彻底的绝望了,这孩子究竟长的一颗什么心,他若当上皇帝,李承乾、李治必然会被其所杀,当年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必然再次重演。

正在此时,被囚禁的李承乾也告了李泰一状,说自己之所以图谋不轨,全是被李泰给逼的。

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好说的呢。不是路不平,而是你不行啊。

公元643年4月7日,也就是李承乾谋反案第6天,李世民便下令遣散李泰的护骑,将其幽禁在北苑。立15岁的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大赦天下,饮宴三天。

大唐帝国的第二次夺嫡之争,终于在血腥之中又一次落下了帷幕。

辉煌而灿烂的贞观时代,也即将结束。

一向英明神武的李世民,在一系列悲剧的打击之下,也开始追求起了长生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