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趣谈录

图/网络

追寻生活诡事,探秘历史奇闻。

本期趣谈录为大家带来有关同济大学天佑楼“神秘声音”的民间传闻。(文中故事皆为民间传言、戏说,切勿对号入座)

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全国大学迎来了校区大调整。上海铁道学院和上海铁道医学院这两所知名学院进行了整合,成为了上海铁道大学。“天佑楼”原本是上海铁道学院为了纪念我国著名铁路设计师詹天佑而命名的一栋大楼,在校区整合之后,它成为了医学院的教学实验楼,地下室用来存放教学用的尸体和器官组织,也有解剖教学室。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1)

(图/上海铁道大学医学院)

等到了2000年,同济大学又合并了上海铁道大学。位于普陀区真南路500号的铁道大学本部成为了同济大学沪西校区,天佑楼也自此成为了沪西校区的教学楼,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次校区整合之后,“天佑楼”却频频出现诡异事件。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2)

(图/天佑楼)

据当时的学生小张回忆,自己曾在天佑楼就亲身经历过诡异事件。那是2001年的夏天,满怀着对大学生活的憧憬,小张步入了同济大学的校园。迎接他的学长十分热情,向他介绍了学校里的各种事物,从哪个食堂饭价便宜到走哪条道离教学楼近,学长恨不得将他所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小张。小张也和学长聊得十分火热,而他们在走向宿舍的过程中路过了天佑楼,这时只见学长眼神闪躲、脚步仓促,拉着小张的行李对小张慌忙地说:“我们走快一点,这块不太好。”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3)

(图/同济大学)

小张看着刚刚还和自己笑闹不已的学长突然变了神色,他感到十分奇怪。就在二人快步走过天佑楼之后,学长终于放慢了脚步,整个人看起来好像也轻松了许多。看到小张极为疑惑的眼神,学长便对小张说:“我告诉你呀,这个天佑楼‘闹鬼’,你以后能别过来就不要过来。”学长不说还好,这么一说突然就激起了小张的好奇心,在小张的询问下,学长才道明了缘由。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4)

(图/教学楼走廊)

原来很多在天佑楼上课的学生经常会在天佑楼听见一些不属于楼里的声音,有的声音像是婴儿的哭声;有的像是男人的吼声;甚至有的还像汽车的轰鸣声。尤其是到了晚上,这种声音更加明显,这让在天佑楼上课的师生都害怕不已。渐渐地,很多在天佑楼有晚自习的班级也都换到别的楼去了,使得天佑楼一到夜晚就变得无人踏至,更加阴森恐怖了。学长说他自己也曾听到过一些声音,真的就像是一群小孩在哭一样,这种声音并不大,但是却能够让人心神不宁。而且还有一些人说自己一进天佑楼的地下室就感觉胸闷、紧张、喘不上气,似乎有人在用手掐住自己的脖子,并且距离医学解剖室越近,这种情况则越明显。这一切使得不少人更加相信天佑楼真的存在一些诡异事件。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5)

(图/天佑楼)

听了学长的讲述,小张微微皱眉,觉得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存在呢?于是他也便没有将学长的话放在心上。但是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小张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那是大三的时候,小张像很多大学生一样,也在大学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他和女朋友二人整天你侬我侬、好不甜蜜。在一个秋日的傍晚,小张和他的女朋友在校园里散步,手挽着手,诉说着浓情,不知不觉间二人就来到了天佑楼的底下。由于小张从入学至今一直没有在天佑楼遇到过学长所说的怪事,所以小张认为学长所说的那些可能就是在讲故事吓唬人。于是走累了的二人便都坐在了天佑楼大门前的长椅上休息,渐渐地,天已经黑了。就在小张打算送女朋友回宿舍的路上,怪事发生了。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6)

(图/夜晚的同济大学)

他们二人刚从长椅上站起来,便听见了一声极为响亮且凄惨的哭声,就好像是哪个受了欺负的小孩在大声哭泣一样。小张的女朋友还在到处张望,看声音是从哪里发出来的,而小张却清楚地听到哭声就是从天佑楼里传来的。可是,天佑楼里根本就没有小孩子存在呀,又怎么可能会有小孩的哭声呢?何况现在已经是晚上的八点多呢?此时,小张突然想起了学长给他讲的故事,只见他脸色煞白、满头大汗,赶忙拉着他的女朋友就离开了天佑楼。自此,他再也不敢深夜来天佑楼这里了。

同济大学学生对天佑楼的看法(同济大学天佑楼的)(7)

(图/上海天佑医院)

后来,天佑楼有怪事发生的传言愈传愈烈,学校不得已找来了专家进行调查,以安人心。而在专家的研究下发现,天佑楼根本就没有什么鬼怪。原来,天佑楼在建设之时,由于巧合原因使得这栋楼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会发生回音,其原理有点类似于天坛“三音石”,所以那些奇怪声音才会时有时无。而至于部分学生感觉进入天佑楼地下室会有窒息感,其实也是因为福尔马林等化学试剂挥发之后,对人体有影响,加之地下室的通风并不好,所以后来学校才将地下室给关闭了。至此,天佑楼闹鬼事件也算真相大白。而如今的天佑楼则已经成为了上海天佑医院,正服务着万千上海人民。

,